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物属性
  • 刊物名称:校园英语
  • 国内刊号:CN 13-1298/G4
  • 国际刊号:ISSN 1009-6426
  • 邮发代号: 18-116
  • 数据库收录:中国知网
  • 投稿邮箱:
      bianji@xiaoyuanyingyu.com
  • 作者:校园英语杂志社 字数:7604 点击:

      【摘要】对于一个国家而言,文化是衡量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英语作为学生接触外国文化和思想的重要途径,对学生能否树立正确价值观产生直接影响,因而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和文化自信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站在文化自信的视角下,去发掘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在文化自信导向下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的具体路径,以期在拓展学生国际视野的同时提高学生的文化自信,使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得以实现。
      【关键词】文化自信;英语;课程思政;路径
      【作者简介】陶春香(1983-),女,汉族,内蒙古阿拉善盟人,云南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语教育。
      一、文化自信与课程思政
      1. 文化自信。在历史发展长河中,人们总是会对文化进行不断地反思,在对文化的反思过程中会确信并认同自身所属的文化价值和文化力量,这就是文化自信。可以说,文化自信是来源于对本民族文化相对较为全面地认知和了解。中华文化内涵丰富,是世界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中包含了优秀的传统文化、富有特色的地域文化以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通过对中华文化的弘扬,有助于文化传承和社会发展的有机统一,有助于夯实文化自信的根基。在与世界上其他文化进行交流的过程中,国家的强大和民族的独立,都是使文化自信更加坚定的重要因素。
      2. 课程思政。在大学教育工作中,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的教育工程。传统的思想政治课程其教育功能载体较为单一,而在其他专业性的课程教学中又严重缺乏思想政治教育,面对这一现状,课程思政这一教学理念应运而生。所谓课程思政,指的是以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核心,以专业课程作为载体,将思想政治教育与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深度融合,让每一门课程的价值和功能都得到充分发挥,让学生在每一门课程中都能提炼出爱国情怀、社会责任、人文精神等价值范式,最终实现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实现全员、全课程育人的大思政教学格局。
      3. 文化自信与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融会贯通。英语作为大学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其具备了国际性、人文性、工具性等特点,也正是这些内在属性为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建设发展提供了思路。从大学英语的课程性质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将语言学习与价值观念相结合是大学英语所具备的优势。文化自信与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可以进行充分的融会贯通,这不仅有利于增强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识与理解,提高学生的民族归属感和自豪感,同时还能让学生在面对多元文化交汇碰撞时保持理智和判断力。大学英语课程的主要职责在于培养出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专业人才,当前对于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专业人才的要求不仅是学习西方先进文化,更重要的是将中国优秀文化传播出去。这就对于学生学习英语提出了新的要求,即要求学生在学习英语的同时也要深入理解并弘扬中华文化。由此可见,只有让中华文化扎根于学生的心中,起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作用,才能在跨文化交往中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更好地传播出去。
      二、基于文化自信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建设困境
      1. 传统教育理念固化。在全球一体化发展的今天,传统的“重输入,轻输出”的教育理念显然不再适用,这必然会影响到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建设。在传统教育理念下,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通过思想政治课程教学来完成,是教师向学生的单向机械式灌输,抽象的理论和原理等无法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从而导致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在传统教育理念下,教学内容没有得到及时更新,没有紧跟社会的最新形势。在开展具体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时,部分教师仍然只是将其当作普通的英语教学来进行,这说明这些教师在认识方面已经出现了偏差,教学活动必然得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传统教学往往只注重外国文化的输入,而对于中华文化的渗透和输出能力培养缺少重视,从而导致文化输入失衡,这就使得学生的文化自信受到影响。
      2. 西方文化的冲击。随着新媒体的飞速发展,西方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等都会通过互联网等途径对大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不可避免的文化碰撞。英语教学可以让学生对西方文化模式和价值观念形成一定的认识,这对于中华文化而言是一种冲击和挑战,但并不意味着中华文化是排外的,相反,中华文化一向强调的是求同存异、兼容并蓄。为了避免西方文化会对学生产生负面影响,避免学生的文化自信被削弱,就需要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而英语课程思政就是很好的引导途径之一。如果对母语文化都不能真正理解,那就无法真正理解其他文化。当前,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中缺少对中华文化的介绍,导致很多英语专业的学生都无法深入认识和理解中华文化,这就会导致其在进行跨文化交流过程中产生障碍,无法达到将中华文化准确传播出去的目的。
      3. 重利益,轻人文。我国在实行市场经济体制后,虽然在市场发展和经济建设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绩,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很多人只片面地追求英语学习为自身所带来的经济利益,从而导致社会上出现了很多不正之风。这些“重利益”的思想无疑正在侵蚀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对他们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这种现象既不利于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同时也不利于人才培养,给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建设带来了一定难度。另外,了解外面的世界已经不再是学习英语的唯一目的,当前学生学习英语更多的是为了更好地与世界沟通,更好地将中华文化传播出去,但对语言形式学习的过度重视就使大学英语教学缺少了人文性,忽视了对学生道德品性以及文化素养的培育,从而就不能实现文化育人的教学目标。
      4. 教师队伍建设落后。在开展大学英语课程思政过程中,教师自身的素质必然会直接影响着教育的成果和质量。如今,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师队伍建设方面仍旧存在诸多问題,致使课程质量无法得到根本提升。首先,高校没有予以课程思政足够的重视,教师的薪资水平得不到提升,从而无法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其次,课程思政教师队伍的素质可谓参差不齐,不同教师在能力方面具有非常大的差距,,综合素质不强的教师往往会降低教学效率,无法达到良好的教学质量。最后,教师之间没有进行和谐有效的沟通和协调,使得先进的优秀的教学资料得不到分享,教师之间也没有相互学习进步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