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校园英语杂志社 字数:6243 点击:

【摘要】泰安位于山东省中部泰山南麓,方言属鲁冀官话石济片聊泰小片,与普通话相比,其词缀较为丰富。本文就泰安方言中形容词的词缀进行分析,以探讨其特点。 
  【关键词】泰安方言 形容词 词缀 
  引言 
  现代汉语将语素分为“成词语素”和“不成词语素”。其中“一类不成词语素同别的语素组合成词时,位置固定,只表附加的意义,叫词缀”。传统上,按位置将其分为前缀、中缀、后缀。形容词加上不同的词缀后,更生动形象。泰安方言中形容词的后缀比较多,前缀和中缀则甚少。关于泰安方言词缀的研究尚不多见,本文试图从语义、语法、语用和结构等方面对泰安方言中的形容词词缀进行分析。 
  一、形容词前缀 
  泰安方言单音形容词A加前缀X构成XA式形容词,如“通红”与普通话相同,如: 
  崩 绷硬 崩脆 崩紧 
  溜 溜圆 溜酸 溜薄 
  还有一些比较特殊的XA式形容词如:齁咸 焦黄 铮亮 黢黑 
  学者归为偏正式复合词,意义已虚化,属状态形容词。 
  句法上,充当谓语、补语、定语。如:做谓语:这个菜齁咸,乔难吃。做补语:这个菜怎么炒的齁咸啊。做定语:齁咸的菜,没法吃。 
  语用上,有些表贬义的感情色彩,如前缀“崩”、“溜”指“很”,只加在消极意义的词根前。有些表中性色彩,如“绷硬”、“崩紧”可表示程度恰当。“绷硬”是软硬恰当,“崩紧”是松紧合适。 
  结构上,可进行XAXA式和XAA式重叠,如:溜酸溜酸,溜酸酸等。 
  二、形容词中缀 
  泰安方言中形容词中缀不太多,主要有“娄”、“不”、“里”、等。 
  中缀“娄”多构成贬义的形容词,表厌恶的感情,无实意。如:曲娄拐弯儿(弯曲不直)。中缀“不”加上“的”一起构成“A不B的”结构,是形容词的一种生动形式。 
  中缀“不”用在表颜色的形容词后,表颜色有些淡。如:红不叽的、绿不莹的。“不”用在表味道或人的感觉的形容词后,表味道不如意,语义较重,含贬义,如:甜不唧的、滑不叽的。 
  中缀“里”构成的形容词有糊里糊涂、古里古怪等,在动词性成分之后做补语。语义上,中缀没明确意义,也没固定形式,加强语意。语用上,含不满、反感的色彩。 
  三、形容词后缀 
  1.单音节形容词后缀。单音后缀是指在形容词性词根后面只有一个音节的后缀。AX式单音节形容词中A指词根,X指词缀,两者都是单音节的。此类有“实”、“快”等。 
  语义上,X有“稍微、有点儿”的意思,减轻程度。 
  语法上,可受程度副词的修饰,语义加深,如:很胖乎,挺湿乎。 
  句法上做定语和补语。做定语如:温乎的汤、胖乎的手。做补语如:他经常敞开衣服凉快。 
  语用上,有的表褒义,有的表贬义。加“乎”缀的形容词一般是褒义,有的可以儿化,儿化后增加褒义或不使人厌恶的色彩。如:睡前喝一杯热乎儿的牛奶,真是一种享受! 
  结构上,这类形容词可以进行AXAX式和AXX式重叠,如:结结实实,结实实等。 
  2.多音形容词后缀。 
  (1)AXX式。 
  AX成词:焦黄黄 黢黑黑 精瘦瘦 
  XA成词:薄溜溜 亮铮铮 红通通 
  AX、XA均不成词:甜滋滋 油光光 
  结构上,两者表面上看起来相同,但内部结构却不同。AX成词是重叠词缀X;XA成词的叠音后缀则是由单音前缀倒序后重叠而成,如“薄溜溜”的由“溜薄”单音前缀倒序重缀形成的。有的A可以是动词或名词,但一旦与后缀结合为“VAA的”和“MAA的”,词性由动词或名词转而为形容词。 
  语义上,AXX式形容词表达程度加深。 
  句法上,AXX式形容在句中可充当谓语、补语和定语。做谓语:这条河里的水焦黄黄的。做补语:他们家的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做定语:酸溜溜的橘子,真好吃。 
  (2)AXY式、AXYZ式。AXY式形容词由单音形容词A加双音后缀XY构成,如:热乎拉、苦不唧、木格张、甜么索等。 
  AXYZ式形容词由单音形容词A加三音后缀XYZ构成,如:加“不溜秋”、“不拉唧”。 
  不溜秋 灰不溜秋 黑不溜秋 不拉唧 脏不拉唧 酸不拉唧 
  语义上,后缀XY和后缀XYZ没有实在意义,但有突出的描写性。 
  句法上,位置固定,不单独使用。AXY式形容词可做定语和补语。如:今天的天热乎拉的,让人提不起精神来。AXYZ式形容词可以做谓语和补语,做谓语如:那小枣酸不拉唧的,不好吃。做补语如:他穿的灰不溜秋的,一点都不起眼。 
  语用上,有明显的贬义色彩。 
  四、结语 
  泰安方言中形容词词缀比较丰富,使用频率高,构词能力很强,极具地方特色,,形象、鲜活,绘声绘色、绘形绘情,它们的存在极大地生动了泰安方言的表达方式。方言词缀是构词法的特色,本文通过对泰安方言形容词词缀进行分析,以突出较为浓厚的地域特色。 
  参考文献: 
  [1]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218. 
  [2]丁石庆,周国炎.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生论坛[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2:87-91. 
  [3]罗磊.济南方言词法研究[J].科技信息,2007(32):127-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