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anji@xiaoyuanyingyu.com
摘 要:英语作为一门语言,既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推动文化交流和传播的工具,当前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对人才的综合素养有着更高的要求,英语是当前社会人才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技能。在英语教学中,通过融入英美文化背景知识,能够为学生创建良好的语言环境,使其感受语言的内在魅力,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因此,本文就英语教学中融入英美文化背景知识的策略进行研究,为提升中职阶段英语教学的质量与水平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职;英语;英美文化;背景知识
作者简介:张丽平(1975.10-),女,甘肃定西人,甘肃省定西理工中等专业学校,讲师,本科,研究方向:中职英语教学。
中职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提升中职英语教学水平,能够让学生在了解他国文化的基础上,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知识技能,拓宽视野,促进学生综合素养以及专业技能的提升。英美文化背景知識与英语教学的融合,能够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英语,有助于培育更多的跨文化交流人才。
一、融入英美文化背景知识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一)有助于英语的深入学习,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中职学校的学生较普通中学的学生具有较大的差距,英语基础以及学习能力比较低,且学习兴趣不高,尤其是在英语学习上。因此在中职英语教学中,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比较差,无法进行深入学习,英语教学的质量比较低。英语教学不只是单纯的语言教学,更是一种文化教育的过程,语言教学是将语言作为核心,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但在英语教学中还需能够正确理解西方文化,避免盲目性。英语作为一门外语,中职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英语作为一种语言,也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在英语教学中需要加强学生英语运用能力的提升,通过了解英美文化,有助于为英语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帮助深化英语学习。语言与文化之间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掌握与之相关的文化知识,可以让学生更深入地感受到英语的魅力,理解英语的表达方法,从而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将英语教学与英美文化背景知识有效融合,能够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语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增加教学的趣味性,更好地调动学生在英语学习上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二)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
在全球化发展的背景下,对跨文化交流人才有着较大的需求,跨文化交际能力以及文化认知能力是当前衡量人才的重要标准。在素质教育改革下,更加注重人才综合素养的发展与培育,结合当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与要求,在中职英语教学中,将英美文化背景知识融合其中,能够让学生进一步拓展文化视野,了解更多西方文化,促进学生跨文化意识的提升,从而实现学生知识、素养及能力的综合性提升。让学生在英语学会的过程中了解更多与之相关的背景知识,从而能够学习正确的英语表达,减少中式英语,减少在沟通交流中的障碍,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适应当前全球化的发展背景。
(三)有助于减少学生英语学习的误区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语言在一定程度上承载着其文化背景下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以及文化价值等,由于中西方文化存在在较大的差异,因此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常常会走入误区,难以对英语进行深入理解以及正确表达。例如在英语阅读的过程中,由于英美文化中语言表达顺序与我们有着较大的差距,若缺乏对英美文化背景知识的了解,,那么非常难以读懂文章。通过在英语教学中,将英美文化背景知识融合其中,能够帮助学生清楚地意识到中西方文化差异,从而在英语学习中,学会运用英语思维思考,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减少学习误区,从而提升英语学习效率。
二、中职英语教学中融入英美文化背景知识的策略
(一)提升教师自身英美文化素养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与引导者,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更好地促使英美文化背景知识与中职英语教学的融合,英语教师需要提升自身的英美文化素养,使其充分意识到在英语教学中,融入英美文化背景知识的重要性,同时清楚地意识到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并以此为切入点开展教学,帮助和引导学生更高效地学习。例如,教师可以通过阅读英美国家的报纸及杂志等,了解英美国家的文化、习惯等,或通过观看影视剧等,了解其语言习惯、思维方式以及风俗等,如《唐顿庄园》等剧,提升教师对英美文化的了解,从而能够更灵活地将其运用和融入英语教学之中。
(二)运用信息技术搜集相关文化背景知识,确保课前预习质量
课前预习是学习的重要环节,学生通过预习能够对课堂知识有初步的了解,从而有助于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在信息化发展下,信息的传播与交流更加便捷、快速,学生了解其他国家的知识文化更加容易。因此,在英语预习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搜集相关的英美文化背景知识,通过搜集了解相关知识内容,帮助学生拓展知识面,从而加深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确保预习的质量,有助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例如在学习Unit1 “Greeting”这一单元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搜集英美国家在打招呼时的各种礼仪、习惯用语等,并对比中国文化,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加深学生对课本内容的理解。如英美国家在见面时一般会有拥抱、吻手礼等问候礼,而中国在问候时则一般会问吃了什么等,通过课前对英美国家在问候打招呼时的各种习惯进行了解,从而在此基础上,深入理解课本知识,确保课前预习效果,同时有助于提升英语的实用性,减少在后续交流中的障碍。此外,在了解文化背景的基础下开展教学,引导学生运用英语思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多样化教学,提高课堂互动,营造良好的交际氛围
在英语教学中,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沟通交流环境十分重要,有助于促进学生英语运用能力及口语交际能力的发展,使其能够在相关的情境下,正确使用英语进行交流,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英语的内涵与实际意义。将英语教学与英美文化背景知识相融合,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文化差异,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从而更好地体会英语学习的乐趣,增加课堂的互动性,活跃课氛围的同时,创造更多交流及展现自我的机会,促使学生英语文化素养的提升。例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加入英语俗语的方式,让学生进行翻译讨论,解释俗语的内在含义。如“A man does not live by bread”,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讨论,翻译这句话的意思为“人不能仅仅依靠面包活着”,但这只是表面上的含义,以此教师可以结合英美国家的文化背景,以及这句话的出处,带领学生分析其内在的深层次的含义。这句话出自《圣经》,是为了激励人们养成求知好学的习惯,结合英美文化背景,在英美国家面包是重要的食物,因此其代表的是物质层面的需求,从这个角度对这句话进行解释,不难看出其包含的内涵。通过融入英美国家文化背景,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一些英语表达的内在含义,从而感受英语语言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此外,在教学中还可以通过采用角色扮演的形式,开展情境化教学,为学生创造相应的语言环境,模拟课本对话或相关影视对话,让学生切实感受文化氛围及英语表达,例如学习Unit 2 “Social Customs”这一单元时,进行课文对话表演,在这个过程中感受中西方社会风俗习惯的差异,提升学生对英美文化的认知,并在此基础上强化学生的知识学习。
202205072201
相关推荐
[于杨] 高职高专课堂上的英语教学特点分析
[张丹丹] 中职学校电气自动化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研究
[杨文婕] 如何培养中职生化学课堂实践应用能力
[史赛挺 郑军辉] 中职学校数控专业一体化教学的探索
[江婉明] 中职学校工学交替运行机制浅议
[陶慧敏] 关于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探讨
[白玲玲] 如何使小学英语教学达到最佳效果
[孙雯] 运用启发式教学提高中职英语课堂教学效率
[梁坚] 运用情景教学法提高中职计算机教学中效果的探讨
[杨少坤] 浅谈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
[傅碧芳] 网络和多媒体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利用
[孙丽萍] 基于转型社会条件下中职生良好心态培养研究
[任国婷] 如何创设小学英语教学情境
[姚琨] 中国文化传播为导向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探索
[沈宗杰 王洋] 中职篮与美职篮发展模式的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