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校园英语杂志社 字数:7534 点击:

  摘 要:原型范畴理论对语言各个层面的研究都有启发,对于词汇教学也不例外。通过参考《新牛津英汉双解大词典》中对于词汇义项的排序,并进行长达三个学期的教学实验,笔者比较了传统教学法和基于原型范畴理论教学法对学生词汇记忆和习得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原型范畴理论指导下的词汇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词汇联想和推理能力。在较长的周期中,英文释义更好地帮助学生对词汇原型以及延伸义项有正确理解,促进了学生词汇习得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原型范畴理论;新牛津英汉双解词典;词汇习得;实证研究
  一、本研究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在英语教学不断发展和各领域对英语人才需求不断增加的背景下,教育部和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发布了《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旨在引导我国英语教学和测试,加强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这一量表对大学英语教学和大学生英语语言习得和应用能力培养提出了新要求,因此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是当务之急。
  丰富的词汇储备是语言交流应用的基础。“如果把语言结构比作语言的骨架,那么词汇为语言提供了重要的器官和血肉。”学生的词汇习得及应用能力培养是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一环,然而现状是:大学生为了顺利通过各种等级和资格考试,对英语词汇的学习单纯追求数量的增加,忽视对其深度了解,对含有多义项且高频的基本范畴词汇不重视,导致背过的词汇过于零散,对于口头表达和写作输出等英语综合能力提高的辅助作用不大。此外,大学英语教学涉及的范围较广,课堂上词汇教学时间占比少,缺乏一定理论指导。
  认知语言学家认为,词义属于语义范畴,词的不同释义就是相应范畴的不同成员。一个词的所有释义中,有一个是基本或核心意义,其他词义都是通过认知方式,如隐喻、转喻等方法延伸派生出来的。依据原型范畴理论对词汇与词汇之间、词汇与意义之间关系的解读提供了扩大词汇语义网络的视角,有利于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运用学习策略,培养自我词汇习得和应用的能力。因此,在词汇教学中,介绍词汇的原型意义和词义的扩展模式,有助于学生对词汇的理解和应用。
  二、国内外研究情况
  原型范畴理论(Prototype Theory)始于当代语言学和哲学界对亚里士多德的经典范畴学说的批判,是针对其存在的缺陷提出来的一种新的概念构建模式。从维特根斯坦提出的家族相似性理论,到扎德提出的模糊集合理论,奥斯汀的原核意义观点,布朗、柏林及其同事们对基本层次范畴的研究推动,最后由美国心理学家罗施对这些研究问题提出了总体看法,正式提出原型范畴理论,拉考夫、泰勒等人概括总结了前人的研究并完善了该理论。
  原型范畴理论自20世纪80年代末被引入我国后,对国内汉语语言和二语习得的研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除了理论层面的研究,该理论也被广泛应用于汉语和英语两种语言的语音、句法、词义、语义、词典释义和语用领域的应用研究,在释义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受到肯定。
  笔者在中国知网以“原型范畴理论”和“词汇”作为标题和关键词搜索近20年来基于原型理论的词汇方面的研究后发现:2002-2009年有69条相关条目,研究覆盖面广,但多为理论分析,实证研究极少。2009年相关研究数量激增,共收录34篇相关文章。2010-2019年间是原型范畴理论应用于词汇教学的蓬勃发展期,共232篇论文被收录。2019-2021年,相关文章数量降至23篇,范围延伸至网络词汇和新兴词汇之原型研究。近十年来出现了从不同认知角度和策略设计的应用性研究,体现了二语词汇教学活动与其他学科研究成果相结合的趋势,成果可喜。同时呈现以下几点不足:1.实验周期短,所涉词汇量小。如纪静的“原型范畴理论应用于英语专业词汇教学的实证研究”考查周期为一周;2.实验侧重课内词汇,一词多义的关联性不够,不能较好体现习得和应用能力的变化;3.忽视词汇英文释义的重要性。任何语言中都不可能存在所有语义完全对等的两个词项。过度依赖词典的中文释义使学生难以充分理解词汇的原型意义,及该词汇蕴含的文化隐喻,进而限制了他们隐喻和转喻思维的培养和联想意义链的形成。因此,词汇的原型英文释义是实际教学中极需重视的一环,需要纳入实验考虑因素。
  三、研究内容、设计和结果
  (一)主要内容
  原型范畴理论弥补了传统范畴理论在释义方面的缺陷和不足,然而作为新兴的语义分析理论,该理论需要从多角度经受检验。本研究通过教学实验,将英语基础相仿的两个班级划分为实验班和控制班开展教学,以验证将原型范畴理论应用于大学英语精读课程教学后,大学生对于基本范畴词汇的习得能力和后续应用能力是否有差异,有何体现。
  (二)研究设计
  本研究试图回答以下两个问题:(1)原型范畴理论相关策略指导下的大学英语词汇教学效果是否有助于学生的词汇学习?(2)学生对信息的联想和比较能力在词汇习得过程中是否得到培养?采用英文释义教学对于学生掌握一词多义的词汇是否更有帮助?
  由于理论界对于原型的确定还存在争议,本研究采用的原型义项参考了《新牛津英汉双解词典》给出的义项排序。《新牛津英汉双解大词典》的部分词汇英语释义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因此涉及的词条也参考《朗文高阶英汉双解词典》以及《柯林斯COBUILD高阶英汉双解学习词典》等相关词典,以期能以更贴近语境的方式将该理论涉及的基本范畴、隐喻和转喻等方法应用于教学。另外,根据江桂英提出的“原型理论解释了人类认识范畴的一个重要规律,但是却对不同文化、不同语言中表现出来的具体差异涉猎不足”和Lakoff提出的“the particular cognitive mechanisms may be cultural specific”,原型意义的确定受到不同文化的影响,需要纳入教学实验考虑范围。
  1.研究对象和周期。研究对象为集美大学诚毅学院2019级113名非英语专业大一新生,分属两个自然班上课。根据入学小测成绩可知,两个班英语水平相當,随机定为实验班和对照班,实验班57人,对照班56人。第一学期所用教材为《新视界大学英语综合教程》第一册。学期结束后进行第一次后测。第二学期由于疫情原因采用网络授课,后测延后到第三学期,第二、三学起所用教材分别为《新视界大学英语综合教程》第二、三册。第二次后测实际参与人数为:实验班49人,对照班48人。研究周期长达三个学期。