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物属性
  • 刊物名称:校园英语
  • 国内刊号:CN 13-1298/G4
  • 国际刊号:ISSN 1009-6426
  • 邮发代号: 18-116
  • 数据库收录:中国知网
  • 投稿邮箱:
      bianji@xiaoyuanyingyu.com
  • 作者:校园英语杂志社 字数:8307 点击:

    作者:张骏宇
      【摘要】语篇分析研究的成果在科技英语等专业英语的教材中被越来越多的教材编写者采用。这些研究成果包括了语域分析和个体发生学等内容。教材中运用了这些成果,能够使得教学内容出现了多个教学主线,完全了改变了存在很久的专业教材中单元与单元之间缺乏联系的弱点。通过在教学中使用Tamzen Armer主编的《科技英语》一书,本文讨论了语篇分析介入专业英语教材后,教材在课堂使用中显示出的特点和优势。
      【关键词】语篇分析;专业英语教材;科技英语
      【作者简介】张骏宇,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功能语言学,语篇分析,语言教学。
      【基金项目】“基于网络信息技术的‘以评促学’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创建”2015年度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本科类)项目编号:257*; “基于标准的大学英语信息化评价模式的构建与研究”项目编号:GD18WXZ18*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8年度“以‘学’为中心”示范课程,项目编号:109-GK18CQ86。
      一、引言
      科技英语的教材往往以书面的阅读内容为主,阅读的内容决定了教学的重点。这种教材编排的缺点在于没有突出单元之间的联系,导致教师和学习者在不同的语言点中游走,很难找出知识点之间的关联。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引进的《科技英语》教材却成功的在不同单元的知识点之间构建了多条主线,让教师和学习者耳目一新。这本书的成功之处在语篇分析的成果运用到了教材的编写中,并把语篇分析和科学家们从事的活动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为教材的使用者展现了语篇、语义和语境之间的辨证关系。
      这本书来自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大学英语拓展系列教程。这个系列教程包括了学术英语类(EAP)、专业英语类 (ESP)和职场英语类 (EOP)三个类别。《科技英语》源于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系列教材的一本,原名为Cambridge English for Scientists。教材的编写者为阿默(Tamzen Armer)。她现为澳大利亚堪培拉大学语言学习中心助理主任。 阿默取得了理学学士学位,并在担任实验室和医院等機构担任过研究助理。然后,她又在南朝鲜、英国、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地从事英语教学的工作。可以说她的个人的科学研究和语言教学的背景为这本书多条主线的构建做了注脚。
      二、内容简介
      全书彩色印刷,共有十个单元。每个单元的主要内容包括了完成某项科学家活动所需要的交流技巧(skills)、涉及的语言重点(language focus)和给出的有代表性的文本(texts),文本和语言重点都是为交流技巧服务。其中文本包括供阅读的短小书面文本和作为听力练习的口语文本。书后配有额外的活动材料、听力文本、详细的练习答案和词汇表。
      作者通过教学的实践,认为可以将十个单元分为三个部分,分别介绍了科学家研究的群体和其用语的多样性、学术论文写作的思维方式和学术论文每个组成部分的写作要求。这三个部分有机结合。第一部分包括了第一、第二单元和第十单元。这一部分作为第二和第三部分的引入,彰显了科学家在不同场合使用的语言和他们从事的工作息息相关。第十单元介绍了科学家如何发表论文、参加会议等内容,展现了论文作为科研成果的发表途径。第二部分包括了三、四、五等三个单元,集中介绍了论文的组成,重点是了科学家的思维方式,为第三部分详细说明论文各个部分的写作做了铺垫。第三部分包括了第六到第九单元等四个单元。该部分延伸和细化了第二部分的论文写作内容。
      通过第一个部分的学习,我们可以了解科学家其所处的社会群体对其语言使用有着决定性的作用。也就是说,这个群体从事各种和科学相关的活动,而不同的科学活动需要使用与该活动相适应的语言。第一单元从成长的角度看待了科学家的活动,介绍了科学家如何规划职业生涯、如何申请科研资金,如何撰写自己的简历和如何对待面试。这些看似相互差异很大的活动,都围绕着科学家的成长展开。虽然该教材主要集中在科学论文的写作,但通过第一单元的内容我们可以看到科学论文的写作只是科学家众多活动的一部分。科学家的事业不应该局限于论文的写作。第二单元的练习突出了不同科学家活动用语的异同。比如通过比较和区分论文、报纸、杂志、网络论坛和科普书籍这些和科研相关的语篇,学习者可以突破科研写作的局限,从更多和更细的语域中了解科学语言。文本的多样性包括了报纸、杂志和论坛等语域,使得科技英语和日常的生活工作联系在一起。这样做的好处有很多,比如能更好的完成从日常活动到科学用语之间的过渡。第二单元还介绍了如何批判性的回顾一篇学术论文。通过回顾一篇论文,帮助学习者了解典型的科研论文的结构、回顾论文和给出批判性意见的具体方法。教师和学习者可以发现这些内容都是从事科研活动的基础,但同时又是内行人才知道的方法,,着重展现了从事科研活动所需要具备的思维方法。值得一提的是一篇文章的批判性回顾为学习者撰写文献综述和提出研究问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第二单元最后还介绍了撰写实验室中材料转让协议的方法。材料转让协议涉及保护知识产权,凸显了科学家群体重视保护知识产权。
      第二部分集中介绍了科学家在完成各种任务,特别是科研写作任务时所需要的思维方法。这部分的三个单元从不同领域的某个具体的研究出发,介绍了该研究相关一篇论文中的某个部分。其中第三单元的重点是如何找到研究的方向,重点是撰写文献综述。因为第二单元学习了对一篇文章的评判性回顾,第三单元的文献综述就显得水到渠成。比如课文介绍了如何从五篇相关文章的简短回顾中,找出相关信息撰写文献综述。这种循序渐进的方法,具体的说明了文献综述产生的过程。同时,也可以从互文性的角度切入文献综述,凸显了科学家通过文献找研究题目的过程性思维。除此以外,第三单元的听力内容还探讨了学生如何清晰的向指导教师阐述自己的研究题目。因为学生无论在知识和社会关系上都没有导师的高度,所以学生和导师的口头交流应该反映这种关系。这里的对话非常巧妙的反映出了学生应该如何处理这种不平等的关系,达到和导师顺利交流的目的。这样的听力文本提供了一个窗口,让学习者知道如何礼貌、清晰的表明自己的观点,争取导师更多的鼓励和指点。这部分对话无论在语篇和语用上,都可以作为学生自主分析的材料,教师也可以课堂上将语言使用和社会关系联系在一起,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第四单元主要介绍了研究设计中需要遵循的科学方法,有利于刚接触科学文献的本科学生了解科学研究的转变思维。科学方法介绍了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实验观察、验证假设等内容。从这一部分开始,课文听力的对话内容从文献综述转到了研究设计,反映了学生在导师指导下做研究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也就是说,学生需要在导师指导下线总结的文献,然后才能进行研究设计。第五单元关注如何通过语言恰当的描述实验过程,还有如何表达实验的结果是否符合期待。该单元的最后一部分还介绍了在实验室中做记录需要注意的内容,如速写标记和计量单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