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校园英语杂志社 字数:7005 点击:

作者:郭文鹃 石文金 余静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深入发展,大众对于提升自身能力的需求愈益增加,寻求更为高效、灵活的学习方式成为大势所趋,涉及各个领域的工作坊应运而生。同时,较长时期内有关中医文化的对外交流与合作日趋繁密,市场对于高素质翻译人才的迫切需求,也使得强调交际与自主的翻译工作坊教学模式得以发展。本文通过浅谈翻译工作坊的发展历程,借以了解中医翻译教学模式的探索进程。
  【关键词】翻译工作坊;中医翻译;发展脉络;教学探索
  【作者简介】郭文鹃,女,江西吉安人,江西中医药大学人文学院,本科在读;石文金,男,江西南昌人,江西中医药大学人文学院,本科在读;(通讯作者)余静,女,湖北石首人,江西中医药大学人文学院,教授,研究方向:英语教学,翻译。
  【基金项目】本文受国家创新创业项目:基于浸润式学习模式的“中医药翻译工作坊”(2151800704)基金项目支持(主持人:石文金)。
  了解翻译工作坊的发展脉络有利于中医翻译教学模式的具体化施行,对于中医院校教学中采用新型教学模式具有借鉴意义,同时推动翻译工作坊教学在中医翻译学习中的普及,以期达到与不断发展着的市场接轨的需求。
  一、翻译工作坊的定义
  最初,根茨勒(Gentzler,1993:7)将翻译工作坊定义为“类似于某种翻译中心的论坛,在该论坛上,两个或两个以上译者聚集在一起从事翻译活动”。基于对“工作坊”的认知,结合教学的实际,国内学者李明将“翻译工作坊”定义为一群从事翻译活动的人们聚集在一起,并就某项具体翻译任务如何进行翻译发表见仁见智、广泛而热烈的讨论,通过不断协商而最终议定出该群体所有成员均可接受或认可的一种活动。
  二、翻译工作坊的源起
  工作坊在翻译领域中的引入发轫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1964年,美国艾奥瓦大学的写作研讨班主任恩格尔(Engle)首次举办翻译工作坊,到了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耶鲁、普林斯顿、哥伦比亚、德克萨斯以及纽约州立大学等一众名校也先后设立翻译工作坊。(方梦之,2011:27)翻译工作坊教学法的理论基础则来自建构主义的基本观点,其认为学生是教学情境中的主角,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辅助者、资料的提供者,教学是以合作、探究方式激发学生建构知识的过程,教学策略应以学生为中心,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与情境的交互,以主动建构意义。
  三、翻译工作坊的研究形势
  1.国内翻译工作坊研究回顾。国内对于翻译工作坊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晚,,通过学术期刊以及博士学位论文的相关资料表明,出现较早的关于翻译工作坊教学的研究有刊登于《四川外语学院学报》的《“翻译工作坊”在翻译教学中的运用》以及李明《翻译工作坊》的出版等。
  2.国内翻译工作坊研究特征。根据牡丹江大学学报于2015年发表的对于2004-2013年这十年间翻译工作坊在中国的研究现状表明,国内在翻译工作坊研究方面主要呈现四个特征,首先研究逐步呈上升趨势,其次研究比例失衡,再次研究范围狭窄,最后研究成果较少。虽然国内翻译工作坊的研究充斥着如上的问题,但不可否认的是,自2010年以来,翻译工作坊的研究已得到广泛关注,其研究领域涉及旅游、商贸、经贸、工程、中医等多个领域。
  四、翻译工作坊在教学中的应用
  1.翻译工作坊的教学要求。翻译工作坊的教学要求分为对教师的要求以及对于学生的要求。对于教师的要求包括:帮助学生充分理解文本、协调学生达成合作关系、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及时找出学生翻译过程中出现问题的症结所在并及时加以指导、具备良好的学科素养以及深谙理论知识的研究等。对于学生的要求有:不断积累语言知识、依托语境准确把握词汇意义、不断提高创新能力、保持积极参与的热忱以及对于翻译中不断出现的实际差别改进自身的译文等。
  2.传统翻译教学与翻译工作坊教学比对。传统的翻译教学主要以教师为中心,注重翻译的结果,授课形式通常是以学生进行翻译练习,教师参照译文进行点评。与之相对应的翻译工作坊教学模式主要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习过程,授课形式通常是学生进行翻译与讨论,教师进行补充说明。
  3.中医翻译工作坊施行简析。中医文化历经上千年的淬炼,凝聚成独具特色的医学体系,加之中西文化差异性,不可避免地带来文化输出的困难;而由于翻译工作坊教学的灵活性,使得适用于各大领域的这一教学模式在中医翻译教学模式探索引入中成为可能。翻译工作坊的教学目标是通过翻译实际操作和大量接触以始源语和目的语写成的真实文本,让学生充分了解翻译过程和翻译步骤,掌握翻译策略,通过掌握一定领域(中医翻译)的专业知识并学会使用专业术语,培养自主性学习及其研究技能,把握翻译参考工具的运用,提升跨语言文化的交际能力及作为译者的综合素质。通过翻译工作坊教学在中医翻译领域的运用,学习者可以通过大量的实践操作熟悉中医知识在具体情况中的运用,为后续传播中医文化奠定良好基础。
  4.课堂实际运用。结合笔者在学习过程中的实际情况来看,“翻译工作坊”教学分为课前搜集翻译材料,课中各自翻译,集中讨论,总结展示这几个步骤。首先,由老师在课前进行翻译材料的甄选,随后在以五人或六人为单位的小组内部进行成员各自的阅读与翻译,个人翻译之后,进行小组讨论,总结出最为理想的翻译结果,并在班级展示,最后由老师进行翻译评价。试举一例,在文章标题Family in China paid $6.5 million to college admissions fixer for a spot at Stanford, sources say中就fixer的意思进行讨论,同学A根据相关知识背景,认为单词意为两方之间沟通协调的人,同学B结合同学与老师的讨论和点评,给出更为准确的翻译“中介”。笔者的切身感受是通过翻译工作坊模式的运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能够得到更大程度的调动,无论是对于学生注意力的集中还是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其都发挥着不可小觑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