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校园英语杂志社 字数:7626 点击:

  【摘要】培养有民族担当的时代新人,,建立高度的国家认同感,引领学生追寻生命的整全是高校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初心与使命。笔者结合英语专业大二年级《英语泛读》课程特点,在教学中初步尝试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与融入,并将该课程的前期规划与中后期教学实施进行反馈式总结,为后续英语专业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提供具体、真实、有效的参照与思考。
  【关键词】课程思政;立德树人;《英语泛读》;教学实践
  【作者简介】马文艺,四川文化艺术学院。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出:“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笔者认为,所有专业学科可提炼课程体系所涵盖的文化因子和价值范式,凭借灵动的教学载体,“行不言之教”,将其转化为德立树人的具体化教学呈现。
  一、《英语泛读》课程思政的背景
  在“词素构词”的视野下,如果把educate进行 “解构”与“建构”,会发现该词来自拉丁语educatus,是动词educere的过去分词形式。而educere由前缀e-(方向向外)和词根duc(to lead,表引导、引领)组成,字面意思就是lead outward(引导出来,向外推阔)。古今中西的教育本质即启发、引导、培养新一代,教师的责任就是把学生内在的天资、能力引导出来。这就是educate一词最初的意思。而大学教育的目标乃是培养大德之人。
  对于教师而言,育人的功课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循序善诱的,正如孔子在《礼记·学记》所言“道而弗牵,开而弗达”。教育还讲求适时引导,亦如孔子在《论语·述而》所言“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因此,如何将课程思政教学的初心与使命浸润于日常授课中,这是笔者授课前期与后期一直在思索的重点。
  2020年国际国内重大局势变革为课程思政提供了鲜活可感的教学契机。“华为”受贸易壁垒打击、扶贫工作任重道远、新冠疫情肆虐、封城宅家、中美关系寒冬期、停工停产等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到所处时代的痛楚、使命与责任,也让久居家中的他们滋生懈怠、焦虑、恐慌、悲观等不良情绪,网络各种不当言论又极具蛊惑性与煽动性,所有这些让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显得刻不容缓。
  笔者抓住这一契机,通过授课内容的灵活选用,反复思索与推敲,旨在通过《英语泛读》课程思政教学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使学生树立高度的国家认同感,引领学生追寻生命的整全尽一份绵微。
  二、《英语泛读》课程思政教学的优势和意义
  按许慎《说文解字》的注解,“政”,即正也,从攴从正,正亦声。一止为正,止于天地的道义,有上有下,端方有肃为正也。推及英语专业的学科教育,不仅限于专业知识的“精”,还需打破学科壁垒,向外推阔,走向知识体系与生命人格的整全,即“博”。换言之,英语专业不仅仅是英文教育,更是人文教育,引领生命个体努力提升个人才华与德性,这一点与思政课程教育理念卯榫相契。
  为践行以上的课程思政理念,《英语泛读》课程广泛涉猎,以教材为依托,根据英语专业大二学生的英文水平,在浩瀚如烟的英美文学经典作品中采撷名篇,挖掘隐秘的思政课程元素,带领学生在涵泳经典,体味“形”(image)与“象”(implication)内在链接的同时,锻造一颗包容、独立、勇敢的心。
  大学教育之“大”,在于尽可能把个体引向更宽广的未知世界。大学教育需要以理性、反思、批判、创造的精神,让个体始终保持超越的生命姿态,超越对外在权威、时尚、潮流的臣服与盲从。将个体德性建立在知性的基础上,通达个体人格的独立与人性的自由,进而实现自我视野的开阔,以促成自我人格的现实性转化。
  三、《英语泛读》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实施路径
  如何让思政元素转化为英语专业课程教学的底色,真正实现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的相互渗透,这是教学前期笔者反复忖度的问题,其中涉及教学内容的甄选、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学方法的选定,以期为学生营造“陌生化的”感召力,让学生在体味英文原版文学魅力、涵泳经典的同时,促成个体生命走向和谐与升华。
  1.教学内容的遴选与甄定。笔者认为,生命整全的追寻是每一个生命个体的根基,而自然之爱、家国之爱、全人类的格局皆是生命之树的果实。尤其是在新冠疫情全球肆虐的背景下,本学期教学内容的选定,依托于教材,又超越于教材,具体包括友谊篇、英雄篇、理想篇与独立人格篇四大板块。
  其一,友谊篇。该环节授课内容选自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阅读教程(学生用书)》第二册第六单元。该教材是“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旨在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英语专业人才的同时,兼顾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和人文、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积极向善的人生观。着重探讨的是Reading 2“The Day We Became Brothers”。文章的主旨是兄弟情义(brotherhood),作者通过描述了一群寄宿学校的“坏”男孩(tough boys)如何一步步卸下伪装的顽硬外壳,走向信任、接纳、和解、真实与平和。文章描述细腻隐晦,学生容易忽略文字之下的风景。笔者首次尝试带领学生构建“形”与“象”的内在链接,体味何为“象是形的发生学”,引导学生挖掘文中在地点、场景、风景、心绪等方面的文字转换,启迪学生体味文字背后的深刻内涵,例如the thin stream、the wildflowers、the hidden cornfield、the sunlight等喻指何意。學生一方面获得了“陌生化的”阅读体验,一方面在作者不动声色的叙事之中懂得如何赢得忠诚与信任。
  其二,英雄篇。该环节授课内容选自马克·吐温的Chapter Four“ The Boy's Ambition excerpt from Life on the Mississippi”。授课之前,带领学生对于小说发表之初的地理坐标、历史坐标及马克·吐温进行全面系统的信息检索,并于课前要求学生预习研读原版文本。在讲授过程中启迪学生用“放大镜”和“望远镜”,即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把握文章的枝叶和主干,趋向“致广大而尽精微”。例如,自章节标题处始,文中“反讽”(irony)修辞的运用逾40余次,第7段末句出现的“a shining hero”更是将全篇的叙事推向高潮,发人警醒。又如,马克·吐温在描绘童年小镇时遴选特定的“形”进入他书写的世界,同样蕴含着深刻的“象”。纵观全篇,马克·吐温运斤成风,不着痕迹,用高度幽默、讽刺的笔调和缜密的文字进行深刻的现实主义批判,启发学生思索人的“异化”、漂泊式命运、故土情结、雄心壮志的脆弱性、现实的生存困境、远方与乌托邦的冲撞、人与自然的割裂、个体生命的关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