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物属性
  • 刊物名称:校园英语
  • 国内刊号:CN 13-1298/G4
  • 国际刊号:ISSN 1009-6426
  • 邮发代号: 18-116
  • 数据库收录:中国知网
  • 投稿邮箱:
      bianji@xiaoyuanyingyu.com
  • 作者:校园英语杂志社 字数:7250 点击:

      【摘要】自主学习能力是未来社会公民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之一,新课程标准要求初中教师根据课程内容进一步培养初中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尤其是对于初中阶段的英语学习来说,自主学习能力的养成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需要学生根据教材内容不断积累,这就要求初中生在进行英语学习的时候要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意识,进而提升自己的英语学科素养。对于初中英语教师来说,他们不能仅仅将英语教学任务集中在课堂知识教学上,更应该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上,使得学生通过一定的自主学习对英语学习技能有初步的认识,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自主学习,进一步提高初中的英语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基于此,本文首先介绍了初中英语教学的现状,接着从两个方面阐述了初中英语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意义,最后从三个方面具体论述了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策略,以供相关人士交流参考。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
      【作者简介】李宝华(1976.04-),女,汉族,福建邵武人,福建省晋江市第一中学,教育硕士,研究方向:初中英语教育教学。
      引言
      自主学习是目前推行新課标背景下所提倡的一种高效学习方法。当社会飞速发展,信息技术已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工作生活的各个领域,导致知识更新速度越来越快,如果仅仅依靠原有的教材进行英语学习是远远不够的,这就要求初中生根据自身需求寻找更多额外的英语资料进行学习,让自己的英语水平得到巩固和强化。与此同时,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英语教师不能继续使用以往老旧传统的填鸭式教学,这种教学方式只会让学生对英语知识死记硬背,并没有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以便于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随时随地进行英语学习,从而帮助初中生融入快节奏的社会发展中。对于教师来说,应用这样一种新型教学方法,可以组织一些与初中英语教学内容相关的学习活动,适当引导学生,让他们积极参与到课程活动和课外活动中,在活动中逐步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各项技能,进而培养他们良好的英语自主学习习惯,在这样的基础上让他们具备优质的英语素养,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他们的学科学习能力。
      一、初中英语教学现状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许多传统方法已经不再适用于现阶段的教学体系,需要对原有的教学方式进行一定的创新与改进,以更好地适应现代教学体系。从原有的被动学习转化为学生主动学习的模式,教师需要采取合适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引导,向他们阐述自主学习的重要性,让他们产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意识到自主学习的重要性,从而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自主参与到英语学习过程中。但是,由于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较深,许多教师不能及时转换到新型教学模式,将关注点过多地放在升学率和班级成绩上,而忽略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这样比较乏味单调的传统教学方法,不能够有效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一定程度上会让学生对英语学习失去兴趣,极不利于初中英语教学的发展。
      二、初中英语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意义
      1.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初中生英语成绩的好坏在某种程度上和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有一定的关系。想要提升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性,教师需要时刻利用各种途径让学生充分体会到英语学习的乐趣,充分调动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在以往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中,教师没有和学生进行良好的沟通,导致他们对学生的学习状况了解不够全面,不能知晓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导致许多初中生在学习过程中没有得到正确指导。如果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充分培养,就能够进一步加强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注意力和积极性,大大提高初中英语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2.有利于初中生英语学习能力的发展。初中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能够更好地给予他们发展空间,只有让初中生掌握必要的英语学习技能和学习方法,才能更好地提高他们的英语学习效率。
      在以往的调查中发现,如果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英语自主学习能力,便能够对自己的时间进行合理的安排,实现英语的高效学习,进一步提升自己的英语水平。因此,初中阶段的英语教师要采取有效的教学手段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行适当挖掘和培养,让他们具备一定的能力去面对以后的学习。
      三、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策略
      1.利用文化差异来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众所周知,汉语与英语在很多方面有所不同,这体现出东西方的文化差异。比如在不同语境的表达方式上就存在很多不同,在使用汉语讲述一些事情和发表言论时,一般会采用第一人称作为主语,而英语则习惯将第一人称放在句子的最后。这里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在说我和他在同一所学校时,汉语表述中可以很明显地看出“我”作为第一人称在主语位,英语表述是“She and me are in the same school”,可以看出英语习惯将第一人称后置,“me”作为第一人称位于“she”的后面,这就是文化差异的体现。语言是最能体现文化的一大载体,不同的文化和学术环境都会影响语言表达的方式和风格,这就要求师生在进行翻译的过程中学会用另一种语言来思考,暂时抛弃中文的思考方式,不受自身文化的限制,只有这样才能熟练掌握翻译的精髓,灵活转变翻译视角,快速提升自身的翻译质量和效率。
      例如,我国的很多成语翻译为英语有很大难度,,如“望子成龙”,这个成语学生不算陌生,代表了长辈希望晚辈有所成就,而按照中文意思进行字面翻译就是“to expect one's son to be a dragon”,难免有些牵强,失去了成语本身的美好含义,只剩下冷冰冰的字面意思。要知道龙在我国是一种美好的象征,寓意着一切美好的事物,但是在很多西方神话中,龙代表着贪婪、邪恶、毁灭,所以这个成语的翻译最好改成“to expect one's son to be somebody”。从上述例子不难看出,进行翻译时不仅要注重字面意思,还要注重其内在含义和文化差距,只有找到合适的方法和词义,适当的转换思维方式和视角,才能做到避免出现文化差异问题,从而提升自己的翻译效率和翻译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