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物属性
  • 刊物名称:校园英语
  • 国内刊号:CN 13-1298/G4
  • 国际刊号:ISSN 1009-6426
  • 邮发代号: 18-116
  • 数据库收录:中国知网
  • 投稿邮箱:
      tougao@xiaoyuanyingyu.com
  • 作者:校园英语杂志社 字数:7066 点击:

      【摘要】“互联网+教育”的理念推动了高职教学颠覆性的变革,近年来高职《外贸英语函电》课程实施多模态化教学改革,在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作业形式等方面进行了多模态化尝试,从而培养具有全球意识,沟通能力强的外贸业务员。
      【关键词】“互联网+”; 多模态教学;外贸英语函电
      【作者简介】白新芳(1974.03-),女,汉族,江苏宿迁人,江阴职业技术学院国际商贸系,副教授,本科,研究方向:商务英语、跨文化商务交际;李根芹(1969.09-),男,汉族,江苏宿迁人,江阴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系,副教授,本科,研究方向:汉语规范化、教育管理。
      【基金项目】2018-2020年度校级教改课题(2018-JG-GM-02)。
      信息技术的进步和“互联网+”概念的提出标志着世界进入新的信息化时代。2015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制定“互联网+”的行动计划,因此应运而生的 “互联网+教育”的理念推动了高等教育革命性的变革。《外贸英语函电》作为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核心实践课程之一,“互联网+教育”为课程注入了新的生命力,推动这门传统课程进行了多模态教学尝试。
      一、多模态教学理念
      多模态(modality),是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等与外部环境进行互动的感知模式,是人类或生命体认识世界、感受世界的一种模式。多模态理论是 20 世纪 80 年代在韩礼德(Halliday)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的基础上形成的,功能语言学家Kress & Van Leeuwen于1996年提出多模态是几种符号模态的同时使用,也是人与人、人与机器之间在一些媒介的作用下交流信息的模式或方式。1996年New London Group首先提出多模态教学模式理论,强调通过利用多种渠道和手段调动学生兴趣,刺激感官加深印象和强化记忆,提升学习效果。
      21世纪初,国内学者顾曰国、胡壮麟、张德禄等开始研究多模态话语分析的理论,并将之与英语教学结合起来,但少有与商务英语结合的。近五年来,研究商务英语多模态教学的学者也多了起来,中国知网搜索关键词“多模态教学、商务英语”显示有25个结果,但搜索关键词“多模态教学、高职商务英语”显示只有两个结果。
      二、高职《外贸英语函电》教学现状
      《外贸英语函电》课程作为商务英语专业一门核心课程,融对外贸易业务知识与商务英语于一体,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应用性很强的课程。其旨在培养学生熟练书写外贸函电的基本技能以便符合外贸业务员、跟单员等岗位要求,属于知识输出型课程,通常在第四或第五学期开设。目前,即使课堂上使用了多媒体技术,《外贸英语函电》的教学,大多还是采用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教师教学生记、背的形式。2020年的新冠疫情爆发迫使只能进行线上教学,进一步催生了“互联网+教育”的进程,更加凸显了《外贸英语函电》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其主要反映在以下方面:
      1.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高职学生入校时英语水平普遍偏低,且差异性大。以我院为例,商务英语专业学生来自全国各地,进校时沿海地区学生英语基础较好,云南、贵州、广西的学生语言基础极弱,学习的专注度、习惯也大相径庭。虽然经过三四个学期商务英语专业的输入性学习,由于《外贸英语函电》包含大量的专业术语、外贸流程知识和商务英语语言应用,学生们在知识输出时——英文函的翻译和书写能力相差甚远,这就限制了《外贸英语函电》教学的进度。
      2.师资匮乏,无企业实战经历。高职院校开设商务英语专业时并无商务英语师资条件,基本上是英语教育专业和经济、金融专业的师资转型而来。教师们边学边教,不断学习培训,积累了外贸英语函电知识和教学经验,但也仅限于理论。1995年,原国家教委颁布的《关于开展建设示范性职业大学工作的通知》(教职[1995]15号),首次明确提出培养“双师型”教师的要求。2010年,教育部要求高职院校教师要有“在企业第一线本专业实际工作经历”。实际上,有双师资格证的商务英语教师基本上没有在外贸企业做业务员的工作经历,只是做翻译和培训工作,无第一手、时效强的外贸英语函电实例资料。因此,在函电教学中理论知识有余,实训能力不足,限制了《外贸英语函电》教学、实训的宽度和深度。
      3.教材时效性、针对性差。早期《外贸英语函电》课程教材比较少,是对外经贸大学主编。近年来,,各种《外贸英语函电》《商务英语函电》书籍种类繁多,但大多内容雷同、创新性案例缺乏、用词陈旧,所涉及的商务领域不够广泛,脱离现实商务环境。“互联网+”时代,外贸人员早已经用上e-mail,以及各种即时通讯APP,进行沟通交流。而现在的教材还是传统信函方式,语言书面化,理论性强,脱离时代。高职《外贸英语函电》教材大多脱胎于本科教材,没有实际考虑到高职学生的真实情况,针对性不强。
      4.教学模式单一。一直以来,商务英语专业《外贸英语函电》课程的教学是教师讲学生听的翻译教学法和仿照模板的写作法,理论性强,内容枯燥,学生缺乏兴趣,课堂沉闷。网络科技进步,多媒体的加入,课程从当初的理论课变成了实践课,教学也只是从黑板换成了PPT,教学模式依旧,学生仍处于被动地位。教学模式单一极大限制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效果。
      三、《外貿英语函电》课程多模态教学模式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推动了高职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的深刻革命,也冲击着外贸英语函电教学的各个环节。多模态教学理论研究促进高职教学能够集图像、动画、声音等多种模态于一体,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写作热情和写作兴趣,实现师生交互合作,拓宽学生的写作维度和深度,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2020年上半年疫情期间,《外贸英语函电》课程线上教学深度体现了“互联网+教育”是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与教育深度融合,发挥了“互联网+”时代优势,对合理安排高职外贸英语函电教学内容,实现教学模式的新变革,提升外贸英语函电教学质量和课堂效率等方面注入了活力,为本门课程教学模式指出了改革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