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杨丽苑 字数:2120 点击:

【摘要】新课标背景下,初中数学学科教育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的问题意识加强培养,目的是要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激活,促使学生主动思考、探究,提高学习能力。本文分析了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新课标;初中;数学;问题意识

在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下,初中数学学科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占据了课堂上的主导地位,学生在被动状态下学习知识,缺少对数学问题的思考和探究意识。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化,教师要重视学生的主体性,为探究性和创造性的学习活动创造有利条件,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发展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一、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着学生缺乏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能力有待提高的问题,学生缺乏问题意识,学习数学时缺乏对问题的敏感性,更倾向于被动地接受教师的讲解和例题的呈现,而不主动思考问题的本质和解决方法,当遇到复杂或新颖的问题时,学生感到困惑和无所适从,缺乏探索和求解的主动性。许多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时遇到困难,缺乏系统性和灵活性,依赖机械记忆和固定的解题模式,而缺乏对问题的整体把握和创造性的思考,在面对复杂问题时容易感到迷茫,缺乏合理的解题策略和方法。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常常局限于书本上的例题和题目,难以将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对于数学的应用场景和实际意义的认识有限,缺乏将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和实际情境相结合的能力,导致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降低,学习效果不理想[1]。

二、新课标下初中数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教学策略

(一)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思维

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方面,教师要逐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思维、观察和思考数学问题的能力,促使学生形成对问题的敏感性和求解欲望,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主动、深入地思考问题,提高数学学习的质量和效果。在课堂上提出引导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分析数学问题,问题应该具有开放性,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和提出自己的见解,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北师大版教材中“数轴”这节课为例,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数学问题的背景和条件,带领学生仔细观察数学问题所涉及的背景和条件,从中发现问题的关键点和规律,观察数轴,总结特点,促使学生形成对问题的直观感知,进而提出相关的疑问和探究。鼓励学生尝试多种解决方案,并允许学生自由发挥创造力,教师应给予支持和鼓励,引导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自主学习思维。时刻关注学生的思维路径和解题过程,及时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和反馈,帮助他们纠正错误、加深理解,并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和准确性。

(二)创设数学问题情境

为了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学生的提问和思考潜能,教师可以采取数学问题情境创设方法,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感受到数学的应用性和重要性,从而加强问题意识,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并尝试寻找解决方案。在教师的引导和支持下,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设计一系列具有实际背景的数学问题情境,将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以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场景、实际应用场景或跨学科的问题为主,将数学问题置于具体情境中,帮助学生理解问题的实际意义,激发问题意识。鼓励学生在探究数学问题情境时积极提出问题和思考,教师可以向学生提供解决问题所需的工具和资源,如数学工具、模型、图表、实验数据等,,使用工具和资源,帮助学生理解问题、分析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三)激活学生的质疑精神

激活学生的质疑精神,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数学探究,教师可以设计探究性的学习任务,要求学生在任务中进行实践和观察,发现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和探索,借助开放性的问题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和主动性。教师要给予一定的引导和启发,但同时也要保持学生足够的自由度,让学生在探究中自主探索和发现数学的原理和本质。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启发学生对数学现象和规律的质疑,通过启发性的问题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好奇心,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

向学生提供适当的探究工具和资源,如实验设备、数学模型、计算工具等,以支持学生的探究活动,观察、分析和验证数学现象,学习“数轴”的知识时,利用数学工具,深入理解数学的原理。除此之外,数学软件、在线资源等,也可以运用到探究实践中,拓宽学生的数学探究领域,丰富知识视野,鼓励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进行交流和分享,向同伴介绍自己的发现、思考和解决方法,激活学生的质疑精神,发展深层次的数学思维,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学习能力[2]。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