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物属性
  • 刊物名称:校园英语
  • 国内刊号:CN 13-1298/G4
  • 国际刊号:ISSN 1009-6426
  • 邮发代号: 18-116
  • 数据库收录:中国知网
  • 投稿邮箱:
      tougao@xiaoyuanyingyu.com
  • 2022-09-16 所属栏目:优秀论文 点击:

      摘 要:实用英语翻译的教学目标为帮助学生掌握实用的语言知识,同时强化自身的基础语言能力,为更好地进行实际英语翻译工作打下基础。面对这一目标,本文分析和研究了实用英语翻译的特点,针对当前实用英语翻译教学现状,提出了具体教学对策,为实用英语翻译教学提供参考,以期提升学生的英语翻译技巧,并促进其语言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高校教育;实用英语翻译;英语教学
      根据翻译内容划分,英语翻译可分为文学翻译和实用翻译。对日常生活中用于交际的功能性文本的翻译被称为实用英语翻译,它涵盖科技、广告、营销、会议等多个领域。在具体应用过程中,其最大的特点就是有着较强的实用性。随着英语用途的不断扩大,各类经济活动和交际活动,对于实用英语翻译的需求不断提升。而鉴于实用英语翻译自身专业性和实用性较强的特点,英语翻译人员对语言翻译策略、语境语义应有更为深刻的理解。这就要求高校实用英语翻译教学加强创新,且借助实践这一渠道,锻炼学生的翻译技巧,积累更多实践经验,为更好地参与翻译工作奠定基础。
      一、实用英语翻译的特点
      实用英语主要是指在涉外的环境中,能够帮助参与交际的主体完成自我情感和观念表达的英语。其主要以职业为背景,涵盖会议用语、工作洽谈用语、产品说明用语等。从事实用英语翻译的译者,要具备较强的职业性和专业性,将自身置于职场环境中,通过角色的转换进行译文内容的输出,为双方的交流和合作提供正确的语言信息。要想保障实用英语翻译的准确性,我们必须了解实用英语翻译的语言特征:一是词汇精准化。由于实用英语翻译多用于具体的工作场景,所以涉及的專业词汇量较大,在不同的语境中,用词应更加准确。二是表达书面化。通常要求译者掌握用语的特点,借助特定的格式完成表述。如信件、合同、会议记录等,,都需要译者了解格式化的句式结构,保障翻译内容正式且表达准确。这就要求英语翻译人员除了积累大量的专业词汇外,还要熟悉不同工作场景用语,根据不同的格式要求完成英语的表达。三是内容简介化。在专业领域,英语的语言工具性功能得到最大化发挥。无论是会议还是洽谈,英语语言的使用应专业且简洁,能够清楚地表达出双方的想法,为后续工作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翻译人员要把握实用英语的特点,利用更加专业的词汇,更加准确地完成语言输出,使表达简明且专业。
      二、高校实用英语翻译教学现状分析
      (一)教材内容缺乏实用性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以及文化多元化发展趋势的出现,社会对于英语人才的需求量不断提升,对英语人才的能力和素养要求也随之提高。英语翻译人员不仅要具备较强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更需要对具体的材料进行专业性较强的翻译,这种岗位要求对实用英语翻译教学增加了较大的压力。然而,分析当前实用英语翻译教学现状可发现,大多数院校所采用的教材内容较为单一,部分教学资料更新速度过慢,缺少与当代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内容,与学生学习需求和兴趣广泛的学习特点不相符合。例如,在英语翻译实践活动中,教师仍选择经典文学作品作为教学案例,要求学生对文学作品内容进行翻译。这种文学类翻译教学资料往往年代久远,与当前职业环境和社会背景脱节,学生难以从中获得认同感,翻译练习较为机械和低效,难以突出翻译实践教学活动的实用性。教师选择的课外教学资料以翻译相关的文章为主,并采用题海战术,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具体的翻译任务。这种指向性不强的练习内容,不但使翻译脱离语言环境,还降低了翻译活动的科学客观性,降低了翻译教学内容的实用效果。
      (二)翻译实践教学活动量不足
      我国实用英语翻译发展起步较晚,在20世纪80年代专门用途英语开设后,有关商贸、经济、科技的英语翻译研究才得以开展。但具体的研究内容还局限于语言特征分析,有关翻译教学方法的研究仍是空白。尽管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实用英语翻译教学得到了全面的革新,但实践教学方面却表现出不均衡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很多院校不重视实用英语翻译实训课的建设,只是在原有的课堂中添加实用英语内容,展开相关的练习。这种翻译教学活动有一定的局限性,学生翻译能力发展受限,无法掌握更多的翻译技巧和方法。与此同时,实用英语翻译实践活动的开展,要求教师根据实用英语翻译实用性的特征,在了解实用英语翻译理论和技巧的基础上,完成教学内容的设计。但现实情况是,部分教师缺少实用英语翻译经验,对当前实用英语翻译的使用范围了解不够全面。在指导学生参与翻译实践时,教师无法根据学生的需求实施针对性的教学指导,翻译活动展开效果不佳,学生无法在活动中实现自身翻译能力的提升。
      三、高校实用英语翻译教学的对策
      (一)重视培养学生“四个意识”,提高学生对翻译理论的认识
      高校实用英语翻译教学以翻译技巧、特定领域翻译和翻译实践三个模块为核心,重视培养学生的英语翻译技能与实际应用能力,属于针对性与实用性较强的课程。实用英语翻译内容丰富、贴近现实,与社会需求、高校教育目标、行业用人要求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高校实用英语翻译教学对培养拥有高水平、综合技能的复合型人才有很大帮助。但大学生对实用英语翻译的认知不够全面,在学习初期,很多学生只满足于寻找语言表达上的相近词汇或是对等词汇,忽视译文交际效果以及需要表达的语气,导致其翻译出来的译文表达上并不全面。因此,在高校英语翻译教学中,必须要增强学生对翻译理论的理解,明确意识到翻译并不是两种语言之间的一对一对等互换,而是要发挥“四个意识”,即敏锐的学科意识、方法论意识、自觉的理论意识以及创新意识。要让学生正确对待实用英语翻译活动,注重在实用英语翻译活动中合理应用翻译理论知识,摒弃翻译中的无用观点与个人意识,从而提高将理论知识转化为自身技能。另外,教师还应当教授给学生相关的翻译理论、翻译标准与翻译方法,通过部分实例让学生知道怎样忠于原文,在怎样的情况下采用直译或意译,遵循实用英语翻译理论,准确将文本内容翻译到位。例如,在需要保持原语形式,其意义也要表达完整时,大多需要运用直译,而当形式成为翻译障碍时,则需要意译。

    202209112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