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米娜 字数:2432 点击:

【摘要】在教育现代化发展进程当中,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成为了教师重点关注的内容,基于信息技术教师尝试各种数字化手段,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打造了生动立体的初中物理实验课堂,有助于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帮助学生形成勇于尝试和探索的学习品质。

【关键词】信息技术;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运用策略

在时代发展背景下,我国非常重视素质教育活动的开展,初中物理作为一门非常重要的学习科目,通过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可以为学生提供非常丰富的教学资源,利用不同形式呈现出这些资源,对于调动学生的课堂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掌握物理概念,理解物理规律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应发挥信息技术的教学优势,提高学生的整体学习水平.

一、信息技术创设实验教学情境

在传统的物理实验课堂中,很多教师都打乱了实验顺序,学生按部就班的操作导致物理实验课堂的灵活性较差,学生对物理理论知识的理解不够深入,整体的教学效果差强人意。借助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丰富有趣的实验情境,可以有效抓住学生的眼球,结合学生关注的物理知识点进行探索,打造多样化的实验课堂氛围,使学生在直观立体的情境中主动分析思考物理知识,突破平面教学思维的束缚,提高学生的整体学习水平。

例如,在教学“浮力”这一课的过程中,教师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播放了人游在死海里会漂浮的视频画面,画面中的人无论怎样用力都无法下沉至水底,教师在课堂中联系日常泳池游泳的场景,要求学生进行回忆和思考,分析死海中的这种现象是何原因。这种问题具有一定趣味性,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解释其中缘由,然后在课堂中开展微型小实验,教师在一个水杯中多次少量加入盐并搅拌均匀,直到加入的盐不再溶解,教师将一个鸡蛋放入杯中,发现鸡蛋漂浮在上面不会下沉。教师通过实验帮助学生总结物体的浮力与液体密度相关,液体密度越大,浮力也越大,在鸡蛋没有变化时,杯中的水在大量盐的作用下密度也在变大,这时鸡蛋受到浮力更大,简单的实验让学生清晰的理解物理知识,信息技术的应用也实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有效提高了物理实验教学的质量。

二、信息技术提供丰富实验资源

信息技术拥有多种表现形式,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科学选择教学形式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由于物理这门学科比较深奥,仅仅依靠教材内容进行理论讲解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必须结合信息技术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应用多样教学手段优化课堂教学形式,物理实验是对理论知识的论证过程,丰富的物理知识充斥在我们自然生活的方方面面,教师通过网络手段搜集相关的实验教学资源,将一些名师开展实验的教学过程,导入到自己的课堂中,对这些资源进行整理和加工,通过讲解帮助学生了解这些资源,有效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教师应基于学生的个性成长需求采用不同的形式体现这些内容,提高物理实验课堂的饱满度,实现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例如,在教学“扩散现象”这一课的过程中,教师在课堂中为学生演示空气和红棕色气体二氧化碳产生的扩散现象,两种气体颜色具有明显差异。教师通过开展实验可以使学生肉眼就观察到扩散现象,但现实生活中扩散现象很难短时间内完成,并且反复开展试验需要一定的时间和成本,所以将开展实验的过程录制成视频并与其他名师的视频进行对比,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对这部分物理知识的认识和了解。教师结合信息技术帮助学生介绍分子扩散运动,,借助动画的形式有效弥补学生空间想象力的不足,通过融入丰富的教学资源获得学习空间的拓展,跨时空推动教学资源共享,通过对信息教学手段的应用,利用不同的形式呈现这些资源,深化学生的理解能力,提高物理实验的教学效果。

三、信息技术完善实验教学评价

在初中物理学科教学体系当中,教学评价对学生的学习产生着非常重要的影响,要想提高物理实验的教学效果,教师必须阶段性展开物理实验教学反思,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科学评价,有效提高学生的整体学习水平,推动评价过程与评价结果的整合,基于大数据汇总学生的学习情况,生成相关的数据信息调动学生的课堂学习积极性。教师在信息课堂中通过整合信息,可以考量学生的学习表现。实验结束后引导学生进行自评、互评等,教师通过搭建多元评价模式,使学生发现实验学习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在自我调整和改进过程中获得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