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物属性
  • 刊物名称:校园英语
  • 国内刊号:CN 13-1298/G4
  • 国际刊号:ISSN 1009-6426
  • 邮发代号: 18-116
  • 数据库收录:中国知网
  • 投稿邮箱:
      bianji@xiaoyuanyingyu.com
  • 作者:校园英语杂志社 字数:7068 点击:

      摘 要:本文主要围绕《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20版),结合教学实际,对学生输出能力培养方式与大学英语课内外教学环节的融合模式进行系统性研究,积极进行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从课程思政、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及教师发展等方面探讨优化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的可行性策略。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指南》;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实践
      作者简介:张雪(1981-),女,辽宁大连人,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大学英语教学。
      2020年10月18日,《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20版)在北京发布。《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20版)在课程思政、教学要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师发展五个方面进行了重要修订。作为量大面广的公共基础课,大学英语在我国高等教育课程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20版)将在指导全国各普通高校制订大学英语教学大纲、进行大学英语课程建设、实施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与评价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我校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一直以来秉持以学生为中心和个性化培养的教学理念,坚持与时俱进,跟上学科前沿发展的趋势和潮流,《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20版)我校的大学英语教学提供了更新的理念和指导,对促进我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优化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及提升大学英语四级通过率有很大的价值。本文所做的研究主要是围绕新版《指南》的要求,深入探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和培养其各方面综合素养,着力提升我校大学英语教学的质量。
      下面选取《新世纪大学英语综合教程》第三册第一单元为教学案例,进行实践与探索。
      一、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立德树人
      《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20版)在“课程定位与性质”部分明确提出,大学英语教学应主动融入学校课程思政教学体系,使之在高等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发挥重要作用。在课堂教学过程上,可根据教材中每个单元主题来细化思政元素。比如,《新世纪大学英语综合教程》第三册第一单元的标题是“People Around us”(我们周围的人群),课文讲述了很多陌生人对一个身有残疾男孩的理解和照顾。那么在授课过程中,教师除了讲解词汇、语法等知识外,还可对学生人文素质和个人品格进行培养,使得教书和育人同时进行,双管齐下,让学生能够全面成长。
      教师可以搜集一些课外音视频以及文字资料,话题与“善良”和“互帮互助”相关。例如,视频资料“The Philippines and China cooperate”主要表现了我国与菲律宾在疫情防控方面的互帮互助和精诚合作,正体现了习近平主席所说的“病毒没有国界,疫情不分種族”。在应对这场全球公共卫生危机的过程中,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迫切性和重要性更加凸显。唯有团结协作、携手应对,国际社会才能战胜疫情,维护人类共同家园。在学习的过程中,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大局观,渗透理解文章主题,又使其将所学融合到自己的人生信仰中。
      在教学过程中融入了思政元素后,还可以通过如下方式进行评价和反馈。1.学生的心得体会:在教学实施之后,可以给学生布置任务进行书面反馈,因为反馈资料来源于学生,所以具有很大的客观性。2.教学过程的记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客观及时地记录学生的反映和内容的倾向性,,之后进行总结补充,优点是具有敏锐度和及时性。 3.问卷和量表:通过问卷调查来了解教学过程中思政元素的融入情况。
      教师要致力于培养学生懂得爱家、爱校、爱国,潜移默化地对学生的思想意识、行为举止产生影响。“育人”先“育德”,注重传道授业解惑、育人育才的有机统一,一直是我国教育的优良传统。因此,教师要致力于深入发掘课程的思政元素,使之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发挥重要作用。
      二、完善教学内容,适应时代发展
      《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20版)明确指出,大学英语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应体现新时代要求,服务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反映人类文化知识积累和创新成果。本单元以“善良”为主题,课文聚焦周围人群对残疾男孩的善意与帮助,思政元素关键词为kindness、help和harmony。教师批出,善是人的本性,信是善的前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之一。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友善”与“和谐”占据了相当重要的地位。教师可以选取教材之外的思政素材,鼓励学生思考现代社会“善”的尴尬处境,拓宽单元主题内涵,体现英语课程思政育人的价值。
      教师在授课时播放了两段视频材料,材料内容主要展现了我国对贫困地区医疗设施建设和医疗费用的投入。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参与讨论,进一步了解中国在“助人”方面的独特和有效之处。西方国家更关注“捐助”,但是中国为了人民的健康,在努力实现全民医保,使人民不会因生病而返贫。这样的课外知识的补充,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到帮助行为的意义和人民对“助人”行为的认可,对实施“助人”行为的人表示尊敬。
      在教学过程中,观看教师提供的视频材料后,教师要求学生书写心得体会,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助人”的主题内容。基于个人、集体、国家三个层面并通过由“点”及“面”的方法,以举例讨论、总结升华的教授方式,从个人层面的“凡人善举”,到集体层面的“和谐共济”,再上升到国家层面的“互助合作、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进行画卷式的逐步讲授和渗透,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三、调整教学方法,更新教学手段
      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完成课程教学任务而采取的方式、办法与途径。教学手段是开展教学时使用的工具,如师生相互传递信息的工具、媒体或设备等。《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20版)指出,教学方法的使用要体现灵活性与适应性,倡导高校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积极创建多元的教学与学习环境,建设或使用在线开放课程、线下课程、线上线下混合课程、虚拟仿真个性化课程等精品课程,实施混合式教学模式。

    202208092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