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校园英语杂志社 字数:7202 点击:

  【摘要】《诗经》作为中国珍贵的诗歌典籍,其译本在世界范围广泛流传,对中外文化交流的影响深远。但由于《诗经》使用的是古汉语,所以对译者认知能力的要求就更高。在研究译者认知的过程中,认知语言学与翻译的结合现象较为显著。认知语言学倡导翻译的合理性和和谐性,要求译者坚持反映原文并合理发挥主观能动性,所以在翻译活动中,译者作为源文本和目标语言之间的桥梁,发挥着无可取代的作用。本文运用认知语言学的核心原则“现实—认知—语言”,运用文献研读法,比较研究法和定性分析法,从“现实—认知”关系和“认知—语言”关系分别入手,将源文本、译者和读者这三者的关系紧密联系在一起,分析译者在理解《诗经》和翻译《诗经》时所扮演的角色,目的是指导探究许渊冲和理雅各对《诗经》形容词的处理方式,从而得出翻译活动是以原文和译者为中心的。许渊冲的形容词翻译喜好是在保持汉语诗歌韵味的前提下进行意译,注重抒发感情;理雅各更偏好直译,较少使用修辞,注重保留诗歌字面意思。这些不同的喜好让译文对文化交流产生不同的影响。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 ;“现实—认知—语言” ;翻译 ;《诗经》
  【作者简介】何宇佳(1997.02-),女,汉族,广东兴宁人,华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本科,研究方向:翻译;(通讯作者)周美珍(1977.05-),女,汉族,江西抚州人,华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翻译。
  【基金项目】2016年广东省级教改项目(项目编号:HNNJ 16-47-16 )及2016年华南农业大学校级重点项目(项目编号:YJGH 16-236-105):大学生翻译与二语写作能力协同发展研究:生态语言学视角。
  一、引言
  本文以认知语言学为指导,探讨了两种译本的特点和价值,以及《诗经》的翻译过程。认知语言学也发展了自己的翻译观,它在翻译过程中紧密地结合了作者、文本和读者,充分考虑了体验和认知这两个要素的制约作用,并努力处理三个交流环节之间的互动关系,更好地实现了“解释的合理性”和“翻译的和谐”。
  二、理论框架
  1.认知语言学的核心原则。王寅认为,认知语言学的基本观点是在现实和语言之间存在“认知”这一中间环节,即:“现实—认知—语言”。从左向右可以把它解读为现实决定认知,认知决定语言;从右向左可以解释为语言影响认知,认知影响现实。这也是认知语言学的核心原则。许国璋在《语言符号的任意性问题——语言哲学探索之一》中就已经总结出一个模式“客观世界—人的概念加工—语言—文字”,认为人不是直接反映客观现实的,而是要通过人对客观世界的认知来反映。而体验哲学是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持客观主义和体验论的观点,也认为语言通过人对客观世界的认知之后反映了现实生活,而不是只凭主观想象创造出非现实的世界。这些也促成了认知语言学核心原则的形成,被应用在翻译中。
  2. “现实—认知—语言”在翻译中的应用。根据“现实—认知—语言”在语言翻译上的对应,在语言翻译过程中包括三个认知主体,即作者、译者和读者,作为作者和读者之间的中介,译者的认知作用十分重要。译者必须在透彻理解源语语篇所表达出的各类意义的基础上,尽量将其在目标语言中表达出来,尽力勾画作者要描写的现实世界和认知世界。所以这三个认知主体必须紧密结合起来,形成“源文本—译者—目标文本”这样的互动关系,就如“现实—认知—语言”这一核心原则一般。接下来这个互动关系会分成“现实—认知”和“认知—语言”来分别进行分析。
  3.“现实—认知”。核心原则中的“现实—认知”互动活动在翻译活动中可以体现为 “源文本—译者”之间的互动。首先,现实决定认知,译者必须充分理解源语语篇,因为这是已经存在的现实事物,译者要将其转化为另一种语言,就必须对其先进行彻底的认知,才能正确地翻译和传播文化。而且源文作者也是在接受一定教育并参与实践活动之后,形成了某种认知,然后将经历变成文字流传下来。其次,认知影响现实。认知主体的认知能力会影响该主体对现实的认知程度。所以不同译者对同一文本的翻译结果可能是不同的。
  4. “认知—语言”。核心原则中的“认知—语言”在翻译活动中可以体现为“译者—目标文本”之间的互动。首先,认知决定语言,人们将经验概念化之后就形成了语言。译文的质量完全取决于译者的能力。《诗经》的翻译活动中包含了语内翻译(古汉语——现代汉语)和语际翻译(汉语——英语)。汉语,尤其是古代汉语,也包含两层含義,外延和内涵。基于此,书中的每个字词都是深刻的,只有翻译者对原文有深刻的理解并具有一定的文化素养,他才能写作出质量上乘的译文。其次,,语言可以反映认知,人们可以通过译文体会出译者的素养和翻译习惯。从这个角度出发,两位有着不同国籍的译者写出的译文会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而各有特色。许渊冲熟悉《诗经》里的“赋比兴”手法,而他本身就提出了诗歌翻译的“三美论”:意美,音美,形美。而理雅各虽然是汉学家,但他对汉语精通程度不如母语者。虽然在对古汉语文本的认知上少了优势,但对目标语言的熟悉度让他准确地传达《诗经》含义,创作出在目标语境广泛传播的译本。本篇论文对于许渊冲和理雅各的译文研究就是通过语言了解认知的活动。
  三、对于《诗经》译本的分析
  1.《诗经》源文本与译者认知之间的互动。翻译中的“现实—认知”活动是指译者所写的内容由源文本决定,不同的译者对于现实的表达会采用不同的方式。这也是语内翻译的活动,体现译者理解源文本的方式。我们将从《诗经》的三种写作技巧“赋,比,兴”开始,分析《诗经》中的形容词的含义(包括内涵和字面意义),以及两位译者在各自的译文中如何体现该形容词的含义。
  (1)对修辞手法的翻译偏好。《诗经》中的写作技巧“赋,比,兴”是其中一大特色,有很多专家、教授对他们进行过研究。下面的示例将以这些写作技巧为中心,重点探讨形容词翻译如何体现这些写作技巧,以了解译者对《诗经》原文的理解和翻译选词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