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anji@xiaoyuanyingyu.com
劳动教育在学校备受重视,从原来重视学生在学校的劳动教育,拓展到重视家庭劳动和社会劳动。作为学校老师,让劳动教育在家庭中开展和推进,学生的表现中有这几点现象:起初学生把家庭劳动任务当作业完成,一部分是认真完成,一部分是摆拍完成,还有小部分处于不完成;随着表扬和激励机制到位,家庭劳动作业成为常态化作业,主动认真完成的同学们开始乐在其中,摸索方法,分享经验,感受来自多方的表扬。一些摆拍的同学们开始认真参与劳动过程,摆脱了原来纯属应付的思想。还有小部分同学仍处于不愿参与的状态。家长们的态度也有几种:一种是非常支持和配合家庭劳动作业的,觉得通过学校推进家庭劳动非常好,可以协助孩子养成劳动的习惯;一种是纯粹当做作业完成,在技巧上重视,在情感上欠缺培养和教育,或者缺少劳动教育的主动性、连贯性;还有一种认为是学校布置的作业,那就由学校管理,自己不理不问,不希望因此加重家长的负担或影响孩子的学习等。针对以上现状,本文重点对家庭劳动教育提出一些看法。
首先,家庭在劳动教育中是非常重要的劳动场所,具有无可替代的教育地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给孩子讲好‘人生第一课’,帮助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我们的生活劳动大多数是产生于家庭、服务于家庭、延伸至社会的。我们要通过劳动教育,使学生能够理解和形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学生是否有正确的劳动观念,,首先是和家长息息相关的。家长如果认可“劳动最光荣,奋斗最幸福”“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等观念,家长树立积极劳动的榜样,孩子也容易潜移默化地受积极影响。如果家长认为“劳动不需亲力亲为,可以用钱解决,孩子只要管好学习就行了”等观念,家长重视劳动教育的程度低,孩子参与劳动的积极性就比较低。家长必须明确劳动教育对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性,需要积极配合学校布置的家庭劳动作业,做好孩子的劳动指导老师。
其次,家长要在家庭中协助孩子养成劳动的习惯,需要营造良好的劳动氛围。在家庭劳动中,我们发现有些孩子在劳动时比较容易放弃:一种是全家只有我一个人在做劳动作业,其他人似乎在坐享其成,这个孩子容易产生不平衡心态;还有孩子一边做家务劳动,一边被家人“嫌弃”,家人吐槽或抱怨这个不是这样做,这个没做好、那个也没做好,等等。这些孩子在家庭劳动中得不到幸福感、愉悦感,自信心还受打击,所以容易放弃继续劳动。我们也发现在初中阶段,孩子是愿意在家庭劳动中标榜自己的“成人感”“独立感”,希望向家长传递“我能做到”的信息,给学生布置家庭劳动作业,有一部分同学是非常期待去完成的。家长可以通过如设置家庭日、家庭劳动日,全家一起劳动,每个家庭成员分配任务或者主动选择劳动任务,分工合作,营造良好的劳动氛围;还可以通过特殊的节日,如父亲节、母亲节、重阳节、端午节等,设计一起清洁或一起煮饭的活动,营造良好的劳动氛围;也可以按照学校布置的家庭劳动作业,重视并认真对待,积极配合,营造良好的劳动氛围。通过家长在家庭中营造良好的劳动氛围,让孩子体会劳动创造美好生活,培养孩子勤俭、奋斗、奉献的劳动精神。
第三,家长要在家庭中运用方法鼓励孩子爱劳动,营造持续劳动的激励机制。为什么有些孩子特别爱劳动?劳动能让孩子觉得我能自食其力,我能掌握一些技能,我能做到,也就是在劳动中能让孩子获得幸福感、满足感、成就感,能够实现自我价值。在家庭劳动中,家长要运用一些方法,推动和肯定孩子在劳动中所获得的收获,才能更好地让孩子发自内心地爱上劳动。家长可以通过及时的口头或行动上的表扬,肯定孩子的劳动态度、劳动过程或劳动成果;家长可以制定劳动规则,和孩子达成劳动约定,让孩子养成自己的事自己做的习惯;家长还可以采用积分奖励的方法,鼓励孩子主动劳动、多劳多得;家长也可以采用传帮带的方法,教会孩子掌握多种劳动技能等等。家长通过营造持续的激励机制,鼓励、表扬、肯定和支持劳动教育,让孩子在家庭中掌握满足生存发展需要的基本劳动能力,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认识到劳动不分贵贱,不分年龄大小,热爱劳动,尊重普通劳动者,培养创新的劳动精神。
相关推荐
[农桂山] 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助推高职院校工作作风建设
[邓红梅] 新疆高职学生树立正确消费观的教育引导途径探析
[胡海涛] 人性化理念在高校教育管理中的运用
[马炳] 中文课堂教育程式心理因素分析及操作策略
[韩安逸] 体育教学中的审美教育缺失与培养途径
[赵志强 高妍] 论大学生成才教育与构建和谐社会
[王文平] 独立学院大学生KEP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
[耿媛媛] 常燕生的教育思想及其当代意义
[扎拉根巴雅尔] 论政治课堂教学中如何转变教育教学观念
[白静华] 多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初探
[刘希磊] 浅析以微博为载体的贵州花溪大学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刘香丽] 从《摩登家庭》与《家有儿女》浅析中美家庭教育的差异
[周献策] 新媒体背景下基于管理科学视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探析
[赵勇梅] 应用数学在数学教育中的作用研究
[孙海涛 刘立伟] 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的科学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