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校园英语杂志社 字数:9273 点击:

  【摘要】在全球一体化发展不断推进背景下,各式各样文化、思潮融入我国,使大学生教育面临着诸多考验,特别是对大学生思想价值观念的养成等产生了极大的冲击,因此在新时代,推进大学生养成教育是高校教育所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首先分析了大学生养成教育现状,接着探讨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养成教育的路径,以期为促进大学生养成教育的顺利开展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传统文化;大学生;养成教育;融合
  【作者简介】王秀莉(1981.03-),女,汉族,陕西西安人,西京学院至诚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及中国传统文化与大学生养成教育研究。
  【基金项目】西京学院辅导员工作研究课题《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养成教育的路径研究》。
  随着改革开放事业的不断发展,我国教育事业的现代化建设不断深入,教育事业实现了长足发展,基于此,推进中国传统文化与大学生养成教育的有机融合,现已成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发展的重要一环。养成教育对于大学生而言主要指的是一种培养其养成良好语言习惯、行为习惯以及思维习惯的教育。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涵盖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等多方面内容,其可为大学生养成教育提供丰富的教育教育资源。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与大学生养成教育进行研究,不仅可以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还可以完善当代大学生养成教育体系,实现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有利于高校与高等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助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一、大学生养成教育现状
  近年来,我国教育部门不断提高了对大学生养成教育的重视度,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也呈现出健康向上的发展态势,然而在一系列因素的影响下,大学生养成教育仍面临着诸多困境。首先,缺乏坚定的理想信念,目前我国关于大学生养成教育的研究,主要涉及大学生养成教育的内涵阐述、养成教育的必要性、教育内容、教育途径及教育方法等方面。在长期以来应试教育及社会环境日趋复杂的影响下,一些大学生在进入大学后,缺乏坚定的理想信念,具体表現为在大学期间虚度光阴,不具备良好的社交能力及开拓精神。倘若该部分学生遭遇相应的打击,因为缺乏坚定的理想信念指引,使得他们的抗压能力往往会不断减弱。其次,责任意识不足。当代大学生以独生子女居多,由于大学生心智尚不成熟,加上社会上弥漫着一些不良风气,造成一些大学生形成较为突出的个人本位思想,在日常学习生活过程中,以自我为中心,注重追求实现自我价值。然而与此同时,却没有很好地认识到自身所需肩负起的社会责任,即为表现出明显的责任意识不足的问题。第三,道德观念趋于复杂。新时期,各式各样思潮、文化观念相互碰撞融合,以此对一些大学生的价值观念产生极大的冲击,进而产生出道德观念复杂化的倾向,并表现为道德认知与道德实践的相互脱节。例如,一些大学生有提升道德素养的追求,却不具备良好的自律性;一些大学生渴望井然有序的生活,却排斥道德规范、规章制度。第四,对大学生养成教育已有的相关研究而言,其大多是对大学生养成教育的理论研究,或对某些实践经验的总结与反思,缺乏主动性、创新性的探索。第五,在大学生养成教育的已有研究中,多是针对养成教育某一环节展开的研究,研究的整体性、系统性不足。第六,对于大学生养成教育的研究,多是基于狭义的养成教育概念展开的,即大学生养成教育的相关研究偏重伦理学范畴,缺乏基于教育学展开的养成教育研究。大学生养成教育的拓展研究不足,如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大学生养成教育的相关研究明显不足。大学生养成教育与时代结合的相关研究不足,比如,大学生养成教育与互联网时代的融合研究存在空缺。
  二、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养成教育的路径
  1. 推进传统文化与高校管理的有机融合。大学生养成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求得到各方的通力支持,共同打造养成教育的有力平台。为促进大学生养成教育的顺利开展,,高校应建立科学规范、与大学生实际情况相符的管理制度。在我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大量的管理技巧,诸如以人为本、仁者爱人等,这些思想观念可为高校管理制度建立及管理模式优化提供有力的指导。例如,一些高校在教学管理倡导要注重“以人为本”,如此不仅可促进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还可契合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发展需求,得到学生的认同,进一步将相应的规章制度内化成自身的道德规范,从而达到约束自身行为的目的。
  2. 推进传统文化与大学课程教学的有机融合。为了有效发挥我国传统文化在大学生养成教育中的教育价值,不论是学校还是教师,均应提高对传统文化的有效重视,将其融入大学课程教学中,即为不论是课程设置方面还是实际课堂教学方面,均应注重融入传统文化用作教学内容,进而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提升大学生的道德素养。例如,学校可设立有关传统文化的选修课,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向大学生传授传统文化知识,引领大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深厚内涵,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大学生的文化素养,使大学生形成健全人格。
  3. 推进传统文化与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机融合。校园文化建设是高校整体发展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可对大学生成长产生尤为深刻的影响,因此在开展大学生养成教育时,应从学校文化建设、环境建设角度出发,加强对传统文化的渗透、宣传。例如,在学校社团建设过程中,可积极组织学生建立汉服社、诗歌社等与弘扬传统文化有关的学生社团,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其中,感受传统文化魅力,传承中华民族美德。又如,学校还可以在一些传统节日,组织学生体验各式各样的传统民俗,特别是不同地区的文化习俗,以此提升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有效认知。
  4. 推进中国传统文化与教学模式创新相结合。重视、创新、改革相关课程设置及高校教育教学模式,深入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高校教育,不断创新新时代高校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念、形式与方法,充分发挥高校文化传承创新的优势与作用,着力提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质量和水平支持高校围绕民族民间音乐、民族民间美术、民族民间舞蹈、戏剧、戏曲、曲艺、传统手工技艺和民族传统体育等传统文化项目建设传承基地。
  5. 唤起政府相关部门对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养成教育的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结晶,其中所包含的思想内涵、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价值。除了高校要充分利用课堂主阵地作用、发挥校园文化陶冶作用和实践养成作用、重视新媒体传导作用;家庭教育在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中也起着至关重要的关键作用,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贯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各个方面,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广大学生成长。以此建立、健全相关政策法规,强化政策扶持力度与执行力度。
  总而言之,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根脉,是中华民族的集体智慧的凝结,推进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弘扬,不仅是当代大学生养成教育的必然需求,还是当代大学生所需肩负起的历史使命。因此,高校相关人员必须要紧随时代脚步,全面分析大学生养成教育现状,推进传统文化与高校管理的有机融合、推进传统文化与大学课程教学的有机融合、推进传统文化与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机融合等,积极促进大学生养成教育的顺利开展,不断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
  参考文献:
  [1]刘一鸣,徐卫.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养成教育的融合[J].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12(05):139-140.
  [2]杨凤霞.以中华传统文化推进大学生的文化养成教育[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7,15(03):109-110.
  [3]李瑛.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养成教育的融合[J].传承, 2016,10(09):15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