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物属性
  • 刊物名称:校园英语
  • 国内刊号:CN 13-1298/G4
  • 国际刊号:ISSN 1009-6426
  • 邮发代号: 18-116
  • 数据库收录:中国知网
  • 投稿邮箱:
      bianji@xiaoyuanyingyu.com
  • 作者:校园英语杂志社 字数:6895 点击:

      摘 要:《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了六要素整合的英语学习活动观。为了有效践行英语学习活动观,教师需深入研读语篇,依托主题语境,设计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三种逻辑严密、层层深入的教学活动,引领学生探究主题意义。本文以一节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设计的阅读教学课例,剖析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如何设计丰富有效、梯度渐进的教学活动,以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实现学科育人目标。
      关键词:英语学习活动观;活动设计;核心素养;思维品质
      作者简介:陈维熙,福建省泉州市晉江市季延中学。
      一、英语学习活动观的概述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提出了六要素整合的英语学习活动观。践行英语学习活动观,需以探究主题意义为目的,依托形式多样的多模态语篇,帮助学生汲取广博的语言知识,提升语言技能,广泛涉猎人文与科学知识,获取行之有效的学习策略。
      式样丰富、生动有趣的课堂活动,能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内驱力,引领学生从低阶思维向高阶思维过渡,拓展国际视野,比较文化异同。从外在形式来看,学生通过活动充分参与课堂,进行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建构和谐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提升交际能力。从内在变化来看,学生通过活动,在教师循循善诱的引导下,解码主题意义,内化语言知识,提高学习能力,增强文化意识,提升思维品质。
      二、英语学习活动观的特征
      践行英语学习活动观,要立足学情,依托不同语篇,设计学习理解、应用实践和迁移创新三类活动。这三类活动,相互交织,但着力点不同,按照基于语篇、深入语篇、超越语篇的逻辑顺序进行难度递增,相互依存,不可分割。可见,英语学习活动观具有综合性、关联性、实践性三大特征。
      (一)综合性
      学习理解、应用实践和迁移创新三类活动,从纵向来看,是对文本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并不断深化的过程。从横向来看,这三类活动侧重点不同,但又互为补充。学习理解类活动是文本解读的起点,应用实践类活动是文本解读的关键,迁移创新类活动是文本解读的高潮。
      (二)关联性
      学习理解类活动主要在于创设主题语境,激活话题,铺垫词汇,梳理文本的核心信息,整合细节,为开展应用实践类活动打下基础。有了学习理解类活动的铺陈,学生进行内化语言知识、表达个人观点等应用实践类活动时,不仅有话可说,而且增强了英语学习的自信心,提高了逻辑思维能力。
      (三)实践性
      传统英语课堂的“填鸭式”教学,不仅削弱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也使英语课堂成为机械背诵的主阵地。学习理解、应用实践和迁移创新三类活动,将学生的英语学习变为可视化、可操作的实践过程。教师通过学生在不同层级活动中的表现,分析、评估、反馈学生的学习状态与学习效果。
      三、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阅读教学课例分析
      本文以笔者设计的仁爱版初中英语九年级上册Unit1 Section C“Changes in Beijing”阅读课为例,阐述如何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在初中英语阅读课中深度解读文本,帮助学生提升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Changes in Beijing”这一阅读语篇的主题语境是人与社会,主题群为历史、社会与文化。语篇呈现了40年来,首都北京在交通、住房、饮食、教育、医疗、通信等方面的变化。20世纪60年代初,人民生活水平较低,道路狭窄,住房拥挤,食物短缺,医疗资源匮乏。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后,我国飞速发展,环城公路和地铁相继修建,高楼拔地而起,衣食种类齐全,医疗水平提升,通信方式多样。语篇的主题意义在于勉励读者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不忘过去,努力学习,为实现中国梦奉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根据分析与研判,笔者设定了以下教学目标:借助主题语境,识别narrow、crowded、communication等生词,推测理解其含义;通读文章,解读语篇标题,找出段落主题句;精读文章,绘制思维导图,概括整合北京市民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发生的巨大变化;通过细节描写感受中国人民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珍贵品质;赏析文章的语言魅力,品鉴语言之美;运用所学语言,结合北京的城市变化,描写自己家乡近年来的变化,并向学校英语角投稿。
      (一)学习理解类活动
      学习理解类活动主要包括感知与注意、获取与梳理、概括与整合等基于语篇的活动。学习理解类活动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理解文本的开端。教师应精心、精准设计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课堂活动,引领学生在活动中获取、梳理文本的核心内容,为后面的应用实践类和迁移创新类活动打下坚实基础。
      【案例1】指向感知与注意的学习理解类活动
      指向感知与注意的学习理解类活动需要在主题意义的引领下,合理创设情境,,通过视频、音乐、图片、游戏、自由谈论等多种方式引发学生兴趣,唤起学生的相关生活经验,导入话题。在对话题进行预热后,引领学生关注语篇的标题和插图,多渠道获取有用信息,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
      笔者在上课伊始,播放一段北京的宣传片,展现了王府井大街、故宫博物馆等具有典型地域特征的景点,学生们兴趣浓厚。教师询问:Do you know which city is it about? 学生们争先恐后,积极抢答。教师引导:Beijing is an international city. Is it always so modern? What was it like forty years ago? 经过Free talk,学生的阅读热情被点燃,课堂气氛活跃。接着,教师引导学生聚焦语篇标题“Changes in Beijing”,学生迅速定位关键词changes。
      【案例2】指向获取与梳理的学习理解类活动
      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先指导学生通读语篇,获取和梳理文本中有关描述主体的基本事实性信息,帮助学生对文本形成整体印象,为后面的整体输出积累素材。通读语篇还能帮助学生提升查找目标信息的技能,不断渗透阅读指导策略。

    202207162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