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周振声 字数:4229 点击:

【摘要】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科技的快速腾飞,把信息技术和教育相结合,是一种潮流也是一种新的形势,也是一种不可避免的趋势。本文重点阐述了初中地理探究性学习课堂现状,对信息技术在初中地理探究中的应用策略进行了具体探讨,以期为中学地理学科整体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音程训练;中年段;中年段小学生;巩固音高

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给我国的教育带来了新的活力。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运用信息技术来整合各种教学资源,使教学内容、形式更加丰富、更加有趣。而探究性学习就是通过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激发学生主动配合,从而加深对课堂教学的理解,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如何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是当前初中地理教育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一、初中地理探究式教学的现状

目前,我国初中地理探究性课堂存在三大问题:一是教学手段单一,学生学习兴趣不足。在初等教育阶段,在初中地理教学中,仍然是由老师授课,很少有组织学生参与探究式教学。二是缺乏适当的网络信息资源。虽然在课程内容大纲中多次提到了地理信息技术的改革,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仍是以课本为主,辅以地图、地球仪等辅助手段,而忽略了对网上地理资源的开发。三是不少学生觉得地理是一门副科,不需要投入太多的心力在上面。学生不重视学习地理知识,不认真对待地理学科。在现阶段信息化时代下,根据初中地理课程教学的实际需要,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提高探究性学习的实际效果,是有具体的教学意义的。

二、初中地理探究课中信息技术的应用策略

(一)创造探究式地理知识的学习环境

在课堂上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理解知识的良好环境。而资讯科技在营造气氛、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过程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在探究式地理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运用现代资讯科技,让学生通过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多种感官刺激,从而形成有形的感知。接着,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总结出的基本规律,选择、组织、总结知识,进行二次认知,使“感觉”“自觉”得以进一步发展。例如,教师在讲述“自然灾害”的过程中,会播放地震、洪水、飓风等的视频和记录,使学生通过视觉和听力的双重体验,了解自然灾害的成因、形成过程和预防的基本原理。利用计算机技术,在课堂上,教师可以运用多种新的教学方法,营造一种探索氛围,培养学生的自主性。使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知识。

(二)探究式地理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协同学习

在地理探究式教学中,以地理知识为目标,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在地理探究性学习中,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与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课堂时间,进行小组协作和探索。比如,在进行地形学相关知识的研究中,教师针对不同的班级,结合学生的能力特征,组织团队。通过社交平台,在上课之前,将教学大纲和教学材料发放到各组,让学生进行相关的预习,以便于学生在网上选择合适的资源,提高学生运用信息技术的水平能力。在学习的全过程中,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在课堂之前进行小组活动、指导问题、注意学生的协作学习,使学生在协作中真正达到探索的目标,并能与同伴分享和交流自己的知识,加深对探索活动的认识,深化地理探究实践的意义。

(三)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信息交互

通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能够及时、有效地进行,确保了课堂教学的正常进行,提高了教学质量。比如,,师生可以利用现代的社会化软件建立 QQ学习群、微信班级群,在每节课前,老师都可以将自己的学习任务和学习资源共享到群里,让同学们在上课前就能自主学习。利用资讯科技建立交流平台,让学生能够即时得到老师的回馈;同时,老师也可以利用这个机会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对他们进行指导和催促。通过互联网交流,使探究式学习的途径更加多元化,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自主学习模式。

比如,在“降水的变化与差异”的教学中,老师可以在课堂上让同学们去考虑降雨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以及降雨的具体表现。同时,还可以让同学们在网络上看到部分关于各地降水量分布的记录,让同学们积极思考为什么会有不同的降水量。在课堂上,通过知识的讲解,使学生加深对这个知识的理解,并在网上指导学生运用 XMind制作思维导图等方法,将降雨、气候、地形等知识结合起来,打通地理知识之间的隔阂,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在此期间,学生有问题可以在网上即时与老师进行交流,老师也可以利用网上的资源来指导学生的自主探索,从而增强学生的探究能力,从而使学习的成效得到持续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