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物属性
  • 刊物名称:校园英语
  • 国内刊号:CN 13-1298/G4
  • 国际刊号:ISSN 1009-6426
  • 邮发代号: 18-116
  • 数据库收录:中国知网
  • 投稿邮箱:
      bianji@xiaoyuanyingyu.com
  • 作者:校园英语杂志社 字数:7145 点击:

      【摘要】错误分析这一二语习得研究流派虽然已不再受到追捧,甚至被认为是“过时”的一种研究理论。学习者在语言习得过程中制造错误是必然的,教学双方需要正视错误的发生,并解决错误,才能真正意义上实现语言的习得。本文从错误分析概念的发展过程、理论及应用几个部分对错误分析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回顾。
      【关键词】错误分析 文献
      【Abstract】Error Analysis theory is no longer popular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research field, even concerned as ‘out of fashion’. While it is necessary that learners make errors during language exquisite process, both teachers and learners need to face up and solve errors to master a language in its true sense. This paper reviews related literates in different aspects from error analysis conceptual develop progress,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researches.
      【Key words】Error Analysis; Document
      一、前言
      在实际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对于学生出现的错误通常都是抱持一种“出现错误就是学习不认真或是知识点没有完全掌握”的态度,老师和学生对于错误都持有消极的负面的看法。然而,错误是学习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换句话来说错误是学习过程中必要的产物。任何一门知识的学习都离不开错误,我国学者高远曾说过“人类学习基本上是一个犯错误的过程。各种各样的错误构成了任何技能或知识学习的重要方面。”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错误对于学习者来说尤为重要,如果学习者不犯错误,不从外界或自身对错误给予的反馈中得到提高的话,他们学习语言的进程反而会因此受阻,而不是加快学习的效率。因此,错误对于学习者和教育者来说不应该是消极的影响,而应该是创造性学习的表现,,表明学习者正处于学习语言的过程中。
      二、概念发展过程
      错误分析(error analysis)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末期,国内外众多学者如J. Norrish(1983)、高远(2002)都认为 S.P. Corder是错误分析这一理论流派的建立者。S.P. Corder首先依据认知心理学系统地解释了错误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的意义,阐明了学习者错误的性质、意义和分类并且提出了一套比较完整的进行错误分析的方法。根据Corder在其所著的《错误分析与中介语》一书中所写的,我们可以得知在错误分析开始出现的上世纪六十年代末,行为主义是二语习得研究领域中占主导地位的理论流派,因此错误在当时被认为是母语语言习惯代入到新语言中所产生的结果。在错误分析兴起之前,对比分析是应用语言学二语习得领域广受欢迎的理论,根据Corder的观点,对比分析是负责发现并描述学习者母语与二语之间的区别,而错误分析是负责确认预见结果的。换句话来说,对比分析认为通过判定L1和L2的语言结构差别能够预见学习者在学习该门外语中可能犯哪些错误,从而采取措施防止它们出现。对比分析的基本主张是当本族语的“习惯”与所学语言不一样的时候,学习者会把本族语的语言习惯迁移到所学语言中形成干扰,而错误就是这种迁移或干扰的结果。虽然对比分析出现兴起于错误分析之前,但是随着研究的深入,学者们发现对比分析并不能够预测学习者的全部错误,并且有必要对学习者的错误进行系统全面的分析,因此对比分析逐渐被错误分析所取代。错误分析除了承担着确认所预测结果的任务之外,Corder认为错误分析还能够让我们了解一些语言学习的心理语言过程;从某种意义上来讲,错误分析是心理语言学测量语言学习的一种方法,它能够给出一些有利于语言学习的策略。
      关于错误,我们都认为错误是一把双刃剑,在证明学习水平、程度不够的同时,也能够帮助学习者在已有错误的基础上进步。在Norrish的书中,他提到大多数教师会把错误看作是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的象征,或是由于教师没有将知识彻底讲解清楚而出现的结果,又或者是学生没有进行足够的练习来夯实所学知识所导致的。而从错误分析(Error Analysis, 以下简称 EA)理论的视角来看,错误是学习过程中必然出现的一个环节,学习者和教育者不应该避免错误的出现。如果将错误看作是学习的失败,则会抑制学习者去尝试去应用所学语言的兴趣,甚至会阻碍学习者找到最合适的学习方法。
      在S.P.Corder提出错误分析之时指出语言能力所导致的错误(error)即为错误分析的研究对象,他将错误和语言输出过程中出现的失误(mistake)区分开来。Corder认为第二语言学习者的错误与第一语言学习者的错误一样,都有系统性的和非系统性的。系统性的错误是因缺乏语言知识而产生的,属于过渡语言能力性质的错误,学习者自己改正不了它们,它们叫做“错误”(error)。非系统性的错误叫做“失误”(mistake)或运用错误,它是因不能运用语言知识而产生的,属于语言运用性质的错误,学习者自己能够改正它们。说本族语的人经常犯语言运用性的错误。失誤对于语言学习过程没有意义,只有错误才能反映学习者使用的语言体系的情况。错误分析应该研究错误,不研究失误。不过Corder承认错误和失误很难区分。
      关于错误的分类,Corder在1981年指出,当时教师常用的错误分类过于表面化,疏漏错误,添加错误,顺序错误以及选择错误这四种错误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错误分类,而只是错误数据的分类别陈列。而关于错误的分类,Norrish提及了四种错误,语误(error)、失误(mistake)、口误(lapse)、差错(slip)。错误分析(EA)理论主要关注的是语误(error),是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没有掌握某一知识,并且持续在这个知识运用过程中犯错。其他三种错误都不是持续会出现的错误,失误(mistake)是指学习者有时正确有时错误的使用知识;口误(lapse)是指学习者因为注意力不集中、没记住或是记忆模糊而导致的错误;差错(slip)是学习者在课堂上的走神或是不参与导致的。而我国学者罗晓杰则是将错误分为三类,在语误(error)、失误(mistake)两类之外,增加了语用失误(pragmatic failure),他认为语用失误是由于学习者在交际过程中没有了解目标语的语言文化、语境或没有准确使用表达方式和表达习惯而犯的错误。在错误分析过程中,通常是语误(error)作为主要分析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