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ugao@xiaoyuanyingyu.com
摘 要:高中英语课后作业是帮助学生巩固所学英语知识的关键环节。教师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性,科学地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层次,布置针对性强、形式多样的作业,使各个层次的学生可以在原有基础上获得最大限度的提高和发展,从而提升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關键词:高中英语;核心素养;作业分层设计
作者简介:卢卉(1978.03-),女,广东韶关人,广州市南沙东涌中学,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高中英语作业设计。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州市南沙区“适合的教育”专项课题“基于‘适合的教育’理念的高中英语分层作业设计策略研究”(课题编号:NSJYKYZ2021091)的研究成果。
一、引言
课后作业是对课堂教学内容的复习和延伸,也是巩固学生课堂学习成果的有效途径。学生在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学习方法、性格特征等方面存在差异。因此,作为课堂教学的延续和补充,以及学生巩固所学知识的重要手段,作业的设计就显得非常重要。但遗憾的是,目前的高中英语作业设计存在内容、难度及数量上统一,作业形式枯燥和评价不科学等问题,这就导致优生吃不饱,而薄弱生消化不良的现状。
作业设计应包括巩固所学内容的任务,也包括扩展性任务,分层可选择的作业有效地兼顾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目前在英语学习兴趣、学习基础、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可以将学生分成A、B、C三个层次。将英语基础相对薄弱,对英语学习有畏难的心理,学习态度不踏实的学生归入A层次;B层学生的英语成绩和基础都一般,学习能力中等,但对英语学习有一定热情;C层学生非常喜欢英语,英语基础好,学习能力强。当然,学生的学习能力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学习的深入,原本属于A层学生可能通过努力达到B层次的水平,,B层学生也可以挑战难题。因此,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变化,动态调整学生的层次,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和主动性。
二、高中英语作业分层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一)具有针对性,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
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是英语学科素养的基本维度。语言意识、学习策略和思维品质是语言能力的拓展和延伸。教师应该考虑学生是否能通过完成作业,达到巩固所学知识和提高语言运用能力的目的。教师应基于教材,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布置有层次的、有针对性的作业,使每个学生都能有所收获。例如,人教版高中英语选择性必修第一册Unit5“Working the land”,通过对单元主题的研究和主题意义的深度学习,要求A层学生运用关于农业和饥饿问题的话题词汇,制作思维导图,展示农业领域的热点问题;B、C层学生根据思维导图,作口头汇报。具有针对性的作业,有利于提高学生英语学习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
(二)具有层次性,以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应该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出发点,建立多层次的、由浅到难的螺旋上升式的作业结构。A层作业为基础内容,目的在于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英语单词,完成背诵、默写等。B层作业为知识拓展方面的内容,形式多样的作业形式,可以很好地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高中英语教学中,词汇、短语、固定搭配和句式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教师为A层学生布置识记和理解为主的词汇作业;B层学生可以在语境中理解词汇;而C层学生则可以造句或编写故事,以提高其探究能力。教师还可以布置需小组合作完成的作业,以鼓励学生加强合作学习,让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学生在通力合作中一起体会学习和成功的乐趣。
(三)具有开放性,以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作业设计的开放性,指的是设计不同类型的、多样且有趣的作业。英语学科不仅能给学习者提供大量的信息、丰富的知识、多元的文化,更能开拓学习者的视野,培养学习者的思维。教师在设计作业时,既要匹配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又要考虑到学生当前的英语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等,在此基础上不断提高学生的完成英语作业的积极性。把复习课堂知识、培养多元思维能力与作业联系起来,从而提升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既可以是抄写背诵,更可以是动手制作手抄报或海报;既能熟练地朗读课文,还能有感情地诵读英语诗歌;既能精读课文,还能阅读英文经典名著。例如,教学完人教版高中英语选择性必修第二册Unit3“Food and culture”后,教师让学生分析中国与西方传统美食文化的差异,并制作手抄报。由了解基本知识过渡到自主研究创造,有助于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四)具有交际性,以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
通过有效的交际,从而达到习得语言的目的,并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让学生了解各国丰富的文化内涵,从对本国文化的理解过渡到面向世界的国际视野,这有利于学生对英语语言知识的理解和使用。例如,人教版高中英语选择性必修第二册Unit3“Food and culture”的第一篇阅读文章用外国人的视角介绍了中国各地的传统美食。听力课设计了请外国朋友到中国餐厅吃饭的场景。笔者课后布置学生介绍自己家乡的一道传统美食,并亲自烹制,通过视频进行介绍推广。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能够熟练地运用英语来表达中国文化元素,从而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有机结合起来。
(五)注重多元评价, 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评价是英语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的评价体系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保障。评价的过程和结果要有利于学生不断体验英语学习过程中的进步与成功,有利于学生认识自我,建立和保持英语学习的兴趣和信心。以前基本上是单一的教师评价,虽然形式也有书面评价、口头评价等。现在教师应采用学生自评、同伴互评、教师总评、书面评语评价、物质奖励评价、小组合作竞赛等相结合的多元评价方式。既要考虑学生的学习状态及作业完成情况,也要考虑学生的个人特点,作出更加适合的评价。对于A层学生,应多表扬,并鼓励其继续进步;对于B层学生,要求其提高正确率的同时,作出的评价应该更加具有指导性。对于C层学生,则多采用竞争评价,高标准、严要求,促使他们努力奋进。
gzslib20221110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