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校园英语杂志社 字数:7152 点击:

  【摘要】本文主要探讨在元认知计划策略指导下,加强古诗词学习对翻译工作的重要性。文章首先介绍并分析了当今古诗词翻译现状,然后介绍了元认知计划策略及其在翻译中的应用,最后结合古诗词翻译,根据元认知计划策略在翻译中的应用提出观点——欲提高古诗词的翻译质量,将中华文化发扬光大,使外国读者充分感受到古诗词的魅力,译者必须加强对古诗词的学习。
  【关键词】元认知计划策略;古诗词学习;古诗词翻译
  【作者简介】田晓蕾,女,黑龙江哈尔滨人,长春财经学院外国语学院,助教,硕士,研究方向:英语翻译、英语教学管理研究;印明玉,女,黑龙江宾县人,长春财经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英语翻译、英语教育研究。
  【基金项目】本文为吉林省教育厅社会科学项目2019年度立项课题“翻译元认知策略与翻译能力的培养研究”(课题编号:JJKH20190399SK)的阶段性成果;本文为吉林省高等教育学会高教科研项目2019年度立项课题“基于巴斯奈特文化翻译观的东北方言英译的教学研究”(课题编号:JGJX2019C83)的階段性成果。
  一、当今古诗词翻译现状
  古诗词承载着中华历史文明和灿烂文化,是中华五千年浩瀚文化星空中最光彩夺目的一颗。千百年来,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在劳动和生活中创造了和发展了古诗词文化。古诗词作为我国古代人民生活的写照和缩影以及中华民族文化和智慧的结晶,在文化传播方面具有重要价值。特别是目前我国处于传统文化复兴和推广的阶段,古诗词翻译就显得尤为重要。但由于中外文化差异和古诗词自身特色以及译者的态度和能力等因素,古诗词翻译仍存在一些问题。
  1.古诗词中意象的“不可译”。汉语讲究意和,所以古诗词极注重意境。那些流传千古的经典古诗词无一不是音韵美、形象美与情感美的结合。诗人通过托物言志、寄情山水的高超语言艺术,让读者领略到诗人丰富的思想境界和古诗词独有的文化韵味。许渊冲认为,翻译唐诗要尽可能传达原诗的“意美”, 其次 是“音美”和“形美”。但由于文化意象中文化内涵的难以传达和中外双方思维审美方式的不同,汉语古诗词的韵味和内涵不能淋漓尽致地显现,古诗词的魅力也无法充分展现。
  2.古诗词语言的模糊性。模糊性在中国古诗词中表现得尤为明显。比如,许多实物的描写追求形象鲜明化、生动化、典型化,而不是精确化。明代的谢榛认为,诗词的创作正是以模糊取胜,太逼真反而失去诗美,太真实的描述只能给人以逼真的形象,不能使读者产生强烈的美的想象。同时,古诗词大多讲究隐晦忌直白,所以诗人多善于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即运用各种物象表达自己的情感。而部分诗词功底不够或准备不充分的译者就会常常借古诗词的字面意思、自己的主观理解或阐释而曲解其文化内涵,因而产生误译。
  3.译者本身的态度和能力。作为中华文明的文化瑰宝,近几年国家越来越重视古诗词的学习,特别是《中国诗词大会》的热播,使人们对中华诗词和传统文化传承的思考日益增多。然而,在前些年,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和欧美文化入侵以及我国软实力较低等原因,古诗词逐渐被当代人遗忘。不少年轻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之甚少。而邻国日本和韩国,却将我们的传统文化爱如至宝。疫情期间,,我们只能喊这样的口号“武汉加油!”,而日本人民却在捐赠物资包装上写有“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岂曰无袍?与子同衣”这些写自日本人民的中国古诗词,时隔悠久岁月,依然惊艳了我们。由于前些年我们要学习先进文化,因此我国对于古诗词的重视程度相对来说并不是很高。不仅是外语专业学生,即使是中文专业的大部分学生也未必精通古诗文。而且英语翻译专业的学生在翻译实践中针对古诗词翻译的训练也很少涉及。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古诗词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含义深远,韵味无穷。在对要翻译的作品不熟悉、不理解的情况下盲目下笔翻译极易出现对原文的漏译和误译的情况。同时,古诗词的翻译对译者的双语功底特别是两种语言诗词功底的要求较高。只有有了端正严谨的翻译态度,同时拥有一定的双语功底,特别是诗词文化底蕴才能谈翻译的策略和技巧,才能真正地做好古诗词翻译。
  由此可见,作为我国历史文化的宝贵财富,古诗词翻译确实是翻译领域最难的部分之一。针对以上问题,笔者认为:首先,翻译的“不可译”现象不是绝对的。因为虽然文化不同、语言不同,但人类的理性、情感和文化却具有很大的相通性。况且,目前也产生了许多令人惊艳的翻译佳作。翻译家许渊冲先生和两会最美翻译官张璐为我们树立了榜样。只要在古诗词翻译中最大限度地体现诗词的意境,保留原诗词中的美,那么古诗词的翻译就可能是成功的。其次,如果能深刻地理解原文,了解作者的性格和写作背景,并熟悉掌握物象的典型寓意,由于翻译的模糊性产生的翻译困难是可以克服的。最后,质量是翻译的生命。译者的态度与能力对翻译的质量有极大的影响。翻译不仅仅是两种语言的互换,更肩负着对原作者和译文读者负责的使命。尤其是诗歌翻译,译者在素养上要具备诗人和译者的双重资格。因此弘扬中华文化,做好古诗词的翻译,前提是重视古诗词翻译工作,学好古诗词,积累文化底蕴。只有精通古诗文,才能深刻了解其含义,准确传达其内涵,最大限度地展现中华语言之美。
  二、元认知计划策略及其在翻译中的应用
  1.元认知计划策略。“元认知”一词最早出现自美国儿童心理学家弗拉威尔(Jdnn Hurley Flavell)1976年出版的《认知发展》(Cognitive Derelprent)一书。所谓元认知就是对认知的认知,具体来说,就是关于个人自己认知过程的支持和调节这些过程的能力,对思维和学习活动的知识和控制。简单来说,元认知就是对自己思考过程的认知与理解。元认知策略是一种自主学习策略,随元认知理论发展而来。弗拉威尔认为,元认知策略是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采用的计划、监控及评估手段,它能使学习者学会自我管理,有效地改善学习效果。一般将元认知策略分为计划策略、监控策略和评估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