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秀梅 牛惠芳 字数:2573 点击:

【摘要】在新时期对历史学科教育改革的过程中,要求将现今社会对学生历史素养的要求和教材中的历史知识相结合,提出了历史核心素养的相关思想,强调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客观分析历史案例,在解决历史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历史分析能力,进而提升学科教育质量。在这一趋势下,历史教师应该及时深刻落实核心素养培养理念,始终将这一理念贯穿自己的教学中,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中的针对性,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核心素养培养氛围。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历史;教学策略

引言: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历史课程的主要内容多是讲述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状况以及朝代的更迭等,这有助于培养学生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的能力。在新课程改革的大环境下,历史教师要克服教学中存在的一些不足,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印象与理解,从而为学生的良好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也就是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与家国情怀,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引导,使学生可以学会自主地对历史知识进行深层次的思考,从而凸显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真正使学生成为历史学习的主人[1]。

一、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意义

在初中历史学科新课改中提出,历史学科教育对学生的人文素养和价值观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在重视素质教育理念的时代背景下,教师应充分把握历史学科人文性的特征,用不同历史时期的优秀文化精髓熏陶学生的心灵,帮助学生通过搜集资料科学看待历史问题,以便正确理解人与社会和环境之间的影响关系,为培养具备综合素养的新时期学生奠定基础。除此之外,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还能提升学习兴趣,便于在多样化的学习活动中发现历史学习的魅力。在初中阶段学生刚开始系统地了解历史知识,因此,在这一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历史问题的兴趣尤为重要,通过在课堂教学中落实历史核心素养不仅能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历史分析观,还能提升学科教育价值,建构多元化的历史学习思维。另外,重视对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培育还能激发学生对历史信息的探究精神,在初中生成长过程中探究意识的培养也十分重要。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依据自身兴趣查询网络资料和翻阅历史古籍,通过多渠道广泛收集历史信息,以便拉近与历史事件的距离,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分析也会更加牢固和深刻[2]。

二、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转变教学观念,构建趣味课堂

只有学生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接受能力,才能主动参与到课堂中,凸显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在听讲时保持注意力的集中,不被其他事物所干扰,保持高效的听课效率。而这需要教师提升课堂的吸引力,使用趣味性比较强的教学方法,将原本相对枯燥的历史知识用富有魅力的方式讲解出来,这样可以促进学生接受能力的提高,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例如,在讲解《原始的农耕生活》一课时,就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辅助课堂教学,为学生创设一个情境。假如学生“穿越”到原始社会中生存一天,那么这一天他都会干什么呢?有趣的情境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有的学生说自己“穿越”成了河姆渡原始居民,他一天的生活是耕种土地、挖掘水井、饲养家畜等;有的学生说自己作为山顶洞人,住在山洞里,还要打磨石器。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产生了初步了解以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梳理原始社会发展的时间表与空间转移,然后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编写简单的剧本,并且根据自己的理解来表演情景短剧。学生在准备表演的过程中,可以从客观上认识到原始居民的生活、生产方式,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等核心素养。这样不仅可以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构建高效的历史教学课堂,更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助力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养成[3]。

(二)构建多样化的课堂,促进学生的多元素养发展

为了更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初中历史知识内容,在学习掌握基础知识的层次之上,进一步实现核心素养培育目标,教师可以从多样化的课堂构建角度入手,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灵活构建课堂,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情境教学或者小组合作学习、游戏教学、故事教学、竞赛模仿等,促进学生的多元素养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