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校园英语杂志社 字数:6886 点击:

  【摘要】目前,初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教学中存在读写分离,重读轻写,阅读浅层化,写作缺乏结构意识等问题。在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引领下,笔者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进行了读写结合的实践。本文以人教版初中英语教材七年级下册Unit 5 Section B的阅读文本为例,分析如何在读写结合教学中,渗透高阶思维品质的培养,提高学生读写能力。
  【关键词】初中英语;读写结合;思维品质
  【作者简介】刘珣,武汉外国语学校美加分校。
  一、引言
  阅读写作紧密相关,相辅相成。阅读是语言的输入,其最终目的是为了语言的输出,实现交际和互动。写作作为输出的一种方式,能有效检测语言输入的效果,在促进文本解读的基础上激发创新思维。但目前初中英语教学“读写分离”,阅读教学大多停留在单纯的语言知识教学的层面,重输入,轻输出;而写作教学往往以读后留作业的方式了事,且评价维度单一,仅重词汇语法,忽视篇章结构与逻辑衔接。这样的教学模式既不能使学生达到深度阅读,发展学生高阶思维品质,也会导致“学用分离”,不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如能在阅读教学中,有意识地设计读写联动活动,渗透高阶思维品质的培养,帮助学生将所读文本的写作思维与主题语言内化并迁移,那么学生在提升读写能力的同时,也潜移默化地提升了思维品质。
  二、读写结合教学实践意义
  1.核心素养指导。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对核心素养培育的要求越来越受到重视。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要素。这就意味着思维品质,特别是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将不再是特优学生的发展目标,而是对基础教育阶段所有学生的普适性要求。那么,什么是高阶思维呢?学界通常把记忆、理解、应用化为低阶思维,把分析、评价、创造化为高阶思维。通过将阅读与写作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能得到更有效的培养。一方面,在阅读教学中引入写作视角,有助于引导学生立足语篇,把握主旨要义及结构脉络,关注并分析文本结构,观点论证,语言逻辑。在处理文本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一系列的思维活动,如筛选,分析,推理,评价,归纳,整合等,从而达到深度阅读,提升思维能力。另一方面,在读后设置写作任务,指导学生模仿文本写作框架进行语言输出,并及时给予评价,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写作思维和积极性,而且能引导学生在学习理解的基础上应用实践、创新迁移,这是落实核心素养培育的必然要求。
  2.理论依据支撑。Krashen提出,大量的可理解输入是语言习得的重要条件。而Swain认为,仅仅依赖可理解输入还不能使二语学习者准确而流利地使用语言,成功的二语学习者既需要接触大量的可理解输入又需要产出可理解输出。输入和输出是语言习得中不可分割的两个重要环节。输入仅是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学习者在输入的基础上需要进一步内化相应的语言结构才能完成习得的全过程。
  阅读写作密不可分,相辅相成。初中英语教材中的阅读篇章体裁多样,是写作教学的绝佳材料。通过读写结合的教学模式,学生不仅可以在阅读过程中体悟文体特征,学习篇章结构,积累语言素材,为写作打好基础,也可以通过写作输出加深对篇章结构的理解,提高逻辑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因此,读写结合的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阅读、写作教学效率和效果,达到综合运用语言的教学目标。
  三、读写结合教学实践案例
  教师可以在阅读教学中为学生搭建学习支架,让学生通过教师提供的支架在阅读过程中自主渗透写作方法,激发写作思维,夯实写作基础,使读写策略融会贯通。本文以人教版初中英语七年级下册Unit 5 Section B阅读文本为例,从情境导入、语言输入和语言输出这三个环节的教学设计,探讨如何在读写结合教学中渗透思维品质的培养。该文本是一篇网页文章,文本介紹了大象与泰国的相关文化,分析了大象的濒危处境,呼吁人们保护大象。
  1.情境导入,激活思维。为快速有效地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笔者在引入环节设置了一个猜谜游戏。通过提问“Which animal has the best memory? ”引出大象这一话题。紧接着,向学生提问“How much do you know about elephants? ”,促使学生进行头脑风暴,有效调动学生大脑中储存的旧知,为后续阅读做好铺垫。
  2.阅读输入,深度解读。此阶段,教师引导学生深度解读文本。如果侧重学生高阶思维的培养,教师应多挖掘一些文本结构、逻辑关系、情感态度、事实与观点之间的支撑情况等方面的信息。教师应调动学生利用上下文知识去分析句与句、段与段、标题与正文、正文与图表之间的逻辑关系,引导他们应用这些逻辑关系把握语篇的脉络,识别作者的观点、写作意图和情感态度。因此,笔者在宏观层面,引导学生把握文章文体特征、主题意义,梳理文本结构框架,关注观点与理据的关系;在微观层面,引导学生从写作视角来解读语篇中的遣词造句、语义衔接。并通过设置读后拓展讨论,丰富学生写作语言,以此帮助学生搭建写作思维支架及语言支撑,从而达到写作目的。
  (1)宏观层面——立足语篇,把握主旨脉络。首先,引导学生关注插图,分析插图与文本的关系。学生通过插图先对文章内容进行预测,猜测最佳标题。学生可以通过插图中的一些细节,如大象用鼻子画画以及大象脖子上的铁链看出大象所处的悲惨境地。随后,让学生进行第一遍快速阅读,验证预测,选择最佳标题并给出理由。此阶段引导学生关注文体特征并找出文章的主题句。文章的开头“Hello. We are students from Thailand, and we want to save the elephants. ”是文章的主题句,由此得知,这是一篇倡议书,写作目的是倡导大众保护大象。
  之后,引导学生通过找出每一段的中心句,归纳段落大意,分析文章结构层次,,并让学生用思维导图的形式梳理文章的写作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