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校园英语杂志社 字数:7780 点击:

作者:陈婉琳
  【摘要】英语教育硕士课程设置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作,容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和研究生教育培养体系相比,英语教育硕士课程设置的研究还处于不断探索阶段。基于此,本文结合肇庆学院实际情况,先分析了实践取向融入英语教育硕士课程设置的价值需求,然后提出基于实践取向的英语教育硕士课程设置原则,最后提出具体设置方法。希望对优化我国英语教育硕士课程设置有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实践取向;英语教育;硕士课程设置;职业需求
  【作者简介】陈婉琳(1973-),女,广东新兴人,肇庆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大学英语教学。
  【基金项目】市教育发展研究基金(项目编号ZQJYY2018081)。
  引言
  英語教育硕士课程设置的主要目的是为英语基础教育及其管理工作需要培养高素质人才,和普通教学课程相比,具有更强的专业性和实践性。但目前我国英语教育硕士课程设置过程中主要以学术取向为主,课程设置的目标、内容、结构等都以英语这门学科的逻辑为主,不但背离了英语教育硕士的理念,而且不利于专业性和实践性人才的培养。而基于实践取向的英语教育硕士课程设置,需要打破传统课程设置原则,构建突出实践性的英语教育硕士课程。但我国对此方面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因此,本文结合肇庆学院实际情况,对实践取向的英语教育硕士课程设置做了如下探究。
  一、实践取向融入英语教育硕士课程设置的价值需求
  我国现有的英语教育硕士课程在设置时主要套用教育学硕士课程的模式,课程设置以学术取向为核心,按照硕士学位学习的英语来设置英语教育硕士课程,此种设计理念比较重视英语知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虽然可提升学生的知识储备量,但缺乏实践性,难以满足教育硕士培养目的的需求。但如果在英语教育硕士课程设置中融入实践取向,以职业的实践需求为主,构件更加符合教育硕士学位特点的英语教育硕士课程,才能培养学生解决教学问题的能力,既能帮助学生获得教学知识,又能提升实践中相关问题的处理能力。将理论性教师转向专家型教师,也符合目前我国教学体制改革的需求。
  二、基于实践取向的英语教育硕士课程设置原则
  1.以职业需求为导向。英语教育硕士课程设置具有很强系统性和创新性,需要以职业特征的实际需求为导向,合理处理学生、社会、学科之间的关系。和专业教学有本质的区别,并非要学生以自身知识理论为主要研究对象,而是要培养学生处理实际教学问题的能力,做一名合格优秀的专家型教师。因此,在英语教育硕士课程设置时,要充分融入教师教学的现实需求。对未来教师教学中可能用到的知识和技能进行系统综合分析,并考虑学生未来的发展方向和个人特点需求,其核心宗旨培养学生完成教学任务所需的实践能力。此外,在课程设置时还要确保课程内容表述的开放性,注重解决教学问题能力的培养。
  2.以实践知识为主体。基于实践取向的英语教育硕士课程内容包括:本位类课程、学科类课程、专业实践课程等。不同类型的课程,其作用、特点、结构也不尽相同。因此,在具体设置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循实践知识为主体的原则。比如:在本位内课程设置时,需要根据教学任务计划进行合理划分,确保每位学生都能掌握实践知识和解决英语教学问题的技能,需要实践教学情景提取到可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实用性知识,并融入教学课程。并不是通过情景化教学为学生灌输单纯的英语教学知识。而学科类课程设置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能够解决教学问题的实践性知识。因此,学科类课程设置时,不能一味的的强调英语知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而是要学以致用,提升学生解决英语教学问题的能力。在专业实践课程设置时,要从以锻炼学习综合的实践能力为主,要通过开展活动、情景再现的方法,为学生模拟真实的教学环境,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实践类课程的学习。
  3.以实践课程为核心。在课程结构设置时要以实践课程为核心,英语教育硕士课程结构设置的逻辑起点为:教学实践过程和实践知识的掌握,即在实践的基础上,构建英语教学理论知识。而从宏观的角度而言,在英语教育硕士课程设置时,仍然需要以本位类课程为主,占总课程的60%左右;增加几门学科类课程,占总课程的15%左右;综合专业实践占总课程的25%左右。具体设置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本位类课程和学科类课程同时开课,此后再进行综合专业实践课;另一种是将综合专业实践课程穿插到另外两类课程中。从中观的角度而言,在英语教育硕士课程设置时,各类课程占比,需要该课程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重要性来定,比如:本位课程在设置时要以教学工作展开的顺序为依据。学科类课程在设置时则要以知识的适用性为主要依据,即先进行公共理论课程,再进行专业理论课程。从微观的角度而言,在本位类课程设置时,要以教学是实践任务和核心,将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相互整合,按照教学任务、实践知识、理论知识、实践联系的顺序来设置。在学科类课程设置时,课程的内容则要以英语学科自身逻辑为中心进行设置。综合专业实践课程在设置时,要尽量以活动的形式为主,按照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依次设置。
  三、基于实践取向的英语教育硕士课程设置方法分析
  基于实践取向的课程设置和基于学术取向的课程设置有很大差别,基于学术取向的课程在设置时主要以学习英语的理论知识为核心,实践教学只是其中的一个小环节,其课程设置的主要目的让学生更好的掌握系统性知识。但实践取向课程设置主要以课程的逻辑为核心,理论知识为实践需求所服务,因此,基于实践取向的英语教育硕士课程设置,具有更强的职业性、实用性、实践性。为实现这一目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同时入手:
  1.结合硕士专业学位的特点,强化实践能力。实践客体的具体现实性。实践客体是在具体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客观存在的,人的实践活动始终会受到实践客体的影响和制约,是一种社会历史活动。在英语教育硕士课程设置中要充分结合硕士专业学位的特点,不断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具体做法为:以实践取向为主要指导,设置“会做”课程目标指向。也就是以英语相关理论知识为基础,提升学生教学工作中可能发生问题的处理能力,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此外,,在具体设置过程中,要融入和教学实践相关的实践性知识,确保学生将来能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总而言之,在英语教育硕士课程设置时,要通过一系列创新的方法和全新的理念,以及实践性知识,促使学生将来能完成英语基础教育教学工作所需的专业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