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校园英语杂志社 字数:8996 点击:

  【摘要】如今,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开始逐步应用网络和智能手机等科技手段,如何使其成功地融入教学中,做到现代化科技手段与传统教学的完美结合,成为高校大学英语课程一个新的研究方向。大量实践表明,产出导向(POA)理论可以使学生学习语言的动机、主观能动性得到明显增强,同时还能提升他们的语言能力,大学英语教学目标也可以顺利地实现。本文先概述产出导向法(POA),并探讨了产出导向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理论意义及应用前景,最后详细分析产出导向(POA)理论指导下的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为今后的相关研究提供一些科学依据。
  【关键词】大学英语;产出导向法;课堂教学;教学实践
  【作者简介】程雪连(1977.11-),女,山东日照人,黑龙江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语言学;葛艳(1971.03-),女,黑龙江绥化人,黑龙江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语言学、英语教学法。
  【基金项目】本文为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产出导向(POA)理论指导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数字化教学实践与研究”(项目编号:702-00000523)。
  一、引言
  进入21世纪后,大学英语课程已经成为每个非英语专业学生的主修课,同时也有很多质疑声,质疑当前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低效、费时、重讲轻练等。基于此,要想使大学英语课程重英语语言技能训练而忽视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现状得到相应改善,教学中就可以有效利用产出导向法(POA),实现“以用促学、以学助用、学以致用、学有所成”这一目标。由于“产出导向法”越来越受欢迎,外语界专家学者也对其高度重视,与此同时,高校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也开始尝试使用该方法。大学英语教学以产出导向法为基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就能得到有效解决,一方面,体现出教与学并驾齐驱的理念;另一方面,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以及学习中学生主体地位的突出。总之,产出导向(POA)理论指导下的大学英语教学能为我们带来新理念、新思想,以及英语教学的宏伟蓝图。
  二、产出导向法(POA)
  产出导向法(POA)是文秋芳教授在2008年提出的,初衷是为了英语专业教学改革的推进,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译能力,并着重培养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与健全,已逐渐完成了健全的理论系统。POA的主要理论体系为西方二语习得观念,对“学用一体”的主要观点大力倡导,产出活动被当作是驱动方式和教学目的,而输入活动则被当作促成方式。最后,POA理论的目标定位就是注重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培养,使英语成为日常交际中的必要工具。英语教学的着手点在于输出,目的是提高大学生的积极性,并且在实践中能将自己所学到的语言知识应用进去。基于POA理念的教学方式凸显出语言学习实践中产出活动所产生的相应影响,全面融合输出与输入,以全新的方式达到提升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现实效果的这一目的。
  产出导向法不同于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它主张的是一切课堂教学活动都为有效学习的发生来服务,认为教学的关键是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以及促成有效学习。通过对每个教学环节和教学任务的考虑,产出导向法的侧重不只是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要去说什么、讨论什么,而是更侧重于利用该任务能让学生学习到什么。产出导向法是我国外语界特有的教学理论,受到应用语言学界的青睐。在产出导向的引领下,大学英语教学实践将顺利进行。
  三、产出导向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理論意义及应用前景
  传统的“先输入,后输出”的常规教学顺序被POA的“输出驱动”假设彻底颠覆,并由输出——输入——输出所取代。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学起点就是产出任务,当学生尝试去完成产出任务后,既能意识到产出任务能促进文化素养提高、完成学业和改进未来工作的交际价值,还能认清自己的语言能力不足问题,在学习上能感觉到紧迫感。促进实现教学目标和有效学习的发生是POA体系的目标,同时英语课堂教学流程由三个阶段构成:驱动、促成及评价,在整个过程中,教师起到“中介”的作用。作为英语教师还要注意的是,设计课堂教学活动时应该对教学目标、学生的水平以及所期望的教学效果等这些因素进行充分考虑。
  四、产出导向(POA)理论指导下的大学英语教学实践
  驱动、促成、评价是产出导向法的三大主要环节。驱动指的是教师以学生的具体情况为基础,设定出一系列的交流问题和适宜的交际场景,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引导他们主动地完成学习任务;促成是指教师为学生准备充分的学习资料,结合设定的任务目标,引导学生选择性的去加工输入材料,从而获得多方面的有效信息,包括:语言内容、文化背景、篇章结构等方面的,理解和吸收学习材料。
  评价包括两方面,一是即时评价;二是延时评价。学生在学习中必须要给予他们及时的点评与指导,学生的任务完成后,要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近年来,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中应用产出导向法会产生怎样的效果已经得到广泛关注。而很多高校一直在探索教学实践中怎样结合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数字化学习方式,使教师的引导作用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并体现出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新性这一问题。
  多数高校的英语课堂都是以精读课为主,由英语教师去引导学生阅读,讲解词汇、语法知识和课文大意,为巩固课堂所学的知识,一般会选择一系列词汇、完型填空和翻译等进行练习,最后以四六级考试来评价教学成果。所以,学生除了考试基本无法体会到学习英语的成就感和愉悦感,更谈不上提升自己的思辨能力。学生学习英语是为了应对考试,这种学习缺乏兴趣,而且还非常被动。POA理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同时结合了输出和输入来进行,语言输入要由输出驱动去带动,引发学生对学习英语的饥渴感,以及自我心理暗示、能更积极主动地去学习英语,使语言输出质量更高。基于POA教学理论的大学英语教学实践可以遵循以下三个基本流程,以便对学生的思辨能力加强培养:
  1.驱动。产出导向(POA)教学理论中的驱动阶段主要是让学生去尝试着输入,在此基础上可以了解自己的不足之处。为了使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课堂参与度充分调动起来,英语教师可以在课程设计中融入任务教学及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为了增加英语课程的含金量与信息量,一般是利用视频、PPT课件、线上APP平台等现代化信息技术来实现,使学生对英语学习有良好的态度,并形成好的学习习惯,对英语学习更有信心、更感兴趣,促进学生英语学习能力的进一步提高。在课前,英语教师在线上平台设置有效的驱动任务,而课前线上学习效果要得以保证其关键在于对任务和场景进行合理的设置。此外,教师在课前的线上平台将线下课所需的学习资料以及对学生有益的扩展资料及时地发布给学生。在教师设置的任务及场景中,学生去尝试着完成线上任务。例如,学生通过观看教师为本单元话题所节选的阅读材料、英语短视频、根据相关话题搜集的英语词汇句型等,就能用地道的英语去表达。通过输入学生便能知其不足,设置的相关话题对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也能激发出他们的英语学习兴趣。学生在线上课程开设之前,可以先进行预习,在预习中针对自己很难理解的问题要及时给教师留言,以便得出正确答案。学生在线上可以和教师进行多一些沟通和讨论,这样学生就能在课前将自己的疑问解决好,有效地节省了一些课堂教学时间。在截止日期之前,学生的预习任务完成后,教师以学生完成预习任务的情况作为依据,客观给予其评价,,再汇总出学生提出较多的问题,在线下课堂上再重点去讲解这类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