bianji@xiaoyuanyingyu.com
【摘要】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具备家国情怀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体现,也是培养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过程。本文基于大单元主题的视角,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与思考,对如何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渗透家国情怀进行分析。
【关键词】英语教学;家国情怀;大单元主题
立德树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是教育的根本任务。立足高考,也有越来越多的试题体现家国情怀,考查学生的综合素养。英语作为语言学科,在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和拓宽国际视野之余,更应培养学生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以此树立学生的家国认同感和自豪感,提升文化自信。以下我将以人教版新教材《普通高中教科书英语》必修第一册为例,浅谈笔者的几点思考与做法。
一、家国情怀的话题式渗透
新教材在选材上更坚持语言学习和文化渗透相结合,突出了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和育人价值。因此,我们需深挖教材,在大单元主题下渗透和延伸家国情怀话题。如:
(一)基于Unit 2 Travelling Around的单元主题,在语言输出“说”和“写”的部分,笔者设计了“给外国朋友推荐一个中国旅游目的地并说明理由”的任务,旨在提供话题语境培养学生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增强文化自信。
(二)在Unit 4 Natural Disasters中,为引起学生对单元主题的思考,Opening Page要求学生讨论问题:
What do you think the soldiers are doing? And what do you think of them?
而后,笔者引用了其他抗灾、抗疫图片,进一步引导学生关注时政热点,激发学生对抗灾、抗疫人员的敬重,对祖国强大、团结的热爱,学习榜样、承担社会时代责任的决心。
二、家国情怀的过程化渗透
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学亦是。大单元主题下,家国情怀的渗透不应局限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它应该是一个更为系统、全面的过程。
(一)基于时间概念,家国情怀的渗透过程可以是课前、课中、课后。例如在教授Unit 4 Natural Disasters时,基于单元主题“自然灾难”,笔者布置学生课后以“疫情期间最感动我们的人”为题,小组合作完成资料搜索、PPT制作、文本打磨和演讲准备,随后展开“课前1分钟”演讲。此过程较好地调动了学生合作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能渗透家国情怀,推动学生更好地理解单元主题,培育学科核心素养。
(二)基于空间概念,家国情怀的渗透过程可以是在课时内、单元教学、学科教学和跨学科教学中。
1.在单课时的教学中无法渗透家国情怀时,可以立足大单元的主题意义,寻找合适的契机。例如Welcome Unit,主题意义是学生对高中校园新生活的了解与适应,因此在阅读课导入时,笔者提问:
What do you want to achieve in this new senior high school? And how?
以此引导学生思考高中阶段能为未来的自己铺垫什么,为家人甚至国家做什么,激发学生提高个人素质修养,胸怀家国。
2.立足学科教学,除常规课堂外,还可开展英语第二课堂活动,在渗透家国情怀的目的下举行话剧表演、演讲比赛、手抄报比赛、辩论赛等,使学生的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思维品质得到发展之余,还能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3.家国情怀的渗透可以是学科间的跨界共鸣。英语练习经常涉及中外新近的物理、生化研究报告及诸多人文历史题材的文章,这些题材不仅可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还能丰富其他学科知识,拓宽良好的国际视野,培养家国情怀。
三、家国情怀的思政化渗透
教师是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领路人。我们要重视将课程思政融入英语教学,落实家国情怀的思政化渗透。
(一)在Unit 1 Teenage Life的听说课中,基于单元主题“青少年的生活”和文本话题“选择校园社团”,笔者设计了听后活动:
Discussion:
1.What factors do we need to take into consideration when choosing a club? How about making a career plan?
2.Make a mind map about your career planning and have a presentation.
此活动提供了语言迁移的语境,旨在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帮助学生思考职业规划,承担社会时代责任,明确人生价值。
(二)在读后续写的考查中,续写情节多趋向积极向上、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故事结局尤其如此。这要求我们在写作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政思维和正确的价值观,寓“思政”于教学,思政化渗透家国情怀。
综上,家国情怀是一个人对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所展现出的理想追求,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李尚彦,2022)。学生作为祖国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接班人,更应不断增强中国文化自信,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和文化品格,做一名具备学科核心素养的英语学习者,心怀家国,承担社会时代责任;而教师作为学生的引路人,,也更应积极承担培育学生具备家国情怀的使命,真正落实立德树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参考文献:
[1]杨莉莉.英语教学与“课程思政”的融合研究[J].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2).
[2]李尚彦.借英语的“读写结合”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J].中学课程辅导,2022(8).
相关推荐
[韩汐屿] 浅谈新形势下文书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何静] 浅谈农村初中学生学习英语兴趣的培养
[张春燕] 浅谈高职学生如何管理
[钱利] 浅谈多媒体介入初中美术设计课程
[潘屹宁] 浅谈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
[黎凤萍] 浅谈技工学校档案管理人员应具备的素质
[都芳] 浅谈卫生院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张美桃] 浅谈优秀影视作品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
[张丽娟] 浅谈四环节高效课堂模式在地理教学中的实践
[何宇祺] 浅谈服务型基层学生会的建设
[樊雅琴] 浅谈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机融合
[刘建兰] 浅谈如何在小学美术课堂中提高教学效率
[杨文华] 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网络教学
[孙玉妃] 浅谈数学多样化作业设计的策略
[张建军] 浅谈中专生的图书馆阅读辅导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