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林忠华 字数:6520 点击:

【摘要】初中体育学科教学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身体素养,还能够激发学生的拼搏精神和竞争意识。随着“双减”政策的快速落地实施,初中体育教学课堂应当紧跟教育变革发展方向,切实给学生减轻学生负担,但是教学课堂的质量不能变。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为学生提供体育锻炼的机会,高效发挥体育课堂的教学意义,让学生在高质高效的体育课堂中提升自身综合能力。体育教师要依托现代化教学理念,积极探究更贴合学生的教学方式。文章将探究双减背景下初中体育教学路径,为教学课堂的变革提供经验参考。

【关键词】“双减”政策;初中体育;体育“减负”;教学路径

“双减”政策全称为《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该政策的实质内涵是切实帮助学生减轻学习压力和作业负担,禁止培训机构在学习放假期间进行补课活动。在此背景之下,教学课堂应当更关注学生的素质教育。初中体育学科对学生的综合发展有着重要的积极影响,教师应当针对传统体育教学课堂的缺点和固化问题进行整改,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教育目标,让学生能够在体育学习中增强体质,同时还能通过运动释放学习压力和负担。

一、初中体育教学存在的价值

体育是学生从小学时期就开始接触的学科,学生们对它并不陌生,素质教育中要求培育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等多个层面,其中“体”就是指体育学科,体育运动能够帮助学生提升身体素质,使学生能够面对高强度的学科学习压力,对于学生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在“双减”政策落地之后,体育教学课堂面临着创新变革的阶段,应当及时抛弃传统体育教学中落后于教育发展要求的内容,以现代化素质教育为教学理念,不仅要让学生通过体育课堂强化身体素质,提升运动能力,更要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合作能力以及竞争意识的培育,促使学生能够在现代化的体育多样性教学中全面发展,逐步成为具备核心素养的新时代青年。

需要注意的是初中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的发育阶段,教师在开展体育课堂时要尊重学生的差异化,考虑不同学生的运动能力,做出针对性教学安排,帮助学生通过体育锻炼强化身体机能,激发运动潜力。

二、“双减”体育课堂过渡时期存在的问题

(一)体育教学课程陈旧,无法调动学生积极性

传统教学课堂受应试教育影响,一直以后都忽略了体育教学的重要性,尽管教学课程有过多次变革,但是体育课程的教学安排一直存在死板固化的问题,学生对学习的内容不感兴趣,教师的体育教学效率持续下降。创新是保持教学活力的关键,没有创新意味着教学内容如同一潭死水一样,学生的学习劲头不足,逐渐失去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二)体育授课手段单一,没有实际锻炼效果

体育教学一直以来都是多数学校教学最薄弱的科目,一方面是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学校和家长过分看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导致体育学科为忽视,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教师对现代化教学理念不够重视,自己的教学能力有限,没有多样的授课手段,导致教学课堂存在枯燥无趣的情况。教师的教学理念短浅,学生对待学生的态度就会不认真,传统教学课堂的体育教师以传授运动理念为主,课堂缺乏实际运动过程,学生感受不到运动的魅力,自然就会排斥体育课堂。

(三)体育教学课时短缺,学生缺少运动机会

应试教育的科目以文化课为主,学校在安排课时会占用体育课的时间,用来给学生补习文化课,导致学生的体育课时变得很少,没有机会进行锻炼,不利于学生释放心理压力,反而会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让学生产生心理异常问题,甚至造成更严重的精神焦虑,影响到学生生理和心理的发展。有些更过分的学校甚至取消了初三年级的体育课,这种行为严重阻碍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使学生长期处于精神压力紧绷的状态,没有运动机会,身体素质得不到提升,在高压学习环境中身体会吃不消。

三、“双减”背景下初中体育的教学路径

(一)创新体育教学设计,应用多种教学方式

“双减”政策之下的体育教学课堂应当创新教学设计,为教学课堂融入新鲜血液,提升体育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以保证初中体育教学具有现实意义。教师在创新教学的同时,应当利用多种教学方式开展体育教学,丰富学生们的体育知识储备,促使学生掌握更多的运动技能。教师在实际开展课堂时,要做好课前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后在每一个教学时间点,都安排科学的学习任务,通过完善教学课堂的不同环节,确保学生能够有学习、练习以及获取评价的机会,实现有效体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