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校园英语杂志社 字数:6326 点击:

作者:罗艳
  【摘要】小学生心理内部稳定性较差、敏感,自尊心和自主性强烈,对英语学习充满好奇。因此,小学英语教师课堂评价语言对学生的英语学习影响巨大。通过对“第十名现象”的了解与反思,小学英语教师在使用课堂评价语言时,应该摒弃“抓两头、带中间”的指导思想,转而更多的关注对中等生的语言激励和引导。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师 评价语言“第十名现象”中等生 优等生
  杭州天长小学的周武老师花十年时间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对两届总共151名学生进行了跟踪调查,随便他发现了“第十名现象”。
  让孩子的成绩名列前茅是大部分家长的迫切希望。大多数人以为成为优等生就意味着能享有优质的教育资源,进一所名牌大学,获得优质文凭,然后就能找到众人眼里的好工作,成为社会的精英,取得良好的社会地位,获得较高的收入,享受人生顺风顺水的幸福。可现实并非大家勾画的那般理所应当的美好。
  通过一次访谈调查后,我发现我们英语教师的课堂对中等生的关注度是最低的,给予他们的评价语言也是最少的。我静坐回忆自己的课堂,确实如此。我误以为中等或中等偏上的学生不需要老师课堂上给予太多关注,因为他们会自觉遵守纪律。我也以为只有优等生能将老师提的问题回答的恰如其分,所以公开课上我总是骄傲的提那十来个优等生,并沾沾自喜自己的教学效果。我还以为课堂上次之关注后进生是对的,管好他们的纪律就能上好一节课,反正他们不听不学,只要不吵就好。
  殊不知,我們老师和家长往往习惯于单纯用各科成绩给孩子定位等次,其实是伤害了他们。访谈中我甚至听到孩子说老师和爸爸妈妈嘴里的后进生让他们很难过,因为除了成绩以外他们很难接受到家长和老师的关注,关于成绩的那点关注也是负关注,无非是批评或者敦促完成作业,没有心与心的交流。
  关于优等生,父母逼他们挤进前三名或前五名,美丽的英语老师总是表扬他们的高分与努力,课堂总是把难的问题留给他们,这种看似美好的肯定与鼓励却使他们压力山大,他们不敢妄想兴趣爱好,走出校门就是各种文化课的辅导班,还要努力认真超额完成老师的作业,因为他们的作业要贴在公告栏供其他同学仿学,他们不能出一点差错。这样,他们缺少“第二课堂”的见识与锻炼,就缺少了拓宽知识面的机会,发展个性方面也受到了很大的制约,他们自己、老师甚至家长,,都很难发现他们个性中闪亮的地方。另外,特别是英语教师课堂上“抓两头,带中间”的教学方法使这些优等生在课堂学习上很容易得到老师特别的关照,从而不知不觉就削弱了他们在学习上的独立性。因为到后来他们就不适应中学相对较为“松散”的教学方法,我想这是他们当中一些人后来淡出优秀生行列的主要原因。这种影响甚至能延伸到他们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在社会上工作以后,考察的是人的综合素质与能力,需要较高的情商去与人交流沟通合作,需要变通能力和灵活性以及实际动手能力,还需要洞悉人性,控制调节自己情绪的能力,这些都是他们的软肋。
  关于中等生,英语课堂上的平淡不羁久而久之会使得这一部分学生自己定性为一般人,好的一方面是,他们拥有更多的自由性,因为父母对他们的期望值一般,老师对他们的评价一般,分数要求也是一般,因此他们的学业心理压力不大,学习独立性养成的较好,这使得他们能在健康的心态中学习。所以,往往这一部分孩子能在后续中学、大学的学习中脱颖而出,也能有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这或许会成为日后他们的职业出路,而且,兴趣能决定他们的职业高度。
  对学生的访谈,缘起于一次区英语优质课,那节课是由一名教龄三年的新教师完成。听完课,兴起,我问了几名学生对老师这节课的感想,有一点使我记忆犹新。我们知道这么一节经过深度打磨过的优质课,一定是环环相扣、重难点突出、细节过渡自然、巩固到位、知识点挖掘到位等等,但与我们期望的说辞大相径庭,学生对这些并不买账,他们最大的感受是这个英语老师“态度亲切”、“很和蔼”、“老是笑”、“动作夸张”、“她说我是super super star”、“我回答错了她还说good guessing”、“她给我们的评价不一样,她说我是charming girl,我等下查字典看看什么意思”,记得最深刻的是一名胖胖的小男孩思考了一会儿笑着说:“她上课不是总提Janey回答问题”,这位Janey同学应该就是笔者笔下的优等生的缩影吧。我们看到,孩子对这么一节所谓的精加工的优质课的评价实际上就归结于教师的课堂评价语言,当然包括口头评价和肢体语言。一名好的英语教师首先应该是受学生爱戴的老师,我想这位老师就是学生喜欢的英语老师。
  “第十名现象”告诉我们,英语学习是孩子小学阶段接受的新奇而“高档”的东西,英语教师的评价与引导特别是课堂教学中的评价与引导对孩子的英语学习、自信心的树立,个性发掘,甚至全面发展的影响都是非常深远的。作为英语教师的我们,要改变“抓两头,带中间”的应试教学方法,要拓展宽广的国际视野,要发展他们的人际沟通能力、管理协调能力、艺术创作能力以及动手能力,在教育上使孩子在学业智力和成功智力上保持协调、平衡,推广“第十名现象”的“学有余力”社会效应。
  参考文献:
  [1]傅小平.小学英语教学论[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