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anji@xiaoyuanyingyu.com
【摘要】本文以经济全球化为背景,以归纳法和文献法尝试分析相关研究,探讨中医药文化的翻译与传播,希冀为中医药的国际化发展提供语言支持,以促进其在人类健康领域进一步发挥作用。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中医药;翻译;传播
【作者简介】李梦琳,山东中医药大学外国语学院。
有数千年历史的中国医药学,是人类长期同病痛作斗争后丰富实践经验的总结。据记载,中医药早在秦汉时期就随着各国间经济文化往来传入东南亚各国,随着文字的发明及使用,医药病方由口耳相传发展为文字记载,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医学体系。借助古代“丝绸之路”渠道,中医药完成对外传播,同时吸收了其他国家的医学与药物。当代,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世界经济文化交流愈加频繁,国外对中医药的研究愈加深入。由于中医药典籍内容多为专有名词且意义晦涩难懂,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其翻译工作造成了困难,因此,中医药翻译的准确性在对外传播和交流中显得尤为重要。
一、经济全球化现状与中医药传播基本概况
经济全球化指的是在全球范围内世界生产力整体发展、经济融合发展的结果,是世界各国谋求经济发展、共同寻求利益的推动力。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点趋势即经济全球化,其使得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资源配置及在世界范围内推动有机经济整体发展的实现变为可能,因此可将世界各国的生产、贸易及核心技术等紧密相连。经济全球化也带动了我国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中医药文化也因此在世界医疗文化产业中占据一席之地。
中医药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不仅仅是对外的一张名片,更是中国千百年来对外交流的媒介。经过几年的探索,借助经济全球化东风,中医药事业对外传播也取得了较大进展。
近年来,,国际社会对中医药的接受度和认可度正在不断提升。国务院发布的《中国的中医药》白皮书显示,我国的中医药已经传播到183个国家和地区。目前,中国政府与相关国家和国际组织签订专门的中医药合作协议86个,中国政府已经支持在海外建立了17个中医药中心。值得注意的是,在2020年初新冠肺炎的治疗过程中,中医药治疗经验成为中国抗“疫”方案的亮点,应国内外需求,中医药治疗经验也一应翻译成英文,在世界抗“疫”过程中发挥着不可磨灭的作用。
二、中医药传播进程中的跨文化翻译难点问题
“坚持中西医并重,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是党的十九大制定的健康中国战略中的内容,中医药的国际地位在不断提升,不可否认,中医药迎来了千百年来最好的发展时机。依托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推动,中医药必将成为未来医药舞台上不可或缺的一分子。但是,中医文化的千年传承及其博大精深也使其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过程步履维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中医药著作表达晦涩难懂。中医文化博大精深,自远古时代有“神農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中医记载的是人类长期同病痛作斗争的极为丰富的实践经验总结,其中蕴含“天、地、人”之间相克相生的深奥关系。
中医名词多为中国古代历史医药学专业技术语言格式,在时代的变迁中并未跟随现代语言的发展而改变。众所周知,现代汉语在教学、“通俗文稿”以及汉字“简化”作用下,许多文字部分甚至整体的结构与意义发生了较大程度的改变,甚至是根本性改变,因此,中国历史医学语言的含义与当今理解产生了一定的偏差,这也就给现当代中医文献资料的研究带来一定困难,若非精通中医理论及古汉语的专家学者,便难以理解其准确意义,因此,中医英语的翻译工作难度也较大。
2.中医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仍在探索阶段。我国高等院校英语+定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始于20世纪80年代,而高等中医药院校英语+医学人才培养始于本世纪初,起步较晚,研究不足,教学模式有待改进,缺乏专业师资。作为英语大类的后续课,中医英语的难度也在大类课程之上。笔者通过对本专业教育教学模式进行分析发现,目前中医英语课程教学多采用传统的“词汇、篇章、翻译”的教学模式,学生很少普及和传授中医领域背景知识,造成学生思维面狭窄、知识了解浮于表面,加以中医药术语冗长繁杂,大大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难对中医药翻译工作作深入研究,因此,中医英语复合型人才仍处于相对缺乏的状态。
3.中医药翻译缺乏系统标准。中医药翻译的种类包括中医英语类教材和词典、中医类期刊论文、中医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伤寒论》等)。对中医药书籍的翻译,缺乏系统性标准,直译、错译、漏译、一词多译等现象层出不穷,因此,中医药翻译的重要问题为如何准确理解中医术语、药材名称以及如何正确表达其英译意义。中医翻译研究学者方廷玉教授等人针对中医英语翻译标准化发表了一系列见解,对中医药翻译研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三、中医药翻译原则与策略
中医药翻译未能取得良好进展的原因之一就是译者未能摆脱传统翻译方式的束缚,缺乏相应的翻译理论作为指导,没有统一的原则和标准,因而难以避免错译,难以明确直译、意译和音译的范围。
1.中医药术语翻译原则。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随着国门的开放,中国文化开始走上世界舞台,中华医药文化受到广泛的关注,各国对中医的接受程度逐渐增加。但是,持不同翻译原则理论的学派对于中医药英译标准有所争论,没有确立恒定翻译原则,因而中医翻译标准化陷入僵局,建立统一翻译原则迫在眉睫。
(1)翻译标准化原则。中医术语实现标准化是实现中医文化“走出去”的重要基础。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World Federation of Chinese Medicine Societies,WFCMS)和翻译委员会曾提出关于中医药翻译的四大原则和标准:对应原则、简洁原则、同一原则、约定俗成原则。对应原则即译者应熟知中药材的内在含义,译名要与药材对应起来;简洁原则即将烦琐冗长的中医药名称简明扼要地译出,使其简明易懂;同一原则对中医术语标准化进程有着重要的意义,中医药材往往一词或一药多意,因此现存的翻译版本往往造成意义混淆,不利于中医药的对外传播;约定俗成原则是对以上三种原则的折衷,即使违背其他三原则,也强调中医药术语采用通行的译名,按照大众认知,促进中医药发展和传播。
相关推荐
[韩汐屿] 浅谈新形势下文书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刘小燕] 谈城镇供水企业如何利用档案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
[何静] 浅谈农村初中学生学习英语兴趣的培养
[张春燕] 浅谈高职学生如何管理
[钱利] 浅谈多媒体介入初中美术设计课程
[潘屹宁] 浅谈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
[黎凤萍] 浅谈技工学校档案管理人员应具备的素质
[都芳] 浅谈卫生院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张美桃] 浅谈优秀影视作品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
[张丽娟] 浅谈四环节高效课堂模式在地理教学中的实践
[何宇祺] 浅谈服务型基层学生会的建设
[樊雅琴] 浅谈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机融合
[刘建兰] 浅谈如何在小学美术课堂中提高教学效率
[杨文华] 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网络教学
[孙玉妃] 浅谈数学多样化作业设计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