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anji@xiaoyuanyingyu.com
摘 要: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听说教学尤为重要。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应重视对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而指向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英语学习活动观有利于初中英语听说教学的改革。本文以人教版初中英语七年级下册Unit1“Can you play the guitar?”(1a-2c)听说课为例,从学习类活动、应用实践类活动和迁移创新类活动等方面探讨英语学习活动观视域下如何开展初中英语听说教学。
关键词:核心素养;英语学习活动观;初中英语;听说教学
作者简介:柏云(1982.11-),浙江湖州人,湖州市第四中学教育集团,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初中英语教学。
一、 引言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英语学科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但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教师往往重读写而轻听说。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拓宽视野,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可见,听说是读写的基础。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采取有效的教学途径,打造高效英语课堂,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语用习惯,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
二、理论依据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了指向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英语学习活动观,明确活动是英语学习的基本形式,是学生学习和尝试运用语言理解与表达意义,培养文化意识、发展多元思维、形成学习能力的主要途径。英语学习活动包括学习理解类活动、应用实践类活动和迁移创新类活动。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指出,所谓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和学习能力。
英语学习活动观要以英语核心素养为主导,注重学生的整体学习、思维发展以及能力创新。为此,教师在设计英语课堂的过程中,一定要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发展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
三、英语学习活动观视域下初中英语听说教学的探索
下面以我校陆晓凡老师在区团队赛教学评比中的课例——人教版初中英语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Can you play the guitar?”第1课时(Section A 1a-2c)听说课为例,谈谈英语学习活动观視域下初中英语听说教学如何开展。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单元围绕 “Abilities”开展教学活动,学习含有情态动词can的肯定句、否定句、特殊疑问句、一般疑问句及其肯定和否定回答,还有what引导的特殊疑问句。本单元主要话题是“Joining a club”。学生间采访对现有课外小组活动的看法,成立学生们自己喜爱的各种俱乐部,学习制作海报和撰写招聘广告等。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小学阶段已经初步熟悉动词like和want的基本用法,能简单表达自己的喜好和意愿。学生对该主题情境较为熟悉,有参加社团活动的经验和情境语言知识的认知需求。本单元通过讨论选择自己喜欢的俱乐部,逐步引出情态动词can,使学生进一步学习如何讨论自己所具有的能力,并学写招聘广告,试着熟悉各种乐器,参加各种社团活动,增加社会实践经历,有利于组织生动活泼的课外活动,拓宽学生学习和运用英语的渠道,促进学生的英语学习。
(三)教学目标
1.能正确使用包含情态动词can的一般疑问句并作简略回答。
2.能正确使用what引导的特殊疑问句询问某人的能力以及加入俱乐部的倾向。
3.能根据重音和语调的变化,理解和表达不同的意图和态度。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学习类活动,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英语教师应努力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语言情境,从而激发其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
1.立足主题情境,激活已有旧知。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引导学生进入课堂的行为方式。教师要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激活学生的旧知。
陆老师展示我校已有的学生俱乐部的视频,视频展现了学生排队接受面试、收到心仪的offer以及参加社团活动等场景。通过回顾学生亲身经历,引出本课话题:“Joining a club”。
视频导入后,陆老师提问:You see, there are so many clubs in our school.
(1)What clubs are you in now?
(2)Do you like this club? What club do you like?
(3)What can you do?
【设计意图】英语学习离不开一定的语境。本堂课话题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教师通过视频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接下来的提问环节,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已有句型提问,激活学生在小学阶段学习的有关“I can...”的旧知识,不仅调动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更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2.获取梳理信息,形成新知。
(1)感知图文信息,引入新授话题。教师引出本课主题图,展现的是国外Sunshine Middle School俱乐部招募新成员的场景,并呈现核心词汇,让学生进行匹配;接着引入目标句型“I want to join... / -Can you ... ? - Yes, I can./No, I can't. ”。在看图时,陆老师引导学生观察图片,比较图中面试场景和我校俱乐部的区别:我们的社团面试官是老师,而在国外,面试官是学生,让学生体验中西方文化差异。接着,教师让学生仔细观察主题图,发现图中有个坐轮椅的小女孩,于是教师抛出话题:
202207252309
相关推荐
[王贺] 信息化视域下高校人事档案创新管理方式探析
[张丹 李川] 在“中国梦”视域统领下的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创新思考
[李娜] 如何激发小学生英语学习兴趣
[周献策] 新媒体背景下基于管理科学视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探析
[冯新寰] 谈小学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
[皇慧] 浅析如何激发高职学生英语学习动力
[李雅娴] 有效合作视域下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探究
[代小玲] 高职技能型高考生英语学习“习得性无助”现象与对策
[姚艳艳] 提高初中生英语学习的主体地位
[原媛] 高职学生英语学习焦虑的分析与对策
[郭书霞] 小学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
[郭俊江] 成师生之间和谐的英语学习氛围
[余昌洪] 新课标视域下多元化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思考
[张丹] 在真实情境学习视域下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王钰妍] 探析“大单元”视域下小学语文精准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