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婷 字数:2821 点击:

摘 要:文章介绍了智慧图书馆的概念,探讨了智慧图书馆的发展现状,,并对智慧图书馆的应用前景做了详细的分析。

关键词:智能图书馆;现状;前景

1 智能图书馆的概念

智能图书馆亦称为智慧图书馆,是把智能技术运用在图书馆建设之中形成的一种现代化建筑,是智能建筑与高度自动化管理的数字图书馆的有机结合和创新,是在二者共同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它应同时具备两者的设计思想、基本要求、特征和功能。智慧图书馆= 图书馆+物联网+ 云计算+ 智慧化设备,它通过物联网来实现智慧化的服务和管理。本文认为智能图书馆是利用物联网等感知技术让图书馆的建筑环境、设备资产、文献资源以及读者等主要构成因素能够“说话”即: 能够实时主动地获取相关感知数据。并在对感知数据分析和处理的基础之上,为图书馆工作人员提供一个智能化的管理平台,为读者提供一个无处不在的智能化的服务环境。

传统的图书馆图书管理大多采用二维码技术,需要人工扫描、分类、盘点,消耗了大量的人力资源.为了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资源损耗,以物联网技术为基础的智能图书管理技术应运而生. 感知人员、感知环境、感知图书是智能图书馆的三个最基本的要素,与传统的图书管理相比,智能图书管理最大限度地节约了人力资源,使图书管理更加智能化,并可对环境因素做出及时判断与反映,大大提高了安全系数。

近年来中国智能图书馆建设逐步发展,2011年中央财政将新增经费约18亿投入公共图书馆等领域的建设,然而中国现有的图书馆建设还存在诸多问题,与国外图书馆建设相比较还有一定的差距,例如不能实现自助借还书业务、不能实时预警监控、图书馆人性化服务水平和图书流通效率普遍较低。

2 智能图书馆的发展现状

目前,已经有新加坡、澳大利亚、印度、荷兰和马来西亚等10余个国家的近100家机构在图书馆自动管理系统中采用了无线射频识别技术。新加坡国立图书馆第一个实行了“射频识别”(RFID)系统,图书馆内的每本书上都有RFID标签。在新加坡国家图書馆,借书和还书都是自助的,通过扫描装置,工作人员也能迅速知道书的类别和位置以进行分拣。在国内,2006年2月20日,厦门集美大学诚毅学院图书馆正式对外开放,配套建设的“RFID智能馆藏管理系统”也宣告建成并投入试运行,成为国内第一家建成的具有完善功能模块并进入实用阶段的RFID智能馆藏管理系统的图书馆。2006年7月12日,深圳图书馆新馆正式开馆,采用法国TAGSYS公司的技术应用了RFID系统,通过RFID标签,实现了读者自助借还图书及对图书位置的精确定位;武汉图书馆是全国第三家采用全套RFID系统设备的图书馆。该系统彻底改变了传统的借阅服务和典藏管理模式,提高了图书馆管理效率。国家图书馆二期数字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南京图书馆、湖北宜昌市图书馆一线部门也采用了RFID技术。

3 智能图书馆的应用前景

3.1 智能图书馆建筑

以图书馆的物理馆舍作为建设的基础平台,将智能化和数字化的软硬件设备运用到图书馆的建筑环境和设备中,与此同时,将信息系统设施、信息化系统的运用、建筑设备管理系统的优化、公共安全系统的设置进行同步建设,最终建设成为集结构、系统、管理、服务以及优化整合为一体,为读者提供一个更为安全、高效、便捷、节能、环保、健康、友好的建筑物理环境。

图书馆的物理馆舍采用物联网的架构后,通过在图书或者其他纸质媒介在流通环节的各个关键部位进行物体属性的细致和系统的标记,识别装置通过获取图书或者纸质媒介的电子标签获取书籍的属性信息,然后通过网络向信息处理中心发送的信息,由处理中心完成每个秘钥信息综合计算处理后自动调节每个环节的设备的运行状态,从而构成一个智能化的图书馆建筑物系统。图书馆馆员在办公桌前就可以完成图书馆馆舍的自动化管理工作,包括灯光的监控、配电的监控、空调系统的监控、给排水系统的监控、安防系统的监控、电子会议系统的管理以及公共广播系统的管理等。

3.2 文献信息资源建设智能化

RFID图书管理系统中各子系统包括:标签转换系统、自助借书系统、自助还书系统、智能查找系统、推车式硬携式盘点系统、智能分拣子系统、安全门检测系统。标签转换系统将RFID唯一识别码与图书条码号进行绑定,将书目信息写入RFID芯片中。自助借还系统结合射频识别、计算机、网络、软件以及触摸屏控制操作技术,实现对安装有电子标签的图书进行自助借还功能。智能查找系统可以检索到目标书目的详细信息(书名、索书号、作者、出版社等),或者是目标书目的地图信息,并由读者选择是否要对结果进行打印。智能盘点系统利用RFID技术完成远距离、快速、批量、准确的图书盘点工作,同时实现错架图书的整理,提高盘点效率,减轻由于图书搬运带来的工作量。智能分拣子系统主要由智能图书分拣机来完成,通过阅读器读取RFID标签中的信息,由RFID ACS服务器判断上架位置,最后由分拣机完成分拣工作。安全检测子系统针对安装有电子标签的图书进行侦测,通过安装的阅读器和自动侦测软件实现图书侦测防盗,对在两米范围内还处于未借出状态的图书实现声光报警功能。

3.3 移动图书馆

以手机或PDA作为信息服务终端,与图书馆信息系统连接,通过短信、WAP和手机上网等多种形式,实现身份认证、账户维护、续借预借、视频播放、参考咨询、移动阅览,信息互动等服务。广大师生通过手机即可完成查询、续借、预约等操作,同时新书到馆后,系统会以短信方式发送提醒通知,既方便了广大师生借阅,又提高了图书管理效率。除了利用手机对事务进行管理外,在校师生还可以申请在线阅读电子资源,只要手机客户端通过了身份认证,便可对馆内已购数据库资源进行检索和下载,实现实时阅读。馆员也可以通过移动终端完成现场采购查重、远程维护、课题跟踪等工作。

4 总结

智能图书馆的优势之处在于应用了物联网这个新技术,随着引入RFID技术,图书馆变得智能化了。我们能够自主的借还书;能够在街头巷尾的24小时自助图书馆里查阅自己所喜爱的图书;能够在大型图书馆里快捷准确的找到我们的目标;能够通过手机访问图书馆,随时随地的扩充我们的视野。

智能图书馆方便了我们的学习生活,物联网技术使我们走进了智能社会。我们生活中的物逐渐构成了网络,加深了我们对社会技术的依赖性。每个人不再是单个的个体,每时每刻、随时随地我们都通过这个网络与其他人发生了联系。可以说,物联网改变了我们的社会。在以后的时间里,物联网将不断的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而智能图书馆在物联网的作用下,必然走的更远,进而通过知识的传授,也将促进物联网的更大发展。

参考文献

[1]何志俊.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图书馆研究[J].江苏科技信息,2016(7)

[2]李海舟.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图书馆发展探析[J].信息化建设, 2016(1)

[3]张丹.智能图书馆发展现状及研究[J].科技视界,201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