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anji@xiaoyuanyingyu.com
摘 要:本文探讨了企事业单位会计电算化实施后,电算化会计档案的特点、职能的定位问题,着重论述了电算化会计档案的管理工作,从而促进会计电算化事业的高效发展。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问题;改善
会计档案是企事业单位和机关团体在经济管理和各项会计核算活动中直接形成的作为历史记录保存下来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等材料。它是记录和反映单位经济业务、财务收支善及其结果的重要史料和证据,是国家档案卷宗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财务会计核算方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许多单位都已经实现了会计电算化,这一方面拓宽了会计档案的职能范围、提高了会计档案管理的效率,另一方面会也对电算化环境下的计档案管理提出了新的研究课题。
1 会计档案的作用
众所周知,会计产生于经济管理的需要,并随着生产的发展而发展。目前,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突飞猛进,尤其是加入WTO之后,国内、国际间的经济往来越来越多,会计工作在经济管理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而会计档案作为会计工作的一个重要手段和工具,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会计档案直接影响经济工作。从宏观来说,国家利用各企事业单位、各机关的会计档案反映的数据逐级汇总,可以考核国民经济各部门有关计划和预算的执行情况,从而制订更适应国家经济建设的计划和决策;从微观来说,各企事业、机关单位利用会计档案提供的原始数据,科学地预测未来,制订最优化的管理方案,以最低的成本获取最在的经济效益。
(2)会计档案保护国家利益不受侵犯。改革开放给经济建设带来了生机和活力。但由于原有法律法规还不完善,一些单位和个人利用政策上的漏洞,巧立名目,随意提高开支,铺张浪费,使国家财政收入大大流失。据有关资料显示,仅1990年至1991年3月底,全国因经济问题受到党记处分的人员达到669人,移交机关立案侦查和逮捕法办的有1152人。而会计档案将这些违反国家财经法纪的情况真实地记录下来,及时发现问题,阻止腐败的产生、蔓延,打击经济领域的不法行为,解决经济纠纷,从而确保国家的经济利益。
2 电算化会下计档案管理的内容
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会计基础工作,单位必须加强对会计档案管理工作的领导,建立和健全会计档案的立卷、归档、保管、调阅和销毁管理制度,并由专人负责管理;.对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要做好防磁、防火、防潮和防尘工作,重要会计档案应准备双份,存放在两个不同的地点; 采用磁性介质保存会计档案,要定期进行检查,定期进行复制,防止由于磁性介质损坏,而使会计档案丢失;通用会计软件、定点开发会计软件、通用与定点开发相结合会计软件的全套文档资料,以及会计软件程序,视同会计档案保管,保管期截止该软件停止使用或有重大更改之后的五年。
3 电算化下会计档案管理存在的一些问题
(1)会计档案载体:电算化会计虽已实施,但因为实施时间不长,财会人员和单位领导对会计电算档案的组成内容不甚了解,缺乏管理会计档案的经验,很多单位只是将打印出的纸质档案存档,而没有将存储在计算机中的会计信息备份在磁性介质上归档保存,从而影响会计档案的完整性。
(2)会计载体本身性质带来的问题:电算化会计档案需在一定的系统内才可视,因此目前许多企业因为没有将会计软件的版式及软件系统很好地保存,导致在电算化软件升级后,不同版本下的会计数据不能被调用;《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第十二条规定:采用计算机进行会计核算的单位应当保存打印出纸质会计档案,并对保存期限作了规定,但目前由于一些单位受条件限制,没有配备激光打印机或喷墨打印机,还在使用老的针式打印机,致使打印输出的纸介质会计档案达不到规定的保存期限;没有按照国家档案局规定的库房管理制度标准,建立专门的电算化会计档案保护制度;未选择质量优良的磁盘介质进行会计档案数据备份,未实行备用盘与存储盘分离存放,导致电子数据因此损坏或丢失。
(3)会计档案管理制度不完善:由于电算化会计档案更易在不知不觉的情况下被修改,因此在没有及时修订单位的会计档案管理制度,没有制定相应的会计电算档案保管人员职责情况下,会计档案的人为破坏和自然损坏现象在所难免。
(4)缺乏必要的计算机维护、网络安全人才:众所周知,电算化下的档案管理涉及到软件、系统安全、维护等一系列专业的问题,但目前一般单位都仅仅对以前的会计人员进行一定的件设施建设
提供环境清洁与温湿度稳定适宜的专用会计档案存放仓库;配备具有高清晰度打印能力的激光或喷墨打印机,以它们作为输出纸质会计档案的工具:选用功能符合本单位实际业务的电算化培训,然后就去操作系统,在一定层面上而言,会计人员仅学会了操作,而管理与维护对他们而言就非常陌生,由此导致的结果与损失也非同小可。
4 如何改善电算化下的会计档案管理
(1)完善会计软件,最好是具有档案管理辅助功能的电算化软件;强化系统的安全防护功能,如有联网,注意进行定期的补丁维护,避免因电脑安全或网络安全,导致会计档案泄密或被人为恶意修改。
(2)完善电算化下会计档案管理各项制度
①、建立电算化会计档案的归档制度:会计电算化系统开发和使用的全套文档资料及软件程序,都应视同会计档案保管;会计数据在未打印成书面形式输出之前,应妥善保管并保留副本,记账凭证、总分类账、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应打印输出,并按照有关税务、审计等管理部门的要求,及时打印输出有关账簿、报表。
②、建立电算化会计档案的保管制度:根据国家档案局的标准,建立电算化会计档案保管制度:选择优质的磁盘介质进行会计档案数据备份,备用盘与储存盘分离存放;做好防压、防尘、防光、防腐蚀工作;按分类和一定顺序对数据磁盘、光盘的著录等电子会计档案进行编号,标明时间和文件内容,制作档案管理文件卡片。
③、建立严格的借用手续制度:查阅会计档案,需经财务部门负责人批准,按照档案管理的有关规定,办理借阅手续;外单位查阅本部门会计档案,要有单位介绍信,并经主管领导、财务部门负责人批准。
④、建立电算化档案定期备份制度:电算会计档案应定期将会计数据备份到磁性介质,并设立备查登记簿,提供备份时间、数量、保管方式等备份细节信息;同时由于磁性介质的特殊性,管理人员必须对这些会计电算档案进行定期检查、复制,以防止会计信息损坏。
(3)提高会计部门人员素质,完善人员配置结构
会计系统是由人来操作的,一个系统是否安全,不但取决于系统本身,,更应该注意操作使用人员的素质,未经有效的业务训练和不具备良好职业道德的员工本身,对系统的安全是一种威胁。要提高会计人员计算机业务素质,必须大力加强人才培训的力度。各单位应积极支持及组织会计人员学习和提高会计电算化知识,培养复合型人才,为本单位尽快建立高效的会计信息系统创造条件。对会计人员、系统维护人员、系统管理人员,应按不同内容、不同要求进行培训。对系统维护人员,应尽量用计算机专业人员,毕竟,计算机系统维护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对这些计算机专业人员只要简单的会计培训,就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
电算化会计档案作为会计档案的一部分,它与传统形式的会计档案相互配合、密切联系,代表着未来会计规范化、现代化的发展方向,因此要充分发挥电算化会计的强大功能,必须做好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这一基础会计工作。
参考文献
[1]张颖,《对会计档案管理的思考》,《辽宁经济》,2008年第3期
[2]周卫珍,《谈会计电算化后会计档案的变革》,《山东档案》,2002年4月
[3]马玉昆,《浅谈会计档案的管理》,《工业技术经济》,2002年第l期
相关推荐
[马晨雪] 浅谈新医改下医院档案管理的改进措施
[马雨佳] 论企业会计政策选择
[邓胜华] 医院财务档案管理的困境及改善建议
[曹玉环] 社区档案管理工作的难点与办法探究
[韩汐屿] 浅谈新形势下文书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刘小梅 强晓华] 浅析档案管理过程中档案保管的期限表
[黎凤萍] 浅谈技工学校档案管理人员应具备的素质
[樊雅丹] 婚姻档案管理工作现状及建议
[简小东] 医院文书档案管理现状及对策
[罗保刚] 如何优化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制度
[都芳] 浅谈卫生院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罗凯] 现代人事档案管理问题与对策探析
[杨阳] 浅谈我国的新会计准则
[张静文] 论信息技术环境下成本会计的发展与变革
[黄绿] 中小企业内部会计管理问题及对策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