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物属性
  • 刊物名称:校园英语
  • 国内刊号:CN 13-1298/G4
  • 国际刊号:ISSN 1009-6426
  • 邮发代号: 18-116
  • 数据库收录:中国知网
  • 投稿邮箱:
      bianji@xiaoyuanyingyu.com
  • 作者:校园英语杂志社 字数:7718 点击:

      【摘要】德育是当代高校的重要培养方向,它决定着当代大学生的优秀品质,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它保证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本文分析了民族预科德育教育的必要性,并从四个方面论述了民族预科英语教学与德育融合的实施方案。
      【关键词】民族预科 英语教学 德育融合
      一、民族预科德育教育的必要性
      广大青年少数民族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传承民族文化的主力军,必须具备专业知识和综合文化素质全面发展的要求。江泽民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指出: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可见一个人的道德从某种程度上比其拥有的知识更重要,也就是说只有当广大青年少数民族大学生拥有了良好的道德修养,他们才能更好地把他们学到的文化知识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
      二、民族预科英语教学与德育融合的实施方案
      1.结合教学内容,实施德育教育。目前很多少数民族预科学生是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模式。尊敬老人、孝敬父母离他(她)们渐行渐远。故在讲授普通高等学校少数民族预科教材(修订本)《英语》下册课文“The Virtue Called Devotion”时,可重点分析作者母亲的形象。Mother flatly stated that grandma would not end up in a nursing home. When the time came, grandma would take up residence in her home. When grandma was eighteen, she had had to quit school to look after her sick parents, and she had loyally cared for them until their deaths.从这段文字特别是粗体字中,母亲尊敬老人、孝敬父母、自我牺牲的美德跃然纸上,使学生在无形中受到影响。当作者和母亲开玩笑说:“等您老了不能照顾自己时,我们会把您丢到山上,让您自生自灭。”这时母亲并没有生气而是用《父亲和儿子》的故事沉稳睿智地作了回答,使学生们进一步懂得在尊敬老人、孝敬父母方面言传身教的重要性。
      现在社会上很多人法律观念淡薄,对广大青少年学生产生了不良影响,少数民族预科学生也不例外。在讲授普通高等学校少数民族预科教材(修订本)《英语》上册课文“Wanted: Dead or Alive”时,可要求学生们思考:
      (1)Do you think riding on the wrong side of the street breaks the law? Which law ?
      (2)When the writer received a ticket as he rode on the wrong side of the street and he asked his mother to help him get out of it by lying, how did his mother do? If you were his parent , how would you do?
      在回答这些问题当中,学生们既学到了英语知识又培养了遵纪守法的好习惯,更受益于西方国家父母教育子女的方式。
      2.结合教学资料,挖掘德育影响。在普通高等学校少数民族预科教材(修订本)《英语》下册课文“When in Rome Do as Romans Do”中出现了chivalry(骑士精神) 这个单词,课文中是指对女子彬彬有礼。授课时 可以进一步介绍它的积极含义:骑士精神 是荣誉至上,忠诚守信,英勇无畏,勇敢尚武,它代表了中世纪贵族的高尚品格; 骑士的八大美德为谦卑(Humility)、荣誉(Honor)、牺牲(Sacrifice)、英勇(Valor)、怜悯(Compassion)、诚实(Honesty)、公正(Justice)、灵魂(Spirituality),并附上骑士的图片。这样既丰富了chivalry的含义又提高了学生的品德修养。
      针对目前很多大学生谈恋爱心理承受能力差、责任感不强、学生们耳濡目染的社会上离婚率过高这些事实,再加上少数民族预科学生大部分来自边远山区,他们很少受到其父母在这方面的正确引导。在讲授普通高等学校少数民族预科教材(修订本)《英语》上册课文“Wednesday’s Flowers”时,紧扣课文“love”主题,正确引导学生顺利度过人生中这一重要时期。告诉他们:在谈恋爱之前必须作好能平静分手的心理准备,世上男(女)人多得是,何必吊死在一棵树上,心情就豁然开朗了,避免了因恋爱而发生惨剧;在要孩子之前必须有无论发生何种情况,自己都要负责地把孩子养大,使他或她健康快乐成长的思想准备;爱是付出,是奉献,不是索取;爱是负责任,,对孩子、对配偶、对长辈;要爱祖国、爱自己的民族、爱家人。作任何事情都要负责任。
      3.民族精神培养与德育的有机融合。作为少数民族大学预科学生除了学好文化知识外,还有一项特殊的使命:弘扬和传承民族文化。在讲授普通高等学校少数民族预科教材(修订本)《英语》下册课文“Preserving Native American Culture Should Be a National Concern”时,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民族文化不仅丰富了国家文化而且还是国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自己民族文化 并让其流传下去是自己不可推卸的责任。在普通高等学校少数民族预科教材(修订本)《英语》下册课文“One Man’s Fight for the Salmon”中,讲述了Billy Frank为保护对Nisqually(美洲原驻民印第安人的一个部落) 有特别意义的鲑鱼而付出的努力,使学生深刻地认识到作为少数民族大学生肩上所负的重担,也从中学到了保护自己民族文化的一些有效措施。更能积极认真地完成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调查报告(要求本部学生写的结业论文),通过调查了解自己民族文化的精髓同时也发现了在保护传承和发展上存在的问题。促使作为民族精英的民族预科大学生下决心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哪怕毕生精力为之呼吁奔波,使自己 的民族文化得以世世代代地传承发展下去。
      4.利用英语课前演讲塑造学生品格。少数民族预科大学生因为师资和地域原因英语基础较差,且因自卑、不自信不敢说甚至大声读英语,故在课堂设计时留有课前五分钟学生演讲时间。演讲的topic在两周前布置且与学生的生活、学习息息相关。老师作写作指导、topic分析甚至给出outline、并提供范文借鉴。同一个topic布置两周的课前演讲,每一个学生演讲完后,老师作讲评,学生从老师讲评中受到启发一次又一次地修改自己的稿子,写作水平和演讲技巧不断提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吃苦、自信、自强精神逐步培养起来了,同时也克服了自卑心理,使少数民族预科大学生的品格得到进一步完善。
      总之,课堂教学是德育工作的主阵地。在教学中,既要强调语言知识的讲授,又要注意德育的有机渗透。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学好知识的同时,提高思想素质,更大程度地发挥所学知识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欧兵主编.熊瑜,杨海洋,许义文.高校青年德育研究[M].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10.
      [2]刘晓.高校德育实效性问题的反思与对策[J].德育研究,2016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