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anji@xiaoyuanyingyu.com
摘 要:《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倡导学生在英语学习活动中发展学科核心素养,思维品质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中的必备品格,它指独立思考、辩证质疑、批判和创新的能力。本文以“The World After Coronavirus”阅读教学为例,设计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等层层递进的英语学习活动,旨在探究如何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
关键词: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思维品质;学习活动观
作者简介:侯延东,郭杭琪,杭州市塘栖中学。
一、引言
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标”)强调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指提高思维在逻辑性、批判性、创新性等方面所表现的能力和水平。思维品质作为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中的必备品格,指独立思考、辩证质疑、批判和创新的能力;思维品质的发展有助于提升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通过分析,推断信息的逻辑关系,梳理、概括并建构新概念以提高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用批判性的眼光看待事物,并能创造性地表达观点。本文从思维品质出发,阐述其定义、内涵和发展途径,并以“The World After Coronavirus”教学设计为例,探讨如何在高中英语阅读课中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
二、思维品质的定义及教学意义
教育的重要目的之一便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逻辑思维培养的重要性也正如赞可夫所言,各学科的实际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杜威所主张的“反省的思维的分析”这一概念同时也着重强调教师应当在教学中通过思维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并在“做”中验证效果。综合以上语言学家和教育学家的理论概述与普遍认知,课堂教学中师生思维活动的核心地位得以凸显出来。
黄远振等提出,思维品质包含了一个以逻辑性为起点、批判性为过渡、创新性为终点的三维立体化结构体系,思维品质的内涵主要包括深刻性、灵活性、创造性、批判性、敏捷性五个方面。教师在设计英语阅读活动课中应首先以促进思维品质的发展为目标,围绕具体的主题语境,在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等层层递进的英语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深刻性、灵活性、创造性、批判性和敏捷性,促进学生整体思维的发展。而促进学生思维品质发展,必须在学生学习活动中进行。课标明确了英语课堂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即英语学习活动。英语学习活动也是英语学习者学习和尝试运用语言理解与表达意义,发展多元思维,培养文化意识,形成学习能力的主要途径。英语阅读教学活动是英语课程的重要部分之一,也是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主要阵地。
综上所述,英语学习活动观能够指导英语阅读活动课的开展,在整合化、情景化和结构化学习中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培养学生的智力和思维能力。
三、新课程标准视域下培养高中生思维品质的设计和实施
笔者以“The World After Coronavirus”一文为例,共同探讨思维品质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培养策略。笔者在教学设计中力求在主题意义的引领下,以语篇文本为教学载体,培养学生通过学习理解类活动和实践来提炼结构化知识的能力;在应用实践类活动中围绕主题和所形成的语言知识结构开展描述、阐释、分析、判断等交流活動,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在迁移创新类活动中针对语篇背后的价值取向或作者态度进行推理与论证,加深对主题意义的理解,进而在新的语境中,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进行多元思维,创造性解决新情境中的问题,理性表达观点、情感和态度,体现正确的价值观,实现深度学习,进而促进思维品质的批判性和创造性发展。
【主题语境】人与社会
【语篇类型】议论文
【语篇研读】
【what】本文节选自著名书籍《人类简史》的作者尤瓦尔·赫拉利的新作《冠状病毒之后的世界》。原作于2020年3月20日刊登于《金融时报》。作者在此文章中聚焦于人类面对重大分歧时,作为一个整体而连接的这个世界该何去何从的问题,以及对世界各国在危机面前作鸟兽散现状的担忧。本文主要摘选自全文第一段、第二段和“We need a global plan”这部分,目的在于减轻学生的阅读负担,且更贴近学生的认知发展。
【why】本文发表于2020年3月份,中西方国家由于思维、文化和价值观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态度和方式面对危机。在危机当中,我国表现出大国的气概,将医疗知识、医疗设备与全球共享,为全球度过危机提供了巨大支持。作者通过本文,明确提出各国各地区的团结合作才是国际社会战胜各种分歧和危机的最强有力武器。各国应坚决贯彻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团结一致,共同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how】本文是一篇议论文,文章共11个段落,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论(1-2段),提出作者要讨论的问题;第二部分为本论(3-10段),,作者对如何达成全球合作发表自己的见解并阐明现状;第三部分(11段)为结论,总结作者的观点。通过对语篇体裁的分析,学生能够了解其文体结构,即凡戴克所提的语篇宏观结构(van Dijk 1977),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通过对语篇内容的深层次分析,学生思维品质的各方面都能得到发展。
本篇文章11个段落之间衔接紧密,结构清晰,作者从人类所面对的危机入手,试图说服人类尽快改变当下局面,并以人类需要做出自己最终选择收尾,呼吁人类应尽快选择全球合作来共同面对危机。
学生学习本篇文章时,对我国所采取的面对危机措施有真实感悟,如各种措施的缜密和效率,积极同国际社会开展合作交流,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增强爱国情怀。同时,在英语学习活动观的引领下,学生在听、说、读、看、写中发展思维品质的深刻性、灵活性、独创性、批判性和敏捷性。图1为学生梳理、概括和整合后的结构化知识。
202204222202
相关推荐
[李岩] 基于现代统计学理论与实践研究
[陈小娟] 基于一体化的翻转课堂教学方法研究与实践
[刘滨] 基于性别角色的社会工作硕士新生专业学习动机调查
[陈琼妹] 基于网络环境的期刊工作中期刊评价创新的影响及启示分
[蓝敬瑶] 基于新时期汉语文学理念的时代化特点研究
[曾凡菊 谭永前] 基于Multisim数字电子技术实验教学改革研究
[王鹏] 基于培训有效性的企业员工培训问题与对策探讨
[石亚鹏 李元 樊] 基于52单片机的语音定时提示器制作
[任立飞 穆绍帅 ] 基于FEO算法的平面度误差评定
[范耘] 基于知识型馆员的虚拟团队模型
[张兰] 基于社会化媒体的图书馆阅读推广研究
[李文丽] 工程造价专业“基于工程实例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沈维明] 基于政府采购下的图书采访新模式探讨
[李娜] 如何激发小学生英语学习兴趣
[周献策] 新媒体背景下基于管理科学视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