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校园英语杂志社 字数:7121 点击:

  摘 要:本文试图用“洋葱模型”与PBL(项目式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将高校外语课程思政教学落到实处,力图实现其“价值引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三位一体的目标。经过几年的积累和实践,采用问卷调查、访谈法和反思性写作的研究方法,对东西方文化与电影这门课的教学效果进行研究,通过学生给予的反馈可以发现,基于“洋葱模型”的项目式外语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较好,学生普遍反映在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国家意识与文化自信,对东西方文化的比较意识,对多元文化的尊重、理解和包容,对电影的审美能力、思辨能力,小组合作能力等方面均有提升,有超过一半的学生认为对自己的人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并有超过60%的学生更倾向于教师采用显性和隐性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课程思政教学,并有学生希望课程思政教学还应关注职业素养与专业知识的融合,,社会热点的关注和解读,学习目标与人生理想和规划,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及与家人、朋友、爱人等人际关系的处理,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和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家国情怀、文艺素养和审美情趣方面的需求,并且希望教师对其表现更多地采用形成性评价而非终结性评价。通过访谈和反思性写作可以看出,学生对教学内容中涵盖的思政元素非常认可,并且接受起来非常自然,不显生硬。此外,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之后,他们对自身的成长与变化也颇为欣喜和满意,这说明该教学模式对践行外语课程思政教学是比较适用的。
  关键词:洋葱模型;项目式学习;外语课程思政教学模式
  作者简介:王晨曦(1982-),女,山西太原人,南京审计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跨文化交际、社会语言学的研究;梁文青(1965-),女,广东梅州人,南京审计大学外国语学院,教师,副教授,本科,研究方向:跨文化交际和英语翻译研究;王恂(1975-),女,河南新乡人,南京审计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外国文学与外语课程思政研究。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各门课教师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语言教育并不是“非主流”,语言能力对于国家发展至关重要,也是世界各国博弈和竞争的领域之一。上海市委、市政府早在2014年就提出“课程思政”的概念。所谓课程思政,就是在非思政课程(公共基础课程、专业教育课程、实践类课程)中进行思政教育,建立各类课程同向而行的机制,共同促成立德树人目标的实现。
  针对外语课程的特殊性,孙有中教授结合《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了外语教学在立德树人方面所发挥的独特作用,也就回答了外语课程思政教什么的问题:“其一,了解并学会用英语表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素,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讲好中国故事。其二,理解和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三,理解并学会用英语表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提高道德修养,培养中国情怀,提升人文素养。其四,理解世界多元文化异同,提高文明互鉴意识、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和跨文化能力。”
  纵观近两年发表的有关外语课程思政的论文,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对于外语课程思政WHY的讨论已经毋庸置疑,而对于HOW的讨论还比较少;
  2.对于课程思政的理论讨论多于对教学效果的讨论,可供参考的经验不多;
  3.在课程思政的设计上没有系统性,仍然处于碎片化植入的状态;
  4.在课程思政的设计上,对学生的兴趣重视程度不够,主要从教师意愿和想法出发,课程思政又一次沦为“英文版政治课”。
  外语课程思政教学并非外语+思政的简单叠加,而是“器”与“道”的融合。《易经》有云:“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就外语课程思政教学而言,所谓“器”就是指学生能够熟练使用外语得体地进行交流的能力,而“道”则是在内核对语言交流起到指导作用的根本。“道”是“器”的基础,“器”是“道”的表现。从“洋葱模型”可以看出,动机和个性决定了个体选择接收何种价值观,继而决定了学习怎样的能力和技巧。如果外语课程思政是将不系统的、无趣的、和学生毫无关联的主题作为馅料包裹在外语课程里面的话,学生是没有动力继续往下学的,那么价值塑造就无从谈起,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就沦为一句空话。
  一、基于“洋葱模型”的项目式学习与外语课程思政教学
  为了更好地将外语课程思政融入外语教学内容之中,笔者根据美国学者理查德·博亚特兹(Richard Boyatzis)于1982年所提出的“洋葱模型”(又称“胜任力模型”),提出适合外语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的“洋葱模型”(如图1所示)。该模型是基于麦克利郎的冰山模型经过丰富和改进而形成的。博亚特兹认为,个体素质就像层层包裹的洋葱一样,由内而外分为三个层次:最核心的是工作动机和个性特征;第二层为因动机和个性而产生的心理认知,包括工作态度、自我形象和社会价值观;最外层为由心理认知而产生的外在行为,包括专业知识和技能、工作经验等方面。这三个层次中,内在的动机和个性决定了中层的心理认知,中层的心理认知决定了外在的行为表现,也就是说,外在能力的提升需要向内核发力,通过激发其工作动机,了解其个性特征,才能從根本上产生外在行为的核心驱动力,从根本上提高其能力水平。
  如何将三位一体的课程思政目标落地?笔者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和理论研究,认为项目式学习可以起到这样的效果。项目式学习( Project-Based Learning,简称PBL)是一种围绕项目展开教学活动的教学模式,Thomas指出 PBL 的六个标准是:课程围绕项目展开,项目围绕驱动学生掌握学科基础概念和理论的疑难问题进行,并基于学生建设性的调查研究,项目完成驱使学生进行有意义的知识建构,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和合作。那么如何利用项目式学习实现外语课程思政教学的“价值塑造,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的三位一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