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校园英语杂志社 字数:10417 点击:

作者:蒋艳
  【摘要】在近年来应用型本科的大学英语课程改革中,如何让该课程适应企业需求,服务于当地企业,成为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改革目标。本文以企业需求为导向,按照企业岗位对人才的英语水平要求,提出建立大学英语分级选修制、按学科不同制定不同的大学英语课程大纲、与企业联合培养等方式来进行大学英语ESP课程改革。
  【关键词】企业导向;ESP;大学英语
  【作者简介】蒋艳(1982-),女,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英语教学与英语语言学。
  【基金项目】2016年重庆第二师范学院院级教改课题“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大学英语ESP课程教学模式研究”(编号:JG2016221)的研究成果之一。 一、引言
  应用型本科院校,是应市场需求而诞生的新的本科院校形式,与传统的普通本科院校相比,其在学术研究方面稍次,而着重于培养实用技术性人才,与市场接轨,与市场联系紧密。既然有别于传统的学术研究型本科,那么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就与一般的普通本科院校有较大的区别。在这样的应用型高校中,大学英语课程应该如何定位?应该如何服务于人才培养方案?这就是本文探讨的问题。在通过对重庆市本地大型工业集团宗申集团的实地调研后,笔者对大学英语ESP课程改革进行了探究和研讨。 二、大学英语ESP课程改革的本地化背景
  重庆是全国重要的汽摩生产基地,以完整的摩托车生产链闻名于世,同时也是长安汽车的总部所在地,辅以相关的汽车配件和摩托车配件产业以及通用机械产品,是吸纳大学生就业的主要企业单位。本次调研笔者选取了重庆汽摩行业的龙头企业宗申产业集团进行实地考查和走访,了解企业的需求。宗申产业集团业务遍及全球多国,因此对员工的英语水平有一定的要求。本次调研深度采访企业负责人,,实地采访企业就业人员,为这些专业的大学英语ESP课程改革提供依据和导向。
  经调研发现,宗申产业集团一线工厂员工以技校或中专院校的毕业生为主,基本没有本科毕业生。而该集团的本科以上学历的员工基本集中在办公室行政和管理岗位,技术研发岗位以及对外业务岗位上。在该集团的拥有本科学历的员工中,绝大部分员工都是非英语专业的毕业生,英语专业毕业生所占比例很小,这些员工在大学期间都接受过大学英语课程的教育,对大学英语课程的内容与工作相关度、实用性等都有建设性的意见。 三、企业对大学英语课程的需求研究
  对于宗申产业集团这样一个综合性多元化制造业集团来说,对员工的英语水平要求较高的岗位集中在国际业务部和技术研发部这两个板块,其他岗位的员工平时使用英语的频率不高,借助翻译软件可以看懂部分单词和常用句子就可满足工作需求。通过本次调研,本文对企业的需求做出了如下归纳:
  1.对英语使用频率不高的岗位人才需求。此类岗位对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考察放在第一位,但同等条件下英语水平较高的优先录用。根据岗位的不同,这些岗位会比较看重英语能力中的其中的一到两项,例如财务岗位英语读写能力较强的优先,前台岗位英语听说能力较强的优先,工厂管理岗位的英语翻译能力较强的优先。
  总的来说,英语使用频率不高的岗位人才需求对从业人员的英语素质要求不高,以够用为主。现代化企业中多是流水化作业,长期使用的技能是相对固化和流程化的,其中涉及到英语的部分也是相对固化和流程化的,只要有一定的英语基础,是可以在职后培训或工作年限积累中获得的。而现在的大专院校毕业生,通过已有的大学英语教育,是具备获得这些英语技能的基础的。笔者认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大学英语ESP课程改革可以在这方面下功夫,把这些岗位中所需的英语技能提前到学校阶段学习,这样就可以节约企业的用人成本,并同时提高学生的竞争力。
  2.对英语使用频率较高的岗位人才需求。从事海外业务岗位的从业人员以及从事技术研发岗位的员工是该集团内使用英语频率最高的人群。而这两类岗位的从业人员也是拥有大学本科学历最多的人群。海外业务部门涉及国际贸易、国际结算、海外市场开拓等岗位,英语为其工作语言。技术研发部门从事技术攻关、新产品的开发、新技术的引进等工作,与国外同行的交流机会较多。现阶段由于我国整体英文水平不高,能用英语作为工作语言的专业技术人才太少,海外业务部门雇佣了部分英语专业毕业生,但英语专业毕业生的通病是对专业知识的欠缺,需要大量的职后培训才能胜任岗位需求。而技术研发部门对专业技术要求过高,根本无法雇佣到懂英语的专业技术人才,技术交流和研发通常靠翻译来实现,但由于信息的流转和延缓,工作效率比较低下,也为服务海外市场增加了不小的难度。
  长期来说,企业需求的并非英语专业的毕业生,而是精通本专业又擅用英语作为工具的人才。只是在各大专院校没有培养出相应的人才的情况下,将部分工作剥离出来,用英语专业的毕业生来充当翻译。在未来的几年中,企业的用人需求会更加综合,企业出海向外输出产能已是必然,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应该向这个方向去布局,把大学英语ESP课程改革真正的落到实处,才能顺应企业发展的需求,达到服务企业的目的。 四、大学英语ESP课程改革建议
  1.设立大学英语分级选修制。大学英语课程应发挥其工具的作用,大学生的英语素质和修养参差不齐,对个人的职业规划和职业定位也有不同的需求。建议应用型本科院校可以根据学生的水平和自身师资情况,设立三个等级,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第一个等级,设立为英语要求最高的等级,以学术英语教育为主,针对考研学生和需要通过大学英语六级的学生,适合自身英语基础较好,对英语阅读的深度和广度都有要求的学生。此类大学英语的课程目标以辅助学生的进一步学术需求为主,而师资也是最容易解决的,大量的英语专业的语言教师即可胜任。第二个等级,设为大学英语ESP强化课程,适合对自身职业规划中对英语需求较高的学生,对应企业需求中具有语言能力的专业技术人才培养规划。学生们可根据自己的职业规划选修此类课程,此类课程增加相关的专业词汇和专业用语的强化训练,注重工作岗位中的实际需求。例如,以技术为主的专业,注重提升学生的阅读和翻译水平;以服务为主的行业,注重提升学生的听说水平。此类大学英语的课程目标以提高学生的专业英语素养为目的,而师资方面可以借用网络资源,用微課和幕课作为课堂资源的补充。第三个等级,设为大学英语商务通识英语课程,适合对自身职业规划中对英语需求不高以及英语基础不太好的学生。由于企业里也提供大量对英语需求不高的岗位,这类大学英语课程所针对的学生对英语素质的要求不高,以够用为主,实用性就是这一级别的大学英语课程目标。
  2.按学科不同制定不同的大学英语课程大纲。大学英语课程的设置总体上可参照上面所提及的大学英语分级选修制来进行,但在制定教学大纲时,应充分考虑专业特点,英语学科各项技能中的听说读写译五方面的能力,应针对不同的学科各有侧重。在进行大学英语ESP课程设置的时候,学科间的差异性应得到体现,针对各学科毕业生所从事的就业岗位不同,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目的和侧重点也应该有不同。基于这一点,应打破应用型本科院校现有的体制,即在全校范围内无差别的分配大学英语教师的课程,应将大学英语教师按学科予以固定,经过两三年的积淀和积累,实现各学科专门的大学英语ESP教师配备,让大学英语课程更有针对性的为各学科服务。
  3.与企业联合培养。在现阶段,已有部分应用型本科院校开展了与企业的联合培养计划,开展订单班专门定向为企业提供人才,但订单班的群体比较小,现在也还在试验阶段,没能达到大规模的人才输出。因此,在后续的与企业联合培养的过程中,应考虑受众群体更大的方式,比如用企业人员的微课来作为课堂内容的补充,用课外实习项目来作为大学英语ESP化的成效检验。不过,如何更细化的与企业联合培养人才是一个需要深入探讨的话题,在实践中需要广大大学英语ESP教师不停的摸索。 五、结语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改革势在必行,而大学英语的ESP教学改革也应顺应这个改革的大趋势,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分级分目标的培养企业所需要的人才是将来大学英语发展的趋势。企业人才对英语的需求是分级化的,鉴于岗位所需英语水平的不同,大学英语课程对学生的培养也应做到分级分段,有针对性的培养。在培养方式的探讨上,本文只是粗略的进行了研讨,更深入有效的办法还有待将来学者的研究。
  参考文献:
  [1]陈坚林,顾世民.试论大学英语课程在通识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J].外语电化教学,2011.
  [2]谷志忠.高校ESP教学现状剖析与应对策略[J].外语电化教学, 2010.
  [3]卢思源.ESP/EST纵横谈[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