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校园英语杂志社 字数:6550 点击:

  【摘要】文本解读对有效开展阅读教学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深度解读和探究文本主题意义,深挖文本背后的育人价值。本文结合课例探讨了基本文本深度解读的阅读教学实践的策略,,即从文本角度提取文本的主线,理清故事发展脉络;从内容角度剖析人物形象,建构人物分析框架;从作者角度解析写作意图,深入文本的内涵,进而挖掘英语学科背后的育人价值。
  【关键词】文本解读;主题意义;阅读教学
  【作者简介】陈薇羽,广西贺州市八步区教学研究室。
  一、引言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课标》)指出,学生对主题意义的探究应是学生学习语言的最重要内容,直接影响学生对语篇理解的程度、思维发展的水平和语言学习的成效。教师的文本解读水平决定着教学设计的效果,也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体验程度、认知发展的维度、情感参与的深度和学习成效的高度。
  目前,阅读课中存在教师对教材研读不够,主题意义定位缺失或偏离;各教学活动之间缺乏连贯和逻辑,课堂提问无主次和阶梯性;教学过程碎片化,教学过程模式化等现象。核心素养要落地,教师的学习方式就要转变。因此,教师在实施阅读教学时要多维度地充分挖掘文本内涵,引领学生层层深入地解读文本,准确把握文本内容及其所承载的价值取向,并以此为依托阐述自己的个性化观点,促进思维品质的发展。
  二、课例背景
  1. 教学内容分析。人教版《英语》八年级下册Unit 1 “What's the matter? ”Section B2a-2e中的阅读材料“He lost his arm but is still climbing”,本单元的中心话题是健康与急救,语言功能是谈论健康问题和事故伤害,并给出建议。Section B 2a-2e由五个活动组成,课文讲述的是美国登山运动员Aron Ralston的真实经历。文中配有一幅爬山的插图,在第一段交代了主人公的背景信息;在第二段中,作者细致描写了“一次登山事故的前因后果”;在第三段中讲述了主人公经历这次登山事故后的人生历程;最后一段作者以提问的方式引发读者思考:在你做重要决定或关乎生死决定之前,你会如何思考?作者通过Aron Ralston登山者的一次登山事故的介绍,告诉读者遇到险情时如何应对,如何更好地保护自己,如何勇敢面对挑战。
  2. 学情分析。本课是八年级下学期的教学内容,这一阶段的学生在经历了一年半的初中英语学习后,具备了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由于语言学习的阶段性,处在这一阶段的学生希望能够掌握更好的方法来分析与理解语篇,对于阅读策略与阅读技巧的渴望也比较强烈。初中生对于登山运动以及意外伤害的话题均有所了解,本篇文章叙述的是真人真事,真实性是触动学生阅读的直接因素,所以学生不难理解文章是按事故发生的顺序来开展的描述。但本节课阅读文中生词较多,学生对于篇幅较长的语篇阅读能力有待提升与加强。如何运用恰当的学习策略,在具体的语境中理解和领悟生词的含义,从而深入理解文本背后的内涵是本节课的难点。
  三、教学实践
  本节课开始之前,学生已经阅读故事并理解了故事的大意。本节课的教学旨在通过深度解读文本,对故事的发展进行多角度的分析,理解文本的主题意义,从而实现学科育人目标。
  1.从文体角度深度理解文本,梳理文本主线,理清故事发展的脉络。记叙文通常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发展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来进行描述事件的发展过程。从文本结构解读入手,有助于学生把握故事的发展脉络,抓住文本的主线,更好地理解文本主题意义。
  教师用PPT呈现关键词who, when, where, how, what, why,让学生根据这些关键词梳理文章的脉络,把握事件发生的顺序,形成思维导图(见图1)。
  通过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明晰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发展及结尾,为后面进一步内化故事内容,进而分析文本的深层内涵做好了铺垫。
  2. 从内容角度深度解读文本,建构故事的整体框架。从内容的角度对文本进行解读,要分析文本各部分内容是如何围绕着主题意义组织起来的,在碎片化的语言之间建立起关联,提炼出文本框架,帮助学生理解文本内容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实现对文本主题的理解和把握。本环节教师将通过问题链,由浅层问题逐步到深层问题,逐步引导学生深入、细微理解文本。问题如下:①Where did the accident happen on April 26, 2003?②Why couldn't Aron move?③How did Aron free himself?④What did Aron do after the accident?⑤Why is Aron still climbing?⑥What does “between a rock and a hard place”mean?
  接下來,基本从故事原文中找到的依据,教师引导学生从故事的situation, solution, results三个方面自主思考,进行梳理总结,确保文本构建的逻辑性与严谨性。
  本环节引导学生从大处着眼,从细微处分析,逐步建立起可视化的文本解读框架“situation—solution—results”, 把故事的思维过程具体化,运用这一框架帮助学生宏观地把握文章的内容,促进学生深入思考,自主建意义,实理深度阅读。
  3. 从作者角度深度解读文本,分析其写作意图,挖掘文本主题意义。文本传递给读者的不仅仅是语言知识,更深层次的还有情感价值。文本解读不仅要解读文本的字面意思,更要从作者角度进行深度解读,品味文本字里行间的意思,实现与作者的交流、碰撞、解读作者想要表达的更深层次的情感和观点,正确体会文本所蕴含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作者在最后一段,通过问题What does “between a rock and a hard place” mean?引发读者思考:在你做重要决定或关乎生死决定之前,你会如何思考?从而引出文本背后的育人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