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校园英语杂志社 字数:7286 点击:

  【摘要】《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将“核心素养”定义为“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包括自主发展、社会参与和文化基础三大类。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四个方面。初中阶段英语核心素养的培养,符合素质教育理念和初中英语课程标准基本要求,对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形成英语文化品格和思维有着积极的作用,也与学生未来学业发展的深度和广度息息相关。由此可见,如何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是一个重要且值得深思的问题。
  【关键词】核心素养;课堂教学;初中英语
  【作者简介】吴珂(1995.01-),女,湖北武汉人,,中南民族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课程与教学论。
  英语水平的高低影响着学生未来学业发展的深度和职业发展的广度,初中英语学习在学生的英语学习过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整个基础英语教育的中坚力量。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英语课堂教学不应仅是知识的积累和灌输,还要重视学生英语素养的培养,注重思维创新,促进学生正确价值观和品格的形成。
  一、核心素养的概念分析
  素养是指人的品格和素质,良好的素养能使人活得更有价值和意义。核心素养是国家在新课程改革后推出的一项新的学生发展政策,指的是学生为满足可持续发展和学习而必须具备的素质和能力。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主要是指英语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文化品格和思维品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英语课程承担着学生英语素养的培养任务,要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英语语言知识和技能,形成良好的语言运用能力,为学习英语和其他科目奠定基础;英语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主要途径。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将理论知识的教学与学科核心素养相融合能有效地推动学生的综合全面发展和人格的健全。
  二、培养英语核心素养的意义
  1.丰富课堂内容。将核心素养的培养融入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课堂教学就不再是单一的知识传授,而需要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开展多种教学活动,结合生活实际,采用多种教学辅助方法引导学生学习,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丰富课堂内容。如教师可以创设真实的对话情境训练学生的听说能力,因为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近的语言情境比起传统的朗读和背诵,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激发学生开口运用所学英语的欲望。
  2.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核心素养与课堂教学相结合能促使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教学观,在教学中更重视学生学习过程中语言运用能力、学习能力和思维品质的培养。丰富的课堂活动和民主的学习环境能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将知识吸收内化,形成自己的知识联结,不断提升自主学习能力。
  3.健全学生人格。中学生的身心发展尚未成熟,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以核心素养为目标开展的教学活动及其教学内容能促进学生跨文化意识和国际视野的形成,增强祖国意识,形成和谐健康向上的品质,健全学生人格;还能促使学生成为一个有主体地位的学习者,一个完整的人,而不是一个考试的机器。
  三、现阶段初中英语学习现状
  在英语教学实践中发现,初中阶段的英语学习存在以下问题。
  1.没有正确认识英语学习的意义。在家校追求升学和分数的背景下,许多学生对英语学习的认识停留在考试层面,没有认识到英语更深层次的用途和对自己未来学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在此驱动下进行的学习易降低学习兴趣,严重时会使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排斥,对发展英语语言运用能力也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
  2.英语学习与生活实际脱节。尽管英语课本的编写注重学习内容和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会因为多种主客观因素(如教师的专业能力、升学压力、课程进度压力等)导致教学内容和生活实际脱节。如为使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学到更多的知识点,讲授灌输法就十分常见,这样的方式让知识停留在课本上,不益于學生内化形成自己的知识框架,降低学习效果。
  3.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不高。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学生普遍在英语学习方面的自我效能感不高。这是因为英语对我国初中生来说是第二语言,与母语相比,较为陌生,并且初中生并不处在语言发展的关键期,掌握第二语言存在一定的难度。同时,大多数学生在生活中运用英语的机会较少,课下也没有良好的英语语言环境,导致学生对英语的掌握停留在课堂和课本,没有熟悉感,对真正学好英语没有信心,难以产生较高的自我效能感。
  四、英语课堂培养核心素养的办法
  1.创设语言情境。创设语言情境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英语与其他的学科不同之处在于,它是一门语言,而语言的重要功能就是交流和对话。现阶段我国英语教学中“哑巴英语”的现象还很普遍,这是因为英语作为外语,是我国学生的第二语言,不论是学校、家庭还是社会,学生都缺乏真正的英语语言环境,而在单纯的朗读和背诵中习得的英语并没有真正被学生内化,也就无法将它变成自己的知识运用自如。教师应该在课堂上注重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根据教学内容创设学生熟悉的语言环境,鼓励学生在情境中用英语表达、交流和对话。在教学中融入学生的生活元素,并不断变化语言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共鸣,加强学生对所学英语知识的运用和掌握。
  2.设置问题情境。设置问题情境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思维品质是指思维的逻辑性、批判性、创新性等方面所表现的水平和特点。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以及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提出英语问题,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所学英语知识来思考问题和表达观点。如在教授新课文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暂停下来,根据已学课文内容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自主寻找答案,并用英语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聆听同伴的观点,这样不仅能帮助学生内化所学知识,还能逐渐帮助学生形成英语思维能力,提高学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