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校园英语杂志社 字数:7305 点击:

  【摘要】很多英语学习者在英语阅读和英文写作方面问题不大,但在听力方面很差。许多语言学家针对英语学习者在听力中所遇到的困难进行研究。他们围绕可能影响听力水平的一些因素,如自我效能、焦虑因素、语言学习者动机、说话者的一些变量、文化背景知识、过度地把注意力放到听音辨音上等几个方面展开讨论,并由此得出了一些重要结论。最后,语言学家们提出了一系列提高英语听力水平的策略。
  【关键词】 听力;焦虑因素;文化背景知识;辨音;词汇量;听力策略
  【作者简介】齐天洋,,汉族,燕京理工学院文法学院,助教,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第二外语习得。
  引言
  在母语(L1)习得方面,人们是通过听来习得第一语言的。但是,在第二语言(L2)英语学习中,大家忽略了母语习得的规律,是先从文字开始的。这种违背人类学习语言规律的学习方式导致英语学习者的听力水平整体较低。有些英语学习者说,听力是听说读写四项技能中最不好掌握的。即使自己在听力上下了很大的功夫,却听不懂外国人讲话。听力水平的提高对于缺乏语言环境的中国学生来讲更是难上加难。本文总结了影响听力理解的内部和外部因素,分析了第二语言(L2)读音在人脑中的处理过程,并由此提出了一些提高英语听力水平的建议。
  一、影响英语听力的几个因素及解决途径
  1. 影响英语听力的内部因素。焦虑因素自我效能和语言学习动机是影响L2听力理解的内部因素。Yang(2010)提出,焦虑对英语听力有所干扰。Yang以中国高校英语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对他们进行了英语听力测试。然后,又让这些学生填了一份有关英语听力考试中焦虑情况的调查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焦虑程度较高的学生,成绩普遍较差。焦虑程度较低的学生,成绩普遍良好。受Yang的观点的影响,Graham(2011)提出自我效能的高低与英语学习者的听力理解能力是相关的。自我效能感即人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完成某一事情的主观判断。Graham(2011)的研究表明,自我效能感较低的学生听力普遍较差,因为他们无法控制或摆脱听力过程中所产生的焦虑情绪。除了上述因素之外,学习者的动机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Harputlu和Ceylan (2014)研究了学习动机与听力水平的关系。他们选取了来自土耳其某大学的33名英语专业学生,让他们完成语言学习动机量表(Language Learning Orientations Scale),其内容围绕动机产生的几个诱因,如内部动机、外部动机和无动机。然后,Harputlu 和Ceylan用托福考试听力部分的一些题目检查学生们的听力水平。调查研究结果显示,高分学生大多是学习动机较强的。总的来讲,英语听力比较好的学生普遍具备以下特点:低焦虑度、高自我效能感和学习动机较强。
  2. 影响英语听力的外部因素。说话者的一些变量和对听力材料相关文化背景知识的了解是影响听力理解的外部因素。说话者的变量包括停顿、说话方式、语速、重复和口音等。其中,停顿留给学生思考所听到内容的时间。因此,在听力过程中,停顿能帮助不同听力水平的英语学习者提高理解水平(Blau, 1990)。针对简化的语言形式、较慢的语速、重复话语这些方面是否能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听力材料,语言学家们始终未能达成一致意见(Blau, 1990; Chiang 和Dunkel, 1992; Weinstein和Cervantes, 1992; Chang和Read, 2006)。就口音问题,很多英语学习者认为本国人讲的英语要比以英语为母语国家的人更好懂。Major(2002)和Xie(2013)分别对此观点进行探究。Major的实验结果显示,在听力内容完全一致的前提下,学生们在听完本国人朗读的听力材料所取得的成绩与听完外国人朗读的听力材料所取得的成绩相比没有太大的差距。相反,Xie的研究结果表明,英语学习者在听本国人讲的英语可以听懂很多,但听老外讲的英语听懂的要少很多。因此,语言学家认为口音和听力理解之间的相互关系需进一步研究。但是,文化背景知识对提高听力理解能力很重要。英语学习者在听熟悉的话题时,听力困难较小。在听较陌生的话题时,听力理解力下降(Chiang和Dunkel, 1992)。总之,说话中的停顿和文化背景知识在听力理解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 提高英语学习者听力理解能力的途径。语言学家们综合了以上研究文献的结果,提出了一些提高英语听力水平的建议。Jafari和Hashim (2012)在其文章中指出,老师们可以设置一些听前准备活动,比如从听力材料中提取一些关键句让学生们学习一下。英语教师们还可以讲一下听力材料中涉及的西方文化背景知识,提前了解听力材料的背景知识和大致内容可降低学生们在听力过程中的焦虑心理,从而提高听力学习的效果。此外,Blau(1990)还建议老师们可以在播放音频的时候适度停顿来帮助学生们理解。
  二、L2读音在人脑中的处理误差及减少错误理解听力材料的途径
  1. 人脑处理L1声音的方式和L2不同。人们的L2水平和L1水平存在一定的差距。Ellis、Johnson和Harley (2000)指出母语为英语者在听英语时不会刻意听音辨音,能着重去听整句话甚至段落的内容,而英语学习者在听英语时过度地把注意力放到辨音上。但是,如果太过关注听音辨音会妨碍听者理解其所听到的内容。Field(2008)研究了英语为母语的人和非英语母语者的大脑听觉系统如何处理英语声音。他发现,当英语为母语者无法把前面听到的单词和正在播放的单词之间建立匹配,他们就能很快调整单词之间的界限(即重新划分意群),组合成语意通顺的一段话。 但是,非英语母语者由于把精力更多集中到辨音上,在整合内容方面灵活性较差。尽管有证据表明意群划分不当,他们倾向于按原来错误划分的意群来理解。因此,英语学习者很容易错误理解听力材料。
  2. 减少英语学习者错误理解听力材料的途径。首先,英语学习者要掌握每个单词的正确读音,在此基础之上来提高辨别英语语音的能力。Safranj (2015) 提出观看英文电影是提高英语学习者识别声音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同時,英语学习者要学会划分意群来听。Brown(2008) 给不同层次的英语学习者提出了如何练习听意群的建议。比如,初学英语者可以做一些关于判断简单句中主语和宾语的练习,并把常见的作主语和宾语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背下来。中级英语学习者需学会如何在从句中判断主谓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