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anji@xiaoyuanyingyu.com
【摘要】大学英语课程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在与课程思政有机结合时有着其他非思政类课程无法超越的优越性。大学英语老师应积极参与到“课程思政”的理论研究和探索实践之中,充分发挥大学英语课程的思政教育功能,同步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通过以《新世纪大学英语综合教程3》“我最珍贵的奥运奖牌”一课的教学过程为例,在深入分析教材的基础上,阐述将课程思政元素有机融入大学英语课程的具体实施过程,以期实现“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
【关键词】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材分析;融入
【作者简介】王敏,大理大学外国语学院。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这就意味着,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仅局限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而应融入大学所有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去,以此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作为全校非英语专业学生都必须学习的一门公共基础必修课程,大学英语课程具有学生覆盖面广、课时多、持续时间长、领域宽、主题丰富以及内容活等特点,能够兼顾“课程思政”的深度和广度。因此,把“课程思政”元素融入大学英语教学中尤为重要,也有着其他非思政类课程无法超越的优越性。本文笔者立足一线教学,将以《新世纪大学英语综合教程3》Unit 4 Text A“我最珍贵的奥运奖牌”一课的教学过程为例,阐述将课程思政元素融入大学英语课堂的具体实施过程,旨在抛砖引玉,以期实现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育人价值。
一、教学目标
以教材为本,强调“立德树人”的课程思政教学目标。
1.教材分析:要实现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教育目标首先必须依托教材。本课使用的是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新世纪大学英语》系列教材第二版,共四册,每册八个单元。每个单元分别围绕同一个主题有两篇课文,每篇文章的内容积极向上,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和先进的时代精神。本书坚持人本主义教育观,其核心就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并凸显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学习理念。
2.教学内容:本文选取的是第三册第四单元以运动为主题的文章“我最珍贵的奥运奖牌”。本课以1936年德国柏林奥运会为背景,讲述了美国黑人运动员杰西·欧文斯和德国白人运动员卢兹·朗作为强劲对手还建立无价友情的故事。
3.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课文故事发生的历史背景、人物生平、故事脉络、文章的主要思想、结构和作者的写作意图。
(2)能力目标:通过掌握课文中的关键词、重点语言点和语法结构,以及通过开展围绕本单元主题进行一系列的听说读写译活动来培养学生的英语听力、口语交流、文本细读、写作以及翻译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力,扩展人生视野和艺术情怀,逐步养成广泛欣赏经典作品的习惯。
(3)学习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即课程思政目标):通过教与学过程,学生能正确对待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寻找有效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全面客观认识当代中国、看待外部世界”;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西方文化,让学生在中西文化的对比碰撞中树立文化自信,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信仰;在学习西方文化获得国际视野的同时,引导学生客观地比较中西文化差异性,去其糟粕取其精髓,激发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和民族自豪感,继而唤醒学生的家国情怀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使命感,真正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4.课程思政元素分析:以本单元内容为中心,结合相关的课程思政要点,把思政素材自然而然地融入大學英语课堂教学中,有效地达成对学生传授文化知识、培养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以及引领思政价值导向的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就本课而言,其中所蕴含的课程思政元素可以从政治认同、国家意识、人生观和价值观、公民意识、传统文化和文化自信以及哲学思想这六个方面来阐述(具体内容详见课堂教学过程板块)。
二、教学过程
围绕“运动”这一主题,以教学内容为载体,多种教学方法为手段,循序渐进地融入思政元素,从听、说、读、写、译五大方面和多层次进行扩展渗透。
1.课前任务:课前布置与学习单元主题相关的任务。根据本单元课文“运动”的主题,要求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搜集课文有关于运动精神和为国争光的中国奥运冠军等信息。让学生在预习过程中感受运动精神奋进的内核以及运动员为中华崛起而拼搏的时代精神。
2.话题导入:在课堂导入板块,通过观看视频、分组讨论等方式,学生根据预习任务展示结果。注意结合时事和新闻热点,突出思政元素与时俱进的时效性。
(1)观看2020年国产电影《夺冠》片段:引起学生共鸣,引发学生思考并讨论电影中提到的团结协作、顽强拼搏、永不言败的女排精神。(国家意识方面)
(2)通过视频引入问题: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并展示讨论结果。① 运动的好处;② 讨论为国争光的奥运冠军;③ 根据奥林匹克宪章所规定,奥林匹克主义的宗旨:在体育应该为人类的和谐发展服务,体育应该有助于建立世界和平。提高学生英文表达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激发出学生内心深处炽热的爱国主义情怀和民族自豪感,继而唤醒学生的家国情怀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使命感。(国家意识方面)
(3)观看关于1936年奥运会背景视频并讨论当时世界局势+奥运主办国德国国内状况+美国国内状况+中国国内状况等信息, (比如当时国民党统领下的中华民国南京政府共派出69名运动员,参加了田径、游泳、举重、拳击、自行车、篮球和足球6个大项的比赛,均未进入复赛资格。由于中国代表团经费不足,国术队员曾到南京大光明戏院卖艺,足球队也先期到东南亚国家表演募捐等),让学生在学习地道的英文表达的同时,让学生学会辩证地思考和分析当时的中西方存在的社会问题,切实感受中国的进步,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自信。(政治认同方面)
相关推荐
[郭常龙 周慧强] 现场金相在锅炉压力容器检测中的重要作用
[冯铁勇] 线性代数知识在数学建模中的应用分析
[钱利] 浅谈多媒体介入初中美术设计课程
[刘晓光] 建筑CAD课程改革策略探究
[胡海涛] 人性化理念在高校教育管理中的运用
[刘五星] 如何加强物理教学中的创新能力训练
[孟祥妹 赵振东] 道桥工程测量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孙艳红] 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激活《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
[刘学通] 新课程标准下优化课堂中注意的几点问题
[韩安逸] 体育教学中的审美教育缺失与培养途径
[张璐] 案例教学法在市场营销教学中的应用
[刘贝超] 农村小学英语课程资源开发的原则
[张美桃] 浅谈优秀影视作品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
[曹丽娜] 新媒体条件下的大学英语自主学习探析
[张丽娟] 浅谈四环节高效课堂模式在地理教学中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