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校园英语杂志社 字数:6609 点击:

  【摘要】语用能力是指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培养语用能力是不可忽视的。语用能力的培养不是独立进行,而是渗透在日常教学中。本文根据学生语用失误的主要原因,探究了通过任务型教学(task-based teaching approach)让学生在任务完成中学习语言,逐渐培养语用能力的策略。
  【关键词】语用能力 语用失误 任务型教学
  一、前言
  根据《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目标是以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的发展为基础,培养学生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在高中阶段,外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从而培养英语核心素养。从知识储备上来讲,高中英语学习者已经掌握了较大的词汇与语法,但在真实的情境中却往往无法用英语进行有效的交际。常见的情况是,不能理解对方话语的含义(言内之意,言外之意),或者理解出现偏差,或者无法使对方理解自己话语的含义,导致交际出现障碍,对话难以顺利进行。这就是语用能力不足引起的语用失误。语用失误在高中生外语交际中普遍存在,因此,语用能力的培养在外语教学中有其必不可少的重要性。
  二、语用能力
  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是掌握语言能力。Leech(1983)和Thomas(1983)认为,语言能力由语法能力和语用能力组成。语法能力指语言系统中的语音、语调、句法以及抽象的语义或脱离语境的知识 ;语用能力指的是在具体语境下理解和使用语言有效交际的能力,,可下分为语用语言能力和社交语用能力。我国学者何自然(1997)给语用能力下定义“可以解释为运用语言进行得体交际的能力”。
  由此看来,笔者认为,语法能力好比“纸上谈兵”,因为抽象的语义及脱离语境的知识可以通过知识的讲解、灌输来获得,通过不断的操练来强化。而语用能力则是“知行合一”,因为语用能力必须通过在具体语境中的使用才能体现出来。语用能力的提高须以语法能力为基础,同时还要在一定的语境中正确使用语言形式达到交际的目的。正如何自然指出,语用能力不仅仅包括语言的理解和使用,正重要的是符合交际的适宜性和得体性。
  三、语用失误的原因
  语用失误这一概念是由Thomas(1983)提出。他把交际中听话人因不能理解说话人的语用意义而没有做出恰当的反应称作语用失误。他认为,在言语交际中,说话人出现发音、语法或用词错误,会被认为“说得不好”,而若没有按照语用原则来处理话语,则会被人认为是“表现不好”,甚至被认为是“不真诚的,存心欺骗的或居心不良的人”。Thomas把语用失误分为语用语言失误和社交语用失误。语用失误的原因有很多,在笔者对高中学生的调查中,可以归纳出以下几方面的原因:一是母语的负迁移导致语用语言失误;二是文化差异导致社交语用失误;三是缺乏语境意识导致语用失误。
  四、巧用任务,培养语用能力
  1.任务型教学与语用能力。在传统的高中英语教学中,语言更多地被作为知识来传授,注重语言知识讲解的教学方式,促成了以获取词汇、语法知识为目的的学习方法。重语法词汇輕交际的观念导致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出现词不达意、表达不清、语言使用不得体等现象。在这样的情况下,尽管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提高了,交际能力并有没随之提高。因此,外语教师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
  任务型教学是在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和交际教学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教学理论,它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合作学习的外语教学模式。任务型教学注重以真实情镜下,以明确目的为导向的语言交际活动,它要求教学任务具有真实性、交际性、能激发学习者兴趣和动机等特点。由此可见,任务型教学是培养语用能力的有效途径。
  2.基于任务型教学的语用能力培养策略课例试举。
  (1)对比教学——了解文化差异,培养跨文化意识。要让学生了解到语言和文化是不可分割的,二者相互依存、相互影响。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文化的表现形式,同时,它还是文化的产物。将学生已掌握的本国文化知识与相应的外国文化知识进行对比,并在对比中“求同存异”,是培养跨文化意识的有效方法。这种方法有利于学生更进一步了解文化差异,加深对外国文化的理解。
  在人教版Book3 Unit1中,单元主题是Festivals around the World,其中一个教学目标是通过让学生探讨中国和西方英语国家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春节和圣诞节)以及为什么这个节日最重要来让学生了解基督文化对英语国家的深远影响,从而衍生出许多日常交际中的用法。因此笔者设计了以下任务,Task: (work in groups of four) suppose you are from different countries, i.e. China the UK and the USA, introduce to your partners the most important festival in your country.
  (2)探寻语言思维方式,降低母语负迁移。由于不同国家、民族之间的历史文化背景、社会意识形态、地理环境的不同,所以不同国家之间的人的思维方式也不同,表现在语言上就是表达习惯的差异。因此,学生只有了解了英语国家思维方式特点及表达方式的特点,才能克服本民族文化的负迁移。
  在Book4 Unit2 Working the Land中的热身部分,笔者通过让学生对比中国和英国寒暄语的不同来导入。Task1: discuss different greetings in China and western countries like the UK. Task 2: act out the scene when people in different countries meet and greet each other. 在中国,人们见面时常见的寒暄是问“吃了吗”,而在英国,人们见面时一个永远不会错的话题就是天气。在任务之后,教师引导学生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