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校园英语杂志社 字数:7331 点击:

  摘 要:通过英语阅读培养高中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是目前英语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难题。相应的教学理念、课堂教学模式、师生互动状况、学生学习方法等教学要素和环节均有需要反思之处。笔者在分析现有问题的前提下,提出反向思维能力培养、问题意识训练和判断能力提升等教学途径,并展开研究和分析。
  关键词:批判性思维;英语阅读教学;问题和途径
  作者简介:杜雨菲,女,吉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济宁医学院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学科教学英语。
  21世纪各国教育界的共识之一,就是素養导向的教育理念的确立。而在素养教育中,批判思维能力的培养更是被视为重中之重。澳大利亚昆士兰课程与评估局对世界各国素养教育的各项内容进行统计后发现,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受到各个国家的重视。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快速发展,国家对于具有创造性和创新性人才的需求更是迫切。这就要求我们应格外重视素养教育,新课程改革便是在这种教育期盼之下展开的。而批判性思维,作为人的核心能力,必然成为教学的重要培养目标。毕竟,“没有批判性思维,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创造”。如何在教学中展开批判性思维的培养,也必然成为新时代教学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命题。
  落实到英语教学,英语阅读被看作学生与作者之间、学生与文章之间的一种交互式、相互作用的过程,在培养学生创造性和创新性思维方面具有独特优势。1967年,Goodman提出阅读过程是一种“心理语言猜谜游戏”,目的是在主动阅读过程中自我构建对文章的理解。学生在教师引导下阅读文章内容,结合自身的知识经验来理解文章内容。学生真切感受作者的写作本意,对其真实情感产生共鸣,并代入个人情感。这个过程是“动态的、不断变化的”。学生因认知水平、知识经验程度、逻辑分析和批判能力不同,所以对于文章内涵和作者态度的理解也有所不同。在整个阅读过程中,学生的语言系统知识、一般知识、社会文化知识、主题知识、体裁知识等,阻碍学生对文章的理解,限制与文章之间产生相互作用。
  因此在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如果能够引导学生质疑、提问、思考,不但对于学生理解文章和作者情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也将提高学生整体的语言文化素养、社会认知思维和反思质疑能力。但就目前英语阅读教学的现实情况来看,英语阅读并未能很好地发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素养的功效和作用,其中存在的种种问题亟需分析和反思。
  一、英语阅读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新课程改革实施后,强调对学生的思维品质进行培养,而思维品质的培养包含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发展和培养,促进学生从不同视角辩证地看待问题,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正确的认知观。在英语阅读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分析文章,从多方面多角度剖析文章。
  但是,当前的英语阅读教学,教学理念、课堂教学模式、师生互动状况、学生学习方法等各方面都存在问题,很难实现提升学生思维品质的目标。
  其一,从教学理念而言,当前的英语阅读教学依然以教师单向讲解和传授为主。可以将这种英语阅读教学描述为一种“成品化”阅读教学。所谓“成品化”,就是这种教学模式的实质,是把教师阅读行为产生的“成品”直接传递给学生。
  阅读文本本是一个开放式、多元的空间,但经过教师自身对这个空间的梳理、判断、归纳和总结,形成了某种固定的阅读认知和观点提炼。在“成品化”教学活动中,学生获得的所谓“阅读理解”,往往只是教师归纳提炼或选择采纳的权威观点,而学生只需要对这一既定的观点进行记诵即可。
  这样的阅读教学,不是引导学生一起探索和分析阅读文本所蕴含的思想空间和表达空间,而是让学生等在了这一空间的门外,被动接受教师传递过来的既定分析和结论。
  这种“成品化”教学,必然形成单向的灌输式课堂教学模式,以达成学生对于既定分析和观点的认知和接受为目的,剥夺了学生对阅读文本独立进行探索、分析、归纳和总结的思维受训过程,从而导致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习惯的养成。面对教师加工输出的结论性知识和观点,学生除了被动、机械地记诵,,往往没有别的选择。长此以往,由于缺乏思维能力训练环节,学生面对阅读文本展开独立思考的能力将是薄弱的,对于教师提供的权威结论和观点的反思质疑能力也是薄弱的,更不要说举一反三的思维能力。
  其二,从课堂模式而言,单向灌输式阅读教学是一种“以师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在教学环节设计和教学内容取舍上,必然是以教师的主观选择和设定为核心线索和关键要素。看似教师在跟学生一起阅读文本,但这种“以师为主”的课堂模式,必然是以教师为主体的。
  阅读在本质上是一个征服语言和思想迷宫的过程,也是一种寻找人类情感共情地带的行为,因为这种征服和寻找,人类的思维品质、道德品质和共情能力得以在启发和共鸣中提升。但是,“以师为主”的阅读教学中,在阅读展开以前,教师已经握有对文本的固定观点。所谓的阅读理解,就会演变为学生对于教师观点的理解,而不是对于客观存在的文本的探索和理解。这样,所谓征服语言和思想迷宫、寻找价值和情感的共鸣,就均无机会在学生那里发生,学生更无法形成批判性思维能力,面对教师提供的既定答案,表现出全盘接受的惯性,面对权威性观点也表现出习惯性接纳和服从。
  而学生质疑和反思能力的欠缺,又会维护教师在教学中不容置疑的权威地位,甚至过于夸大教师手中答案的绝对权威化,导致学生服从惯性的进一步扩大,造成教学活动中师生不平等关系的恶性循环。
  其三,从人才培养目标而言,当前的英语阅读教学很难配合当下社会人才培养目标。英语阅读教学的种种弊病,归根结底是单向灌输性教学模式造成的。
  这种单向灌输式教学模式,有着特殊的历史背景。新中国成立后,提升人民群众的文化水平是新中国教育工作者的一大重任。以灌输的方式把经过教师处理的知识体系直接交付学生记忆和背诵,的确可以更快捷更有效地提升人民群众的文化水平。再加上应试教育的影响导致教师把教学目标定位于应试。

202208092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