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校园英语杂志社 字数:9628 点击:

作者:袁志林
  【摘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力度不断加大,中国对外交流日益频繁,中国迫切需要大量的既能够准确、恰当地运用外语进行国际交流又熟悉外国文化的高素质职业技术人才。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高等职业教育中外语教学不仅仅是单纯的语言教学,更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这是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中英语教学面临的新课题。“文化知识、文化理解和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必须渗透到日常的英语教学环节中去,使其成为高等职业教育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英语教学;文化意识培养
  【作者简介】袁志林,洛阳职业技术学院。
  语言和文化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关系。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一部分;语言是文化的表现形式之一。人们学习一门语言就是学习该语言如何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中进行运用;了解和掌握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有利于提高人们在实际交流情境中语言運用的能力。英语教学除了教授英语语言的基础知识之外,教师还应该充分意识到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文化意识培养的重要性,并且还应该在授课当中进行适当的文化导入。可是长期以来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导致了高职高专英语教学只注重词汇、语法等方面的基本语言知识传授,而忽视了背景文化知识的介绍,造成学生虽然学习了英语基础知识但是不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因此在现实交流中频繁出现语用失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主要以培养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为目标,但是这种教学方法却忽视了学生语言学习中文化意识的培养,这造成了学生拥有的实际技能与工作岗位中的需求相脱节的现象,更不能使学生在实际语境中恰当地进行交流,这些结果都与高职高专培养学生的目标定位大相径庭。
  一、语言、文化和交际的关系
  1.语言与文化的关系。不同的语言学家对语言与文化的关系都有各自不同的看法。萨庇尔认为“语言是社会现实的向导”,也就是说,了解一个种族的思维、生活的特点可以通过其语言的特征和使用。乙伍夫接受了这一观点并有所发展,他认为:每个语言的语言体系(即语法)不仅是表达思想的工具,同时本身又影响思想的形成。它是了解个人心理活动、分析印象以及综合整个思想活动的说明书和指南。总之,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相辅相成。一方面,人们交际时需要使用语言作为工具;另一方面,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人们语言的表达方式。因此,语言学研究表明,所有语言和语言的应用都不可能脱离文化而单独存在。所以学生只有充分地了解了相关文化背景知识,才能更好地掌握和运用语言。
  2.语言与交际的关系。交际,即人与人之间的接触交往。跨文化交际则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从事交际的过程。语言既是交际的手段,又是交际的内容。学习语言的目的就是交际。外语学习的过程实际也就是跨文化交际的过程。随着社会的发展,语言的交际功能显得越来越重要和突出。王宗炎先生(1993)曾经把语言概括为两层意思:一是指人们在交际过程中所用的一种符号系统,如英语、汉语、法语等,由语音、语法、词汇构成;二是指人们在交际过程中说出的话,写出的书、信、文件、文章。这两层意思皆说明了语言和交际的密切关系。
  二、高职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培养存在的问题
  1.学生方面存在的问题。随着高职高专院校扩招,此类院校录取的学生人数逐年上升,生源类别和层次也变得越来越多元化。学生英语水平也高低不等。高职学生生源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达不到普通高校分数线的高中毕业生,还有一部分是中职、技校等学校的学生通过对口升学或单招考入高职院校。这两类学生的英语水平存在较大的差异,前一部分学生由于在高中学习时就掌握了一定的英语词汇、语法等基础知识,具有一定的英语阅读能力,所以基础相对较好。而后一部分学生由于初中时英语基础较差加上后期英语学习不连贯,所以英语基础知识普遍薄弱。同时,由于教师沿用传统的英语教学方法,而现有的高职英语语言学习又脱离具体的文化语境,因此导致他们在英语语言学习上缺乏兴趣,,积极性不高。
  2.教师方面存在的问题。(1)教师的自身素质。高职高专的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但是由于多种原因,高职高专有一部分英语教师不仅缺乏中国文化背景知识更缺乏相关的西方文化背景知识。因此这一部分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师,就不能做到在教授学生英语语言知识的同时,深刻地挖掘文化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中西方文化知识的异同之处尤其是不同之处。
  (2)教师缺乏适当的教学方法。大多数高职高专院校的英语教师无法做到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大多数英语教师由于长时间的教学习惯,在教学过程中过于关注基础知识的灌输,而忽视了教材中所隐含的文化背景知识。他们过于重视知识的学习而忽视了学生的社交经验和能力的积累。大多数教师仍采用传统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这种以教师为主角学生为配角的传统教学方式忽视了学生在语言学习中的主导地位和主观能动性,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和学习积极性。
  3.教学条件存在的问题。虽然近些年高职高专院校的教学条件有所改善,但是由于经费紧张,主要用于专业课程建设。因此作为公共文化基础课之一,英语被领导重视程度不高,英语教学条件基本没有较大的改善。同时由于英语课在学生思想中没有专业课重要,所以学校学习英语的文化环境也不容乐观。
  三、文化意识培养的建议
  1.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教师在文化意识的培养并将其渗透到英语教学并融为一体的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人文素质也决定着渗透与融合的程度。因此,教师除了要提高自身的英语语言教学能力之外,更应该加强对东西方文化知识的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对教材的文化背景进行必要的深度挖掘和解释,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有意识地注意英汉两种语言的异同点以及造成这些异同点的文化背景知识。这样不仅会减轻学生学习的难度也有助于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
  2.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掌握语言基础知识的细节上。而文化学习作为语言学习最重要的一面反而被忽略掉了。而多媒体教学软件能弥补传统教学不足,它所提供的文化背景材料真实可靠、贴近生活使教学内容变得生动活泼,使学生从不同领域、不同角度领略异国文化,在声像并茂的学习环境中去领悟目的语的使用及其蕴含的文化内涵。
  3.开展课外文化活动。课堂的教学活动由于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因此仅仅依靠课堂教学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是远远不够的。课外文化活动可以弥补课堂教学活动的不足,是提高高职学生的文化意识的重要途径。对学生来说丰富多彩的课外文化活动既有趣又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文化意识。
  4.课外阅读。课堂把所有的文化介绍给学生是不现实的。文学作品是最全面也是最能真实生动地反映一个社会文化的。因此为了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老师应鼓励和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但是老师应注意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时,不要限制学生选择书籍的自由,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书籍。
  总之,高职高专的英语教师既要树立起文化意识培养的观念,又要加强自身素质的培养,更要挖掘教材,在教学过程中灌输不同的西方文化,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在日常以及以后的工作中能更好地运用英语,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参考文献:
  [1]陈申.外语教育中的文化教学[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9.
  [2]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9:45-51.
  [3]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4]江俊丽.全球化视野下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D].四川:四川师范大学,2007.
  [5]吴炜.高职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1):43.
  [6]王宗炎.自我认识与跨文化交际[J].外国语,1993(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