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秀玲 字数:4300 点击:

【摘要】由于初中生的年龄较低、心智尚未成熟,并且对于社会的认知不足,自我学习能力较差,所以导致他们很容易被有趣的新鲜事物吸引,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初中数学可以有效的满足初中生的好奇心,使其对数学课堂有着浓厚的兴趣,数学课堂也可以有效的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为此,初中数学教师一定要寻找适宜方法,不断地提升初中生对于数学课堂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基于此,本文对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应用进行了探究和分析。

【关键词】问题导学法;初中;数学课堂;应用探究

问题导学法的有效运用可以提升学生对于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有效地提高初中数学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在数学课堂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同时还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开拓。初中数学对于学生的学习生涯来说,是一个承上启下的重要阶段,所以数学教师在教授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创新优化自身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将问题导学法运用在初中数学课堂上,不仅可以有效地丰富数学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拓展学生的思维方向,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使学生的学习情况与教师的教学质量都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课堂中应用的重要性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落实和发展,问题导学法的出现对于初中数学课堂而言是一种非常有效且重要的方法。首先,问题导学法可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问题导学法可以将初中数学知识精简化,弥补了传统教学模式中的不足之处。教师在数学课堂上通过提问的方式,可以引导学生主动对数学知识的思考,从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其次,初中阶段是学生认知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但是他们的思维能力较弱,容易对复杂的数学产生畏惧心理,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问题导学法可以有效的改善这种情况,这种方式可以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提升学习兴趣,逐步的掌握数学知识。在师生良好互动的课堂氛围中,教师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掌握情况,帮助学生解决困难,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最后,问题导学法有效的保证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问题导学法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的主导地位,通过教师的提问和引导,可以使学生参与进数学课堂之中,能够使学生深刻的体会到数学的魅力所在,促进学生数学素养和学习能力的提高。

二、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课堂中应用的策略

(一)设计问题要层层递进

在班级内部,每位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所掌握的数学知识大不相同,所以,数学教师在运用问题导学法时要根据每个学生的差异来设计问题,使问题层层递进,问题数学的针对性也有所增强。这样,班级内的全体学生都可以参与进数学课堂之中,根据教师的引导进行学习、思考和探究。

例如,教师在教授九年级上册第二十三章《旋转》中的“中心对称”时,可以联系之前所教授的《对称轴》的内容设计问题,如,,“同学们,你们知道对称轴与中心对称的区别在哪里吗?旋转与这两者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等,通过这样层层递进的问题,引导学生联系前面内容并对这节内容的深入思考,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数学素养。

(二)问题与实际生活相联系

初中生认识世界是通过自我感知,所以,数学教师在数学课堂上运用问题导学法时也要结合初中生的这一特点。设计的问题要结合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通过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并引导学生对知识内容的深入思考。

例如,教师在教授八年级上册第十三章《轴对称》时,由于学生对新内容的不了解,教师在问题的设计上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强化学生对本节内容的认知。教师可以通过“同学们在生活中看见过哪些轴对称的事物呢?我们曾经学过的哪些图形属于轴对称图形呢?”这样的问题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深化学生对轴对称知识的探索欲望。

(三)为学生导入辅助问题

数学教师除了自己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之外,也可以设计问题让学生结组自主探讨。这样的方式,不仅使全体学生都有效地参与其中,增加了学生之间的学习和交流,还有助于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例如,教师在教授八年级上册第十一章《三角形》中的“多边形及其内角和”时,数学教师可以结合前几节的内容设计问题,如,“同学们,咱们回忆一下,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呢?四边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呢?”在同学们回答之后,继续提问“同学们知道这种结论是怎么的出来的吗?现在大家分组讨论吧!”通过这样的形式,可以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发生思想的碰撞,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