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孙丽萍 字数:2839 点击:

1 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实际运用

1.1 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实际运用

农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农业经济管理工作作为我国经济发展中重要的活动之一,与广大人民的生产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并且已成为农业发展信息化建设的重点。我国的农业资源在类型上比较多,且在种植经营中的差异较大,因此,了解我国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特征,才能更好地借助信息化经营管理的力量,推进新农业农村在经济方面的发展。

1.2 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特征

我国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发展主要在于农业资源和农产品生长环境信息化、农村经济经营信息化、农业生产管理信息化、农村市场发展信息化以及农业技术教育信息化和农业发展政策法规的信息化。其特征表现为以高科技的技术以及信息产业为依托,实现以高新知识和最新技术、设备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大力改造。其次是在农产品发展的内部以及农业工业和第三产业间进行信息化的互相渗透。当然,信息化技术能够促进农业生产的大规模经营,以及引导农业经济向集约型发展,由此来降低农业生产和经营中的成本,提高农业发展的综合效益。最后,在原有农业发展的基础上,引进经济发展的竞争机制,使农业发展在生产、交换、分配以及消费等各个环节都具有竞争性,尤其在高新技术的引进、新产品的研发利用、经营方式及渠道方面实现优胜劣汰,才能更好地促进农业发展。

1.3 如何进一步实现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

要实现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发展,首先要进一步加强农业经济管理中政府对于信息化建设的重要职能作用,充分利用政府的主导地位,在农业经济管理中实行统一规划和合理分工,增加资金的投入和政府统筹性的管理。其次对农业经济管理实行资源的整合,加强不同类型的农业经济合作,提升农业经济中的信息化服务水平,建立农业信息以及农业经济管理的交流共享机制,规范农业经济信息的标准化,逐步来推进农业信息系统化和资源共享化的集成整合平台,实现农业经济数据的共享。重视对农民的知识培训和农业信息服务队伍的建设。尤其对广大农民的知识培训以及现代化高新技术手段在农业发展中的应用,是农业信息化发展的基础。在农村进行知识信息教育的普及,对于提高农村经济的科技发展和农业经济信息化建设至关重要。当然,加快建设农业信息化示范基地也是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发展的关键。做好农业信息化网络和传统媒体在农业经济等方面的结合也尤为重要。农业经济信息化管理是农业发展中的一项综合性工程,需要政府和农民之间相互配合,才能更好地提高农业经济管理水平。随着信息化和产业化的大力发展,我们应不断学习国外先进的经验技术,与时俱进地发展信息化农业经济,与国际农贸经济接轨,提高农业的信息化管理水平。

2 农业经济管理模式的探究

2.1 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市场主体

市场的主体是企业,而企业只有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才能迸发出强大的生命力。要以市场为导向,遵循市场规律,推动产权制度改革,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促进县域内民营企业发展,使资本、技术、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合理配置、有效组合,建立起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要锚定企业家这种稀缺资源,在教育培训、人才引进、优化环境和创新机制上下工夫,着力打造一支优秀的企业家队伍,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支撑作用和带动作用强的优势企业。企业改制成功与否的核心和关键是产权改制是否彻底,温州等县域经济发展快速的地方,其成功之处都突出表现为通过比较彻底的产权改制,建立起较为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

2.2 尊重市场经济规律,全力招商引资,借助外力促发展

一方面,要有的放矢招商引资。必须全面掌握县域资源情况,并且对经济环境和市场动态有清醒认识,通过深入思考,寻找符合县域实际的发展方向,从中谋划生成一批大项目、好项目。招商引资的本质是资本运动,核心是互利共赢,前提是价值交换。要深度开发县域资源,赋予他们交换的价值。要认真研究发达地区的资本流向和产业转移动态,做好“无中生有、有中生优”的文章,充分、集约、创新性地利用好县域资源优势,精心筹划招商项目,创新招商方式,提高招商引资的精确性、实效性。另一方面,,要凭借人才招商引资。招商引资不仅是软硬件的博弈,更是人才智力的较量。要把开发人才资源、加强招商队伍建设作为县域扩大招商引资、加快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工程来抓。通过外挂、上挂、选送学习、开办培训班等方式,提高招商人员专业素质和招商队伍工作活力,打造一支懂政策、能吃苦、甘奉献、善攻坚的招商引资队伍。

2.3 实施积极有效的财政金融政策,激发县域经济发展活力

要以省直管县改革为契机,促进各种经济和社会管理权下放,增强县级政府调控能力,调动县级政府积极性,通过分权化改革的方式把县域经济做大做强。一方面,要把财政体制改革作为突破口。继续推动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和乡财县管财政管理制度的改革,减少财政管理层级,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提升中央、省对县的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进一步增强县域经济财力。另一方面,要把金融体制改革作为配套措施。稳步推进温州金融综合改革实验区建设,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并逐步扩大试点范围,进一步深化全国范围的金融体制改革,促进金融服务县域实体经济。要加快构建多层次融资体系,让民间资本支持民营企业发展,为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营造良好的融资环境。要鼓励和引导金融工具创新,在民间借贷比较普遍的地区,可因势利导组建农村商业银行等区域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吸纳用活民间资本,支持县域经济发展。要积极扩大县级金融机构的信贷审批权限和信贷投放规模,提高县级金融机构的金融服务能力。要建立适应中小企业特点的授信模式和质押方式,对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实行差异化监管,加大对信用良好中小企业信贷支持力度。

2.4 打造区域人才高地,培育科学发展动力

人才是第一资源,是社会生产中最核心、最活跃的要素,是事业发展和创新的本源,有一流的人才才能出一流的业绩。一方面,必须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区域技术创新体系,吸引外部智力资源,鼓励、支持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同县域企业间开展技术合作,促进创新要素向县域企业集聚,推动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实现以市场为导向的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另一方面,要加快建设县域人才公共服务平台,为各类人才发挥聪明才智搭建平台、创造机会,特别是党政领导干部要高度重视、深入研究、大力支持人才工作,明确县域经济发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了解这些人才在工作、学习、生活上有哪些需求,切实落实人才引进的优惠政策,提高人才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让这些人才来得了、留得住、有作为。

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发展是我国当下农业发展的重心,实现农业经济信息的共享,加大农业发展中的信息化水平,加快农村信息化共享平台的建设以及提高信息化服务水平,是当下农业发展中的首要问题。农业经济互联网建设、信息化基地建设和信息化服务团队建设是农业经济管理实现信息化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