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庞军 字数:2960 点击:

摘 要:档案职业是社会职业分工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自身发生、发展的规律,存在着不断适应社会需求而不断调整完善的问题。后保管时代档案职业未来发展趋势,必须建立在对档案职业现状、形成、发展、确立、组织体系进行科学分析的基础之上,合理规划档案职业未来发展进程中控制,进而实现档案职业在新的历史阶段的社会重构。

关键词:档案职业;发展趋势;后保管时代

档案职业是人类社会劳动分工日渐细密化的产物,担负着特定的社会功能。档案职业同其他社会职业分工一样,有着自身发生、发展规律,需要不断适应社会需求进而不断调整完善,发展的过程,其过程同时也是一个逐步职业化的过程。档案职业活动是由其基本形态构成的。这种基本形态包括职业活动的主体、客体、技能和条件等构成要素。

档案职业活动客体,是档案职业赖以生存的对象,是档案职业活动主体的相对物,作为档案职业主体的“相对物” 档案职业客体从内容上看, 作是一种“处理完毕的文件”。这种物质资源的多寡和优,在相当程度上决定着档案职业主体的行为状况,决定着档案职业的社会地位及其声望。

档案职业主体即档案管理人员,是档案职业形态中基本和活跃的因素。在档案职业形态中,档案人员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等,是职业形态的重要表现形式。未来档案职业发展具有从关注基本技能的掌握到关注技术含量提高的转变趋势,社会发展对于档案职业主体技术素质与应用能力的要求也必将会越来越高。笔者认为档案职业的发展,不仅含档案职业现状、形成、发展、确立、组织体系以及职业文化建设等基本内容,还须分析研究档案职业未来发展趋势,合理规划档案职业发展进程,进而实现档案职业在社会发展条件下的重构。

1 技术含量加大的趋势下进行全程控制趋势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网络环境下档案信息开发利用手段的变革,电子文件管理系统对于文件的获取、鉴定、利用与开发上更加重视文件形成的前端控制,这就促使档案职业发展呈现出关注档案文件实施全程控制的变化趋势。

1、超前监控。传统的档案鉴定是指由档案工作者根据档案之间的某种客观联系(主要为档案的来源联系)以及档案的内容、形式等来判定档案价值,决定档案的存毁。而在数字化环境下,档案鉴定环节发生了变化。由计算机系统自动或者半自动完成档案鉴定工作。这就决定了必须在文件形成之初就确定其是否需要归档保存以及保存期限,并通过相应的技术手段予以准确标识,即通过技术手段监控并实现其自动识别和自动归档的功能。

2、过程监控趋势。档案整理是档案管理中最为经典、最具特色、最本质化的业务环节。在以往历史条件下,档案职业主体是根据档案整理的基本原则与要求,运用档案分类原理与方法,确定档案实体的排列次序,实现档案馆藏结构的系统化、规范化与有序化。而在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由于电子文件与电子档案具有动态性,为防止其原始的信息记录被删除或覆盖,必须通过技术手段对其制作使用和信息汇集整理过程进行__全程监控,加大维护其原生性、真实性和完整性,保持档案信息的原始记录属性。

3.档案利用范围监控趋势。档案普遍具有机密性要求,传统的纸质档案是通过划定使用范围达到保密要求的。但是,由于电子文件与电子档案所具有的开放性、易传输性和信息资源的共享性等特点,控制其使用范围不失为一种严峻挑战,,尤其是在网络环境下的档案信息利用,必须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与完善的技术手段进行有效规范,才有可能对档案信息的使用范围进行合理监控。

2 社会化、开放化发展的趋势(档案职业发展新时代--后保管时代)

在后保管时代,档案职业角色的含义被赋予了新的内容,也可以说角色丛得到扩大。除传统的角色释义外,还被赋予了参与社会记忆、社会文化的构建;积极融入电子文件运行事务;提供数字档案信息利用、加强与各单位的合作等新释义角色行为。

主动参与构建社会记忆的新期待:在后保管的社会转型期,人们开始重新审视档案职业应承担的社会职责和应具备的社会功能,而首先被重新审视的是档案本身:“档案存在的合法性和公众对档案的认可已从一种司法——行政的有机联系转变为文化——社会的有机联系,社会记忆的定义不再仅局限于强大文件形成者留下来的‘记录残余’,公众和历史的可靠性对档案和档案人员提出了更多要求。”可见,档案成为了社会文化的有机联系体,社会记忆则从文化和其他更高的角度重新审视。所以,档案工作者应从社会需求出发,努力构建完整的社会记忆,不再只是单份历史记录的保管员。

(一)从单份社会记忆残余的保管者向社会记忆的构建者转变

1.主动成为中立、客观的社会记忆构建者

众所周知,社会记忆的呈现并不是历史学家打开档案盒、利用档案后的历史,而是档案工作者留给历史学家怎样的档案,档案盒里面装的是关乎什么的记忆。可见档案工作者在构建社会记忆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档案要保应存的是客观的实事证据,以完整而真实的形态呈现在人们面前。所以,档案工作者必须以客观、中立的态度从事自身的工作,不掺杂个人情感。档案职业才能给我们的时档代构建真实而完整的社会

记忆。

2.主动成为社会记忆的呈现者

档案工作者应主动丰富档案职业的“产品”形态。第一,打开社会记忆的大门,扩大档案的开放范围,增加开放的数量。第二,努力做好编研工作,出版各种档案资料,方便用户的利用工作。第三,开展各种档案展览活社动,吸引各界用户前来参观,拾起一些遗忘的记忆。最后,加强档案资源的数字化、网络化,在网站上为社会呈现不一样的数字化社会记忆。

(二)从档案馆的实体保管者向档案中央信息中心的构建者转变

1.主动成为档案信息中心的构建者

后保管时代是个急需信息知识营养的时代,而档案馆在具备了资源的基础上,有责任和有义务构建属于档案信息的中央信息中心,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努力:一是提供资深的参考咨询服务。二是建立便利的档案查询阅览室。三是档案工作者应主动做档案信息编研、组织、统计等工作,再通过各种途径提供给用户

2.主动成为档案馆内信息知识的提供者,后保管时代作为电子信息化的时代,赋予了档案职业新的角色丛,如信息过滤角色、中介性的信息咨询和参考角色、知识导航员角色等。如今,公民信息需求量越来越大,档案馆也正努力成为档案信息中心。档案工作者应努力加快档案的数字化和数字档案馆建设脚步,利用各种新技术向外界提供档案信息知识,如提供快捷的信息挖掘技术,组织电子文件利用系统开发,建设内容丰富的档案网站,开展不同方式的档案知识宣传活动等。

3、追求社会共享的趋势社会进步要求档案职业在其发展过程中必然要经历一个由“内向”到“外向”的转变过程,即实现从关注机构组织内部利用服务向更加重视对全社会不同领域、不同行业进行开放服务的转变。

参考文献

[1]丁水木,张绪山.社会角色论[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27-33.

[2]谢凌奕.电子文件与后保管时代[J].兰台世界,2001(1):7-8.

[3]吉默森.掌握好檔案赋予我们的权力[J].档案,2007(3):40-43.

[4]丁华东.档案记忆观的兴起及其理论影响[J].档案管理,2009(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