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校园英语杂志社 字数:5454 点击:

  【摘要】自chachter(1974)提出回避现象后,学生的回避行为成为了二语习得和外语教学的研究热点。国内外的相关研究主要体现在回避词汇和句法两方面,虽然从不同侧面分析了回避行为的成因,但一定程度上忽略了认知因素对其行为的影响。本文运用认知加工层次理论和英汉语言概念系统的相关知识,分析中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回避现象,结合认知相关理论总结出相应的教学对策,以期为全面认识回避行为提供些许新思路。
  【关键词】回避现象 加工层次理论 教学对策
  【Abstract】Since avoidance phenomenon was mentioned by Schachter in 1974, it has aroused become an important focus in SLA and ELT. Domestic and foreign scholars have done a lot of research mainly on high school students and college students. They found that their avoidance behaviors mostly reveal in two aspects: words and syntax. In addition, they have analyzed some reasons and enlightenment on teaching. However, to some extent, they have neglected the influence of learner's cognitive model on their behavior. This paper attempts to explain the various reasons of avoidance behavior in English learning from the learners' cognitive theory and summarize the teaching strategies by considering the learners' cognitive mode. It also hopes to provide a new research direction to avoidance behavior for a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it.
  【Key words】avoidance phenomenon; theory of depths of processing; teaching strategies
  回避現象(avoidance phenomenon)最早是由美国学者Schachter(1979)在对比研究母语为非英语的学习者学定语从句时提出的。这是外语学习过程中的一种常见的语言心理现象和学习策略。回避行为的主体是学生,要全面了解回避行为也必须从学生开始。因此,从认知相关理论的角度分析学生的回避现象是减少回避行为的首要前提。
  一、词汇回避与认知加工层次理论
  学习者的词汇量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主动词汇,即可以用来表达自己、理解别人的那部分词汇;另一部分是被动词汇,即只能用来理解别人而不能表达自己的词汇。被动词汇量大于主动词汇量,主动词汇总是被动词汇的一部分。认知加工即信息加工,我们把词汇看成一种信息模式,那么学生处理词汇的方式就可以看做信息加工。
  1.记忆与词汇记忆。心理学将记忆定义为:个体对其经验的识记、保持以及再认或回忆。从信息加工的角度来看,记忆是对输入信息的编码、存储和提取。记忆可以分为感觉记忆或瞬间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三个类型。
  外语学习者对外语学习的同时又是一种记忆。词汇学习是一种典型的记忆活动,是一个复杂的记忆过程。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它反映语言的发展状态。词汇越丰富,语言就越丰富,越发达。George W. Wilkins (1972)强调“没有语法,人们可以表达的事物寥寥无几;而没有词汇,人们则无法表达任何事物。”由此可见,词汇知识是构建语言知识体系的基石。英语的词汇浩如烟海,词汇的学习成为许多英语教师和学生的棘手问题。要提高英语词汇学习的效果和效率,必须了解记忆的性质和规律,,分析学习者的类型,摸索对记忆信息的加工方式,探索提高记忆效果的效率和方法。
  2.加工层次理论。语言回避现象与学习者的认知加工心理密切相关。认知和语言的研究指出,语言的输出和输入都受到大脑中央系统控制的接收器和效应器所制约。所有的语言的使用,不管是接受性的,还是产出性的,都建立在于认知有关的过程中。学生回避使用某类词汇说明其尚未在相关认知上形成习惯和刺激机制。也就是说英语词汇输入不足直接导致输出困难。上一小节说到记忆分为三类: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Atkinson &和Shriffrin(1968)第一次提出信息加工模式,即记忆信息加工模式。“信息从短时记忆转入长时记忆是通过复述实现的:复述时间越长记忆保持越久,效果越好。”Craik 和Lockhart(1972)提出了加工层次理论(Theory of Depths of Processing),认为“记忆的保持不在于复述时间的长短,而在于加工方式的差异,加工层次越深,记忆保持越好。”此理论可以解释学习者在词汇方面的回避现象。以上义词和下义词为例,学生在英语写作或口语表达中,过多地使用上义词,过少地使用下义词,原因就在于上义词在英语教学中不断地反复输入加工,对上义词的加工层次深度越深,学生对上义词的记忆保持的越好,词汇输出越容易。而下义词的加工则远远比不上上义词,学生记忆浅,不能轻松地提取下义词,因此回避现象就产生了。以学生常见的“flower”为例,大家都记得住它的意思是“花”。老师在举有“花”的例子时,总是会使用这个单词。但是在遇到要描述“tulip(郁金香)”“violet(紫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