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校园英语杂志社 字数:7618 点击:

  【摘要】本文针对高校实际教学中,高校大学生通过语言课程等方式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部分高校调查结果,分析当下高校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情况及出现的问题,阐明高校语言课程教学对于提升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并在文中对如何提升高校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作出简单的对策探讨。
  【关键词】高校;跨文化交际;语言教学;对策
  【作者简介】殷金楠(1988.04-),女,汉族,吉林人,长春工业大学,研究实习员,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外合作办学、跨文化交流、英语翻译。
  世界各国文化发展至今不仅仅是二次工业革命带来的技术革新和经济发展,在文化交流领域更是异彩纷呈。自1971年D.hymes发表论文《论交际能力》(On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针对乔姆斯基语言能力概念进行思维延伸之后,“交际能力观”一词便广泛流传开来,而在美国著名人类学家霍尔的《无声的语言》出版之后,世界各国学者对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研究与讨论从未停歇。跨文化交际指不同成长环境、不同语言及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聚集在一起并以此为基点开展交流和溝通,该交际方式有利于人们丰富见识,了解其他文化下人类文明的由来,并更透彻地去容纳世界各地的文化背景及历史风情。
  跨文化交际不仅仅通过语言来进行,在交际过程中,沟通发生的场景、涉及的相关物品及伴随语言开展的丰富肢体动作都会影响到交际的内容和质量,所以具备一门普遍通用的语言技能是跨文化交际的必备要素。我国在1980年将“跨文化交际”理念引进国内,自此开始,跨文化交际在我国高校的语言课堂中占有了一席之地,并逐渐成为提升高校大学生语言能力的重要课程。但因为目前“跨文化交际”课程中沟通语言仍以英语为主,我国作为英语非母语国家,在语言的学习和沟通上具有一定的劣势,从而导致高校大学生在该门课程的学习及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便从语言教学的角度出发,针对高校层面如何对大学生进行英语教育或其他语言教育来构建跨文化交际能力体系的问题提出研究和分析。
  一、高校大学生跨文化交际现状及问题
  1.高校大学生语言沟通技能限制跨文化交际能力提升。当前我国高校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学习普遍以英语作为基本语言,而英语学习中,对听、说、读、写、译五项技能的全面掌握是学好英语的关键。但相关的抽样调查报告及可供查询的数据显示,我国高校大学生对于英语听力达到能够听懂较复杂的词组并即时领会程度的占比不到10%,仍有超过三分之一的学生在抽样调查中选择仅能保持日常用语领会;英语沟通层面,能够正确并流利运用英语表达自己所想所思,不会造成沟通障碍的学生仅有4%,半数学生停留在与英语母语国家的学生保持简单词汇交流的水平上;非母语阅读理解层面,56%的学生选择能借助例如词典、手机等语言翻译工具完成一篇非中文文章的阅读理解,不需要借助任何工具流畅翻译并正确领悟意思的学生不到5%;英语书写层面,掌握大量词汇并能够保持顺畅写作的学生占20%,最后能够将上述4项技能相结合将英语文章或者在英文方面的学术探讨及交流进行正确翻译的学生几乎没有。由上述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国内高校大学生对于英语水平和语言能力的掌握并不能够达到跨文化交际中最基本的语言要求,从而限制了跨文化交际课程的开展,交际能力不能得到有效提升。
  2.应试教育弊端导致交际能力缺失。我国开始进行教育体制改革后,高校设置的英语专业如外贸等,都是以提高非母语交际能力为主,但由于学生经历初高中大大小小的考试之后,对于英语的学习思维很难一下子转变,长期处于应试教育环境下就导致学生在大学英语课程学习中,依旧保持为了应付大学英语等级考试而学习的想法。学生将大部分时间消耗在大学英语四级、六级的真题钻研以及重要考点背诵上,对于考点死记硬背,而忽略了语言本身具备的文化魅力。长此以往,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不断提高的是应对考试的能力,而非灵活运用英语去进行学识探讨及文化交流。在非英语专业学生中,部分理工科学生由于自身专业的影响,会将自己在本专业的学习方法和思维运用到英语学习,日常生活中也不会主动了解其他国家的历史文化及风土人情等。这部分学生虽然可以在实验室或者相关理科学术研讨报告中大放异彩,但在人际交往中多数只保持了基本的沟通能力,对于应用语言进行跨文化交际的交流活动更是望而却步。
  3.高校环境对于跨文化交际的不重视。上文提到,可考察的部分高校学生英语学习能力的抽样调查显示,学生在听、说、读、写、译五项技能方面均不能达到跨文化交际的基本需要,但各高校对于学生的学业完成度是要求学生在英语四、六等级测试中拿到合格分数才能允许毕业,这说明高校大学生对于英语的掌握能力并非没有,而是不能将其灵活运用到人际交往中。这种现象也与学校对于学生的教育要求相关,很多高校教师由于自身专业素质及学识阅历的关系,缺乏系统的跨文化交际学识,加上教师年度绩效考核基本以学生绩点占比为考评标准,这直接导致教师屈服于提高学生绩点的应试教育制度,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对于课本知识硬搬照抄,考前让学生抓好重点,给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提升带来了不利影响。
  4.社会环境因素影响。除上述要点外,我国高校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得不到有效提升的原因还有国家政治因素、社会经济水平发展限制及社会层面关注度不高等,,跨文化交际能力针对对象和范围跨越了不同文化、不同教育甚至不同种族,自我国引进跨文化交际教育理念仅40年,需要解决的问题还有很多,通过跨文化交际提升人民整体文化素养及国家文化形象的任务依旧任重而道远。
  二、高校大学生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对策探讨
  1.跨文化交际能力提升与语言学习融合的进一步完善。一是将交际活动与语言学习结合起来,重视培养高校大学生对于语言学习的兴趣以及听说读写译五项基础语言技能的继续提升。鼓励学生以团队形式组织开展外国名著原版导读、原声电影鉴赏等各类非母语文化交流活动,将以应试为主的英语课程学习重心转移到了解外国社会背景、历史文化等内容,并在系列活动中逐步提升自我人际交往能力。二是跨文化课程要根据情况创新课程内容,联合校内国际大学生组织共同开展课堂教学活动,通过布置基本交流、分组任务、英语辩论及演讲等学习任务,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沟通自信心,提升跨文化交际课堂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