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anji@xiaoyuanyingyu.com
作者:陈伟
【摘要】对分课堂是复旦大学张学新教授提出的一种大学课堂教学新模式。本文探讨了微课辅助的大学英语对分课堂的教学模式特征,提出了微课辅助的大学英语对分课堂的教学模式应用。
【关键词】微课辅助;大学英语;对分课堂
【作者简介】陈伟,武汉设计工程学院商学院。
一、对分课堂的内涵
对分课堂,顾名思义就是将课堂对半平分讲授,课堂的前半部分由教师授课,后半部分交给学生自由交流讨论。对分课堂又称作PDA课堂,教学环节分为讲授(Presentation)﹑内化吸收(Assimilation)和讨论(Discussion)。对分课堂的概念首先是由复旦大学心理系的张学新教授首先提出来的,目标人群主要是在校大学生。这种课堂教学模式将课堂教学模式和讨论式教学模式融合起来,对传统的教学进行深入的改革,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对分课堂与传统课堂在讨论这一环节的最大不同之处在于,讨论的内容不在讲授阶段进行,每堂课讨论上一堂课中所学的知识,教师可以在讲授新知识后给学生布置相关的讨论任务,学生利用课下时间做充分准备,在下一堂课内完成分配的任务。对分课堂有助于知识内化吸收,提高教学效果。对分课堂突出教师讲授的重要性,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学习特点,创造课堂互动的良好氛围,有助于减轻学生的学习焦虑。对分课堂模式能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师生之间以及生生之间的互动。
二、微课辅助的大学英语对分课堂的教学模式特征
对分课堂的第一个教学模式环节是讲授。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安排教学计划进度和授课模式,教学内容除了语言方面的知识传授,还包含文化内容。教材配套练习通常是布置给学生的作业,授课形式主要是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内容的输出。对分课堂的第二个教学环节是内化吸收。学生完成上一教学环节中的作业任务,讨论之后上交给教师批阅。学生是这一教学环节的主角,将第一环节中的重难点消化吸收,找出难点和疑问并做记号,巩固还没有掌握的内容,标出还没有理解的内容,为后面的讨论奠定基础。对分课堂的第三个教学环节是讨论。学生将前面两个环节中的所有未落实的内容在这一环节完成。回顾在课堂上讲授的重难点,将难点和疑问提出来,互帮互助的形式讨论解决,无法解决的部分向教师求助。小组讨论完成之后,教师通过抽查和提问的方式总结复习重点内容,答疑解惑。
在对分课堂中,学生由被动式的知识接受者变成主动学习者,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明显的提高,课堂交流进行得流畅顺利,生生交流和师生交流的效果明显,但也出现一些问题,比如学生不能够准确地抓住教师授课任务的重点,不爱交流的学生依然鲜于交流,不能积极地参与讨论。微课的本质是接受性学习,而不是探究性学习,倘若把“微課”直接用于课堂教学,会把生动活泼的师生互动变为单一的看视频,教师也不能做到“以学定教”。结合微课的课程优势,将微课用于辅助大学英语教学可以将微课视频中优质的视频资源作为对分课堂的补充,帮助教学讲授﹑内化吸收和知识的检查。微课辅助的对分课堂,学生能接触到更加丰富的教学资源,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能够更加灵活自由地安排学习时间和学习进度。教师作为学生的引路人,引导学生解决学习中的问题,组织讨论,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三、微课辅助的大学英语对分课堂的教学模式应用
对分课堂的教学理念是一半的时间用于课堂讲授,一半的时间用来讨论上堂课为解决的问题。讨论这种课堂形式无疑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练习语言的时间和机会,有助于提高学生综合应用语言的能力。以微课为辅助的对分课堂在大学教学中的应用,结合了微课和对分课堂两种教学模式的优势,旨在弥补现行教学模式的不足,更好地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知识的能力。基本教学流程如下:第一堂课中,教师在课堂上讲解重难点,并布置课后的微课学习任务供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参与线上小组讨论,完成练习等。第二堂课中,教师组织课堂小组讨论,解决遗留问题并复习总结。微课教学中的学生对于时间的把握是主动的,学生在利用微课进行学习时可以根据自身学习的状况来掌握各个环节的学习时间,通过学习来弥补自身的不足。在这样的时间分配下,学生不但可以有效提高自身的英语水平,而且可以节约更多的时间,让学生做一些自己喜欢的活动。微课辅助的对分课堂颠覆了传统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将知识的习得与能力的发展统一起来。教师的一言堂情况有了明显的改善。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新意识。
对分课堂在强调课堂讲授和知识的内化吸收之外,突出了课堂讨论的过程,特征是将课堂讲授和交互式学习在时间上分开,,让学生在两堂课之间有充分的自由支配时间和按自己的节奏进行学习。微课对分的教学模式条件下,海量的微课资源拓展了课堂学习,优质的微课资源还原了英语语言的真实情景。微课辅助的大学英语对分课堂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资源选择机会,强调学生的自助学习,顺应了高校课堂教学模式的新探索。微课对分的教学模式将课堂上的教师为主体的模式改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模式,学生可以跟随教师在课堂上学习,也可以合理安排时间进行微课学习。微课对分的大学英语教学中,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难题在课堂上由教师解惑,这样的主体转换过程中能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文秋芳.从英语议论文分析大学生抽象思维特点[J].外国语, 2006(2).
[2]刘伊娜.动态教学模式下的大学英语辅助课堂实践[J].科技信息, 2010(17).
相关推荐
[曹丽娜] 新媒体条件下的大学英语自主学习探析
[刁慧媛] 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
[杜卫卫] 完全学分制下大学英语特色课程的构建研究
[姚琨] 中国文化传播为导向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探索
[罗熙] 大学英语教学的功能性定位及优化措施构建
[尉桂英] 反思学习法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孙晓明] 论“学生助手”对图书馆流通工作的辅助作用
[朱丽蓉] 多媒体教学手段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苏芳] 加涅学习理论指导下的新视野大学英语听说课程课堂教学
[曹朝文] 浅议大学英语词汇教学
[陈荟竹] 土木专业大学英语趣味性教学刍议
[汤静怡] 浅议如何在高职高专的英语教学中有效地利用多媒体辅助
[桂艳平] 从认知理论角度探讨语音语调与大学英语听力教学
[赵光妍] 浅谈专科大学英语听说教学中语音室的运用
[李艳] 浅析延庆电大大学英语B网考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