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物属性
  • 刊物名称:校园英语
  • 国内刊号:CN 13-1298/G4
  • 国际刊号:ISSN 1009-6426
  • 邮发代号: 18-116
  • 数据库收录:中国知网
  • 投稿邮箱:
      bianji@xiaoyuanyingyu.com
  • 作者:马炳 字数:2835 点击:

    摘 要:探讨在中文课堂中建立课堂教育程式,通过对课堂上学生心理因素进行分析,做好相应的教育策略,实现中文教学的目的。

    关键词:中文课堂;语文教育;心理因素;策略

    语文教育的重点在于提高学生文化素养。虽然教师根据教育的改革不断转变教学模式,但从源头上来说,这种改变只流于形式化而未深入到学生的内心。所以在学习过程中,很多学生提不起积极性,对语文知识的掌握不牢。因此,对中文课堂教育程式心理因素的重视是极为重要的事情,它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 为何中学课堂的程式教育

    1.1 程式教育具备多样化

    教学多样化是指驾驶为了到达预期教学目的,采用多种方法来进行教学,将以往教学模式进行改良,发展形成新的教育模式[1-2]。高中的教育课堂教育程式主要包含以下几种,1教导程式其一,教导程式。即教师通过详细的讲解让学生将书本上的知识并应用于实践中;其二,综合程式。就是教师同学生共同参与到学习中,然后对学习材料进行归纳和整理,经过分析后,得出一定的结论;其三,,互动程式。指的是由教师先提出问题,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由学生分组讨论解决方法,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使知识得到传递,让问题得到解决,学生从中获取知识。

    1.2 以学生的心理变化过程为根据

    为了教学活动能有效的进行,中文课堂教育程式在教学过程中十分注重学生的心理变化。因此,教师在授课时,一定要善于观察学生的心理动态,认真听取学生的教学意见,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不断调整课堂策略,利用不同教育方法让学生掌握知识,实现自身发展。因此,了解学生的内心情感是一个教师必备的素质。

    2 中文课堂教育程式的心理要素和意义

    2.1 更有组织性的对学生进行教育

    从科学研究上来说,关注是学生活动能有效完成的前提[3-4]。如果个体对外界的信息未加留意,那么他会在很短时间内将这些信息遗忘。课堂教育程式的目标就是要令学生对所学知识长时间的记忆,并能用它温故而知新,解决在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这样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更有组织的引导学生对学习的主动性,不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2 加强学生的认知指导

    认知指导是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来调动学生的感知、记忆、思维等多种能力,可以由多媒体讲解,竞赛等多种形式展开。将所学的知识以多种面貌呈现出来,利用新颖的教学方式加学生强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对课堂知识充分的吸收掌握,并勇于实践生活中。

    2.3 强化学生的学习行为

    强化作为一种加速定性的塑造行为,对学生的认知活动有很好的矫正或增强效果。教师在运用强化手段时,要令学生明白他们是因为行为结果而受到批评或表扬的。如在进行演讲比赛时,教师可以对表现优秀的学生进行语言上的鼓励,激发学生的自我展现力和思维能力。因此,教师应及时的抓住学生的思维活动点对学生的行为进行强化,努力创造一种积极参与的氛围,让学生在接受课堂教育中强化思维能力。

    2.4 吻合学生的心理趋势

    在教育的过程中,合理的利用学生的心理感知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心理活动会由教学方式的不同而发生改变。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适时调整教学策略。以符合学生喜欢求变的心理趋势,单一的传授模式可能会令他们觉得乏味。而中文课堂的教育以培养学生的感知力为主,那么在学习诗歌散文的时候,可以用朗诵比赛的形式展开,学习小说戏剧类的文章时候,可以让学生分组在讲台上以话剧的形式表现对文章人物的理解。

    3 在中文教育程所采取的对策

    3.1 敢于创新,提高学生的主动性

    兴趣能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动能,有研究表明当对某样东西感兴趣时,大脑皮层的细胞就会处于兴奋状态,此时对知识的吸收和接受都是最好的。因此,教师要用心的准备课前导语,比如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巧妙的设计一些学习“障碍”,当“障碍”与学生的新需要和自身的发展水平之间发生冲突时,能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同时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教育技术使教育更形象化。教师设置“障碍”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围绕这个目的老师要设定明确的目标课堂教育结构,确立目标,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用于实践,评价体系,真正实现学生在学习中的参与性。并可在每个单元学习结束后,围绕这个单元的学习主题展开竞赛,提高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敢于创新,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对学生的创新培养包含了对学生自我控制能力、意志力和注意力的培养。如在课堂是念出一段课文,让听者概括出主要意思,并自己组织语言重新将文章编排出来。鼓励学生质疑,不迷信权威,不迷信于书本,敢于提问。在鼓励学生“标新立异”时,教师在教学方法上更要“新”、“异”。

    3.2 建立和睦的师生氛围

    教师同学生间的关系,会严重影响到课堂气氛的活跃程度。现在课堂教育程式在教育革新上发生了如下几个转变:1.从被动的接受教师传授知识转为学生同教师共同参与学习。2.从重视教法到同时也重视学法的观念转变。两个转变的重心都是关注学生怎样学。因此,在课堂上体现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所以教师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感情,多向学生传递积极正面的情绪,多给学生鼓励、关爱来贴近学生的生活,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此外,要制造宽松民主的教育氛围,要改变传统教师为大的局面。可以先考虑从改变教师桌椅的摆放位置开始,优化课堂上的互动交流,努力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要做到教师能熟悉学生,学生也能理解教师,在彼此都能相互理解的基础上建立合作关系。

    3.3 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全面发展

    中文课堂的良性发展要做到智商与情商的统一,理性与感性的配合。这就要求在中文课堂上必须调动学生认知和情感的积极性。既要满足学生的情感需求,又要激发学生的自我认知。失掉了情感教育的中文课题就相当于失去灵魂的木偶,使课堂变得呆板无趣。如在对戏剧性的文章进行讲解时,教师可以选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揣摩文章中人物的心理情感,增加学生的情感体验。在课堂的教育中,教师要重视学生情绪的表达,情感的释放及情感的发展。师生之间通过情感的交流,关系就会由过去的权威专制转变成自由平等的合作式。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中文教育作为科学教育的基础课程,其重要性无须赘言,教师只有在了解学生的心理因素的基础上,合理的进行课堂程式教育,才能实现优化中文课堂的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 龙婧.高校中文课堂教育程式心理因素分析及策略[J].教育界,2012,2(19):74-75.

    [2] 王丹丹.高校中文课堂教育程式及学生心理分析[J].新校园(中旬刊),2013,3(7):65-65.

    [3] 刘明.高校中文课堂教育程式心理因素分析及操作策略[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3(6):108-109.

    [4] 刘明.大学语文课堂教育程式操作策略研究[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10):96-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